如何将传统美德教育与人口计生文化宣传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当今我国农村社会管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在长期实践中,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村庄管理路子,促进了乡村文明、和谐与发展。先后被授予
青州市文明村、潍坊市新农村建设带头村、潍坊市和谐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山东省孝文化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农民思想文化阵地要占领
侯王村是青州市西南部大山深处的一个普通村落,近几年,该村的经济发展带给广大村民更多物质实惠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文化需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一方面,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家庭结构、意识形态、交往方式等,村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空巢效应”,老年人的赡养和照顾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和家庭和谐的基础,对于建设文明与和谐社会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村民缺乏必要及时的精神食粮,业余文化生活十分单调、赌博活动沉渣泛起,传统的生育观念仍在作祟,不良行为屡见不鲜,对农村社会、生育秩序构成相当威胁,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也对稳定低生育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全国有名的孝亲敬老模范人物,侯王村的党支部书记冯先家,对于这个问题,他敏锐地感觉到:农村这块思想文化阵地,如果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落后腐朽的文化就会去占领。当他把这个问题反映给青州市人口计生局时,同样引起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家不约而同地进行思考:当前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尽快让先进文化占领这块阵地?
带着这个课题,青州市人口计生局在部分村庄进行了一次“生育意愿、社会需求、文化品位”等多个方面需求信息抽样调查,得到了三方面收获:一是摸准了当代农民的脉搏。群众要的是健康、盼的是服务、想的是致富,对于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家庭幸福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二是发现了一个新的载体。通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文化教育,对人口计生政策广泛宣传,建立人口文化大院或文化广场,极大地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受到了新的启发。孝德文化教育与人口计生文化宣传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一新的宣传模式集中解决的正是广大群众盼望得到和渴求的,它不仅有助于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有助于推进农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让社会主义先进新型生育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文化宣传阵地。
于是,侯王村开始了孝德文化教育与人口计生文化宣传相结合的探索和尝试。
孝道文化婚育新风同宣传
在侯王村的村头,有一个占地两千多平方米的“孝文化”广场,几名来王坟旅游的游客正在参观,记者也赶去看个究竟。
里面制作了“孝文化警句格言”、“劝孝歌”、“二十四孝故事”等看板,还设置了“计生与人口”、“优生优育”等内容。走在广场上,如同进入了一个传统美德教育的大课堂,又犹如来到了人口文化宣传的大讲堂,让人在这个初冬的季节感到了丝丝暖意。
正是通过这个阵地,孝道文化及人口计生文化一同走进了村里每家每户。
2009年,侯王村结合孝道文化教育和人口老龄化加快这一形势,将孝道礼仪、道德伦理和文学艺术等作为弘扬传统美德的代表,把二十四孝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大型公益宣传长廊融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当中。同时,组织群众就计划生育管理、环境卫生、老人赡养和集体资产分配等问题制定“村规民约”,加快了包括计划生育在内的各项事业的村民自治进程。
据村干部介绍说,侯王村已连续五年开展村民“尽孝”活动,从2009年至今连续四年举办孝文化艺术节,坚持以高尚的模范典型鼓舞人。借助这个良好的领头羊的作用,王坟镇政府也坚持典型带动与评选树优相结合,一方面将各村涌现出的尊老爱幼、少生快富、勤劳善良、见义勇为等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在人口文化广场巡回演讲;一方面指导各村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每年定期召开表彰大会,对涌现出的“少生快富带头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人物进行表彰,以先进的典型感动人、吸引人、教育人,在全镇六十多个村庄营造起了学习先进、争做好人的良好氛围。
面对这种情况,市里及镇上的计生部门和文化部门也积极参与进来,利用“孝文化”广场开展丰富的文艺活动,编排演出的弘扬孝敬老人的小品《终生服务乐农家》、《真情》等文艺节目,受到村民的好评。
家家孝敬成风 户户少生优生
在村委大院的村务公开栏内,记者看到了村里与老人子女签订的《家庭赡养协议》,里面规定的内容很详细,几乎包括了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60岁以上老人与子女分居的,子女必须每年供应老人口粮600斤;给老人每月17元至50元零花钱;冬天老人必须有火炉取暖,夏天必须有电扇或空调……
“养老女婿”事件之后,冯先家起草了这份“赡养协议”,并以村委会的名义与老人子女一一签订。再后来,村里倡议把孝亲敬老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并从“知孝、倡孝、督孝、评孝、扬孝”五个方面入手,在全村大力倡树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村民孝敬老人蔚成风气,村里也把爱老敬老当作一件大事。每逢过年过节,村里都要给老人发放食油、大米、酒等节日慰问品。去年春节还给全村一共83位七十岁以上老人免费安装了电话,电话费全免。这些都让侯王村的老人们感到了幸福和自豪,成为他们对外村亲戚“炫耀”的资本。
户户少生优生的观念也深入人心。该村今年32岁的妇女王桂兰第一胎生的是个女孩,根据有关政策本应该批第二胎指标,但是她与丈夫商量后主动放弃。“不管是男孩女孩,只要好好教育,长大后同样是好人才,都会孝敬老人!”现在,王桂兰夫妇做着桂花种植和销售的生意,孩子则被送到了城里最好的幼儿园上学。目前,像王桂兰这样主动放弃二胎指标的,在侯王村不下十几个。
侯王村的实践证明,人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宣教模式,是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化、延伸;是适应广大群众“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的文化需求,已远远超越就计划生育宣传计划生育这一范畴本身,成为一种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给群众提供精神文化关怀的特殊宣传模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其独特的建设性作用。(记者 刘建丽)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