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自由体)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迄今已逾百年。一百多年来,青州共出版新诗集近60部,其中多数为自费出版,也有一位作者的诗集由出版社免费出版,但不付给著者稿酬,这也算不上常规出版。我的处女集《村风》,则是青州第一本、也是至今唯一一本常规出版的新诗集,出版社既赠了样书,又付给了稿酬。


1987年5月,山东文艺出版社推出“齐鲁诗花”袖珍诗丛第二辑,共5部,我的处女集《村风》便在其列。出版之前,出版社有明确规定:一、每一部书中,必须有70%以上的诗作在正式报刊发表(提供复印件),未发表的作品不能超过全书诗作的30%。当时,我已在《大众日报》《山东文学》《词刊》《文汇报》《黄河诗报》《当代诗歌》《北京晚报》《山东青年》《海鸥》等3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近200首,完全符合出版社的要求。二、诗集编好后,出版社将《新书预告》(包括每本书的内容、简介、定价等)寄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起征订,每本书征订总数不能少于6000册,否则也不予出版。令我预想不到的是,拙集《村风》竟收到全国8000册的订单。该书出版后,出版社寄给我10本样书和393.75元稿酬。那时这笔稿酬可算得上不菲,相当于我三四个月的工资。

《村风》的问世,得到诸多名家和读者的好评。全国著名诗人、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屠岸先生,以书信的形式撰写了2000多字的评论,其中写道:“拜读了您的这本诗集,觉得您的诗风淳朴、浑厚,充满了芬芳扑面的生活气息……您从一个一个角度反映今天山东农村的新生活,新面貌,新的精神状态,读来感到清新可喜。”潍坊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刘方泽先生以《<村风>,春的赞歌》为题撰文给予了好评:“孙瑞创作的主旋律,那就是:注目于田园生活,为八亿农民唱歌;撷取闪光的镜头,谱精神文明的乐章;怀揣变革的希冀,给前进的脚步伴唱。”在1989年潍坊市首届文艺奖评选中,《村风》获得三等奖。是年,《青州市志》出版,《村风》被载入该志书“新中国建立后主要书目”。

《村风》的出版,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诗作不断地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990年3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我的第二部诗集《爱之河》和王民德(白夜)的诗集《心塬》,出版社对这两部书未收版权费,但印刷费由著者自付。之后的30年间,我又出版了6部个人诗集,主编了10多部文艺作品集,均为自费出版。

评价一部集子的好与不好,不能以常规出版还是自费出版为标准,应从作品的内容上分优劣,常规出版的不一定都好,自费出版的也不一定都差。就拿我的《村风》来说,虽然是常规出版,也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但总的来看,作品还比较单薄、浮浅,不是我的满意之作。在青州市作者自费出版的诗集中,有多部作品内容厚实,颇有诗意,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并分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文学作品一等奖、潍坊市“精品工程奖”和“风筝都文化奖”等多种奖项。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