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走读
青州》是一部用文学样式抒写
青州山水风光与历史人文的散文集。该书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和体悟,用文学样式展现青州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风情。该书收录44篇文章,共计16万字,178张图片,图文并茂描绘了青州厚重的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全域旅游发展的成果,目前已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出版之际,《走读青州》得到了文学界的关注和认可。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李一鸣撰写序言《高品位的方志性文学书写》,并在6月13日《齐鲁晚报》以《在山水与人文中游历青州》为题刊发。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著名学者、南开大学博导李新宇,著名作家、原河南省作协副主席王剑冰,著名散文家、山东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周篷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积极推荐。
作者王公学,1974年生,中共党员,山东青州人。毕业于大连大学中文系,后在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习,获语文教育硕士学位,现为黄楼街道贯店小学校长。他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曾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法制文萃报》《中国新闻出版报》《联合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一百多篇;出版长篇纪实文学《信义无价》。
由长河文丛策划、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走读青州》,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山水青州、人文青州图卷。跟随作家的步履,踏遍青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不仅饱览青州的名山秀水、文化景观,而且领略名城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是一场空间的行旅、时间的相遇,更是一次欣悦心怀的精神游历。
无疑,这部书具有“一方全书”的品质。作家沉浸于故乡的名山大川,流连于那里的名胜古迹,他攀云门山,登仰天山,走牛角岭,望北崔崖,钻柿子沟,涉黄花溪,游南阳河,读清风寨,瞻仰广福寺,观赏衡王府牌坊,怀想李清照,探访林徽因……尽情记录因时空移动产生的文化体验,畅快表达精神旅行获得的所思所感。“云门山”在他笔下,群峰突起,壁立千仞,耸入云端,“山顶上有石洞南北相通,远望象一方明镜高悬太空”,云门仙境,令人神摇。“仰天山”在他眼中,总有四时之景与目光相应,“时而坠入了连翘花黄的海洋,时而沐浴一身的槐林飘香,时而染上黄栌浩荡的霜红,时而沉寂于茫茫林海雪野的旷达”,在“浑然惊觉间”,魂魄飞出体外,随山风吹散在山草、林地、山涧和幽谷之间。徜徉南阳河,他吟咏黄庭坚之父黄庶的诗句:“芳菲已去绝音尘,临水踟蹰景又新。应是溪流来最远,落花流水洞中春。”走进李宝峪,他寻觅李文藻的心迹:“秋至山能瘦,林荒径欲无”“欲归还不忍,惆怅野人情。”可以说,作家不仅倾力于描画青州的山光水色,而且倾情于叙写这方土地的世间百态。举凡青州的山水自然,历史文化,名人佳制,人文风情,无不进入视野,绘就青州名城的一部文学地方志、百科书。
这部书又是作家的情怀录。在山水与人文、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新潮中,作家回眸过往、凝望现实、远瞩未来,表达着对其生活着、快乐着、幸福着、热恋着、沉思着的小城——青州的万端情思。平常的景物,日常的生活,长长仄仄的石板深巷、黛瓦粉墙的老店商铺、门面上方迎风飘展着的旗幡,在作家眼里,也透着一种相识的亲切,一层久违的新鲜。一声“锵剪子磨菜刀”的吆喝声唤醒儿时的记忆,一个推着独轮木车的汉子,也引起失去一种生活方式后的怅惘。置身牛角岭,作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在大山面前显得太过渺小,如沧海一粟,若蝼蚁一般,但是这种精灵却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让大山改换了容颜。我不知道,是世界改变了人,还是人改变了世界。”面对被时间沉积下来蕴涵着文化历史记忆、承载巨大历史容量的“文化符号”,作家主体精神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审视先人的创造,审视历史辽远的足迹,审视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寻找自己在辽阔时空中的生命坐标,深入展开现代文化人格的思考,访清照故居,遥想易安居士七十三年的人生,大半时间是在纠结哀怨中度过。作家感慨正是苦难降临到性灵钟慧、文采风流的女子身上,才碰撞出文学火花,唱响一曲曲婉约悲壮的华丽词篇。在青州这块充满野情野味野趣、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作家写山水之欣悦,述怀古之忧愁,言历史之困惑,蕴人生之沉思,着力表现故土历史演进的深层人文内涵,融入人生哲理的阐发和人生况味的体验,透出厚重的历史感、宏阔的空间感和深刻的生命感。也正是青州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信仰习惯等的熏陶濡染,织就作家与地理相对应的心理结构和鲜明浓重的情结,发之于文,便生成和固化为“这一个”独特的“青州世界”。
超越一般游记散文之处,这部书还具有盎然的文学性。如“北方山区特有的柿子树、核桃树,一株株紧挨着,高大挺拔,虬枝盘旋。他们争先恐后探着头,望眼欲穿般张望着远处蜿蜒盘旋的山间来路,期盼谁?那为何躲在深山谷底;娇羞吗?那又为何高高的站立,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态,或许只有风知道,云懂得。”拟人状物,别有生趣。“山际间,槐香飘散,盈溢幽谷,紫色梧桐,点缀其间。路边的苇草已经发出新绿,在枯黄的芦苇丛中格外扎眼。毛茸茸的穗头依旧高昂坚挺,在山风中激荡着前赴后继、继往开来的生命礼赞。”紫、绿、黄、白,色彩斑斓,富有生气。“闻山间溪水,泠泠作响,软化了大山的雄浑;赏山林葳蕤,郁郁苍苍,生命凝翠欲滴成满目的繁华”,颜色、声音、形状兼而有之,景中寓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这部书处处可见古典诗词的渗入,有的是引用,有的则自撰,如“春从何处归,试向山间行。一路寻春去,问道胡林古。”赋予散文独特的风致,极尽风雅之能事。而细品作品的笔调,或轻盈、或闲适、或雅淡、或委婉、或果决、或沉着、或凝重、或深沉,散发出特有的美丽舒朗书卷的叙事和抒情情调。
事实证明,有情怀、有洞见、有笔力的写作,才是高品位的文学书写。
作者饱含对家乡的浓浓深情,以“走读”的姿势,深度思考和审视青州这座城市,用绵密眷顾的笔墨,抒写城市风物和人文风俗,为青州留下特定的文学记忆。
——当代实力派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邱华栋
这是一部描写青州的散文随笔集,也可称是涵盖青州风景的风景。老杜有诗说“齐鲁青未了”,他所指的齐鲁,直到李清照来时,还是属于青州地盘。那时的青州气象宏阔,“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的美是让人难忘的,让人怀想的。青州实在是值得大书特书。
作者有心,以青州之爱,诉青州之情,写青州之盛。其文字自然随想,朴素顺意。何况这自然朴素中蕴含无数积淀。这个积淀,就是自然中的优雅,朴素中的深沉,与古城的美学标准相近相称。
——著名作家 河南省作协副主席 王剑冰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一座保存完好、原汁原味的青州古城,街道被历史千年的鞋子磨亮,散发浓酽的信息和味道。时光在这里仿佛停滞,形成了缓慢迷人的气场。古城之外,有农耕时代的原始标本井塘古村,有最适合在秋夜观察星空的仰天山,有与世隔绝般的山区小镇,有在草丛中流淌的黄花溪水。
作者怀揣一颗热爱之心,把一个地方的生态风貌——还原,精心描绘出一幅幅令人神往的岁月版图,里面隐藏着每个人生长在心里的故乡。
——著名散文家 中国作协会员 山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周蓬桦
《走读青州》,读来觉得很亲切。这也许因为我是青州人,故乡情在起作用,但作者对青州景物和历史人文的描写和叙说,确实引人入胜。干净利落的文笔能不落俗套,也是难得的。
——著名学者 南开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新宇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