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政务 >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14-02-21 09:34:06      
内容摘要: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一、2...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7日在青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青州市市长  韩幸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与全市人民一道,突出科学转调,强化创新引领,着力改善民生,圆满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3亿元,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9亿元,增长19.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3亿元,增长18.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9.4亿元,增长15.7%;新增贷款66.5亿元,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1亿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4%。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的位次上升到第70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开发区西扩、峱山经济发展区东进、卡特彼勒工业区南延扎实推进,青州(滨海)特色产业园建设进展迅速,镇街工业园投产项目163个,园区承载功能和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在建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达到170个,云内动力、天容食品等11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投产。实施各类技术创新项目150项,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潍坊市级4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4件,省名牌产品4个,省服务名牌2个,青能动力获潍坊市长质量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6%、24.7%和25.4%。现代农业档次提升,新认证有机品牌12个、潍坊市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园7处,新增无公害畜产品认证10家,建成1处国家水果标准园和2处国家蔬菜标准园。被列为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蔬菜产业项目示范县,创建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自主产权花卉品种研发实现突破,荣获“中国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省内第一单土地流转信托项目在我市落地。服务业发展提速,亿丰时尚之都、大利群扩建等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快速推进,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14%,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5.3%。文化旅游持续升温,在建文化旅游项目40个,被确定为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云门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为潍坊市首家省级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古城热线”效应初步显现。兴业银行入驻青州,全市金融机构达到63家。
——城乡面貌有新的变化。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修编工作。东部新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6个项目39栋高层楼宇启动建设,玉竹片区改造进展顺利。古城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北门、东门大街完成立面改造,南门片区初具规模。南阳河、荷花湾综合治理工程竣工,南阳湖、尧王湖、北阳河等片区开发扎实推进。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瓜市桥建成通车,建设改造玲珑山路、范公亭中路等15条市政道路。自行车绿道达到212.6公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被列为国家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完成5条道路和19条街巷绿化,建成9处街头绿地,新增绿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开展老旧住宅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新增城区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新铺设雨污分流管道30公里。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360套,完成农村住房建设5245户、危房改造858户。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社区)10个。建设改造博临路、胶王路西段等城乡主干道91.6公里,新修改建大中型桥涵5座,改造提升镇村道路346公里,被列为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实施,普及率达到95%。完成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22.6亿元,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8.9平方公里,邵庄镇被列入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第二批示范镇。突出精细化管理,文明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对外贸易工作成效明显,实际到账外资4717万美元,增长14.8%;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8亿美元,增长13.2%;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904 万美元,外派劳务1100 人,新增境外企业4 家。成功创建为省级机电产品出口基地。招商引资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96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7个。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国土绿化造林面积6.8万亩、植树1428万株。386环保行动扎实推进,关停转调278家落后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9.5%。挖潜存量建设用地3100亩,土地整理新增耕地3118亩。被批准为省已毁山体治理示范县。青州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入选全国第五批小农水重点县和首批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项目,弥河文化旅游度假区湿地公园成功跻身国家湿地公园行列,弥河、阳河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第3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新引进“千人计划”专家3名,新成立院士工作站4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处,在潍坊市首次引入承担国家“863”课题项目。民族中专新校投入使用,实验中学扩建、新三中建设顺利推进。新建改建幼儿园52处,136处学校通过潍坊标准化验收。益都中心医院通过三甲评审,新院建设顺利推进,完成300处村卫生所提升改造。市人民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新农合报销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7%,连续9年提高企业养老金水平。加强人口和计生管理服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1‰以内。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费,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千场大戏送农村” 等文化惠民任务,被确定为国家公共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实验基地。成功举办“翰墨青州”书画年会,荣获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省级非遗项目增加到9项,非遗保护被授予省政府创新奖。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沈星、郭庆刚分别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和提名奖,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新一代扫雷舰青州舰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深入开展平安青州建设,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来信来访工作,创办“青州民声”平台,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圆满完成2013年承诺为群众办好的10件实事。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民兵预备役、慈善、残疾人、气象、地震、民防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展。
——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群众路线,扎实开展“庸懒散浮”专项治理活动,严格执行上级改进作风各项规定,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取消、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63个,畅通重点项目手续办理“绿色通道”,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加强普法教育,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0件、政协委员提案160件。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清理中介市场,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坚持从严治政,及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转型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令人振奋。这是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青州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驻青部队和武警官兵、海内外朋友,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人均水平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发展活力、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资源环境约束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民生保障离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政府服务效能需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重要一年,是推进青州转型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潍坊市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工作指导重大转变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扎实推进“11153”工作部署,全力加快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转型升级,在推进经济社会更高层次转型科学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2%、13%和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9‰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以上目标,是综合考虑今年的经济形势、“十二五”规划,特别是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要求提出的。除节能减排、人口增长为约束性指标必须完成外,其他均为预期指标,从实际出发,不盲目攀比,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在工作摆布和精力上,把握“三条原则”、严守 “两条底线”:转型发展原则,全社会、各行业都加快转型;改革创新原则,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促调整、促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质量效益原则,在保证质量效益的前提下,争取更为合理的增长速度,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严守科学发展的安全底线,始终把安全摆到“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凡是与安全发展矛盾的,服从安全。凡是安全发展需要的,优先安排。持之以恒地抓好生产安全,统筹管控好金融、政府债务、舆情和社会安全。严守科学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底线,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治理好。
根据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瞄准高端高质高效,加快推进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经济发展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重点突破工业不动摇,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坚定“凤凰涅槃”的决心,不断提高总量、提升质量,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加快壮大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集群发展目标,协调不同产业集群的行业分布,建立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形成优势鲜明的产业集群。发挥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集聚、辐射作用,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加快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重点发展“三三五七”产业集群,集中做大做强以卡特彼勒为龙头的工程机械和以江淮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
加快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经济开发区西扩、峱山经济发展区东进、卡特彼勒工业区南延,推动要素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快产城一体发展。各园区分别筛选5个以上优势大项目重点培育、全力扶持,打造百年企业。青州(滨海)特色产业园,加快基础设施完善和在建项目投产达效,大力发展“飞地经济”。18处镇街工业园错位发展,各选取3家以上潜力项目,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强化以项目为中心促转调的理念,实施投资过5000万元的重点项目110个,完成工业投资150亿元。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做文章、上项目,市级四大园区重点实施“3322”项目计划,确保好的增量。
加快工业优化升级。只有被淘汰的企业,没有被淘汰的产业。把优势传统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的重点和关键,逐行业制定转型升级办法,尽快形成我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以企业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因企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发展一批、改造一批、优化重组一批、转产迁出一批、关闭淘汰一批。大力推动产品升级,加快重点企业主导产品向终端化产品,向高端化、品牌产品,向智能化、多功能产品,向进口替代产品、产业链短缺产品和创意产品延伸。强化品牌创建工作,新增省以上名牌产品2个,争创驰名和著名商标5件。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集成要素,把新兴产业作为增强我市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来抓,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着眼基础优势和未来竞争需要,集中培强做大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力争尽快成为全市支柱性产业。密切关注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精尖技术发展动态,努力在项目引进和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
二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优势,创新业态,完善机制,突出加快现代物流、休闲旅游、文化、金融、健康养生、信息服务、创意设计、社区服务等重点产业,积极推进制造服务化,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进一步繁荣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业发展规划,推动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提升物流园区信息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构建半岛地区现代物流基地。加强物流园区管理,规范繁荣物流配货市场。加快世纪泰华商业综合体、联想控股增益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商贸物流龙头企业,提升市场主体档次和水平。搞好城区商业布局建设,完善城乡商业服务体系,实现城乡流通协调发展。
突出加快旅游业发展。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五个旅游规划的编制,搞好项目之间、片区之间的对接融合。完成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和集散中心建设,积极推进5A级景区创建,做好文化旅游结合文章,打响“东方花都、文化青州”城市品牌及“青州人家”乡村旅游品牌,做活“古城热线”。加快古城、云门山文化旅游度假区、海岱·惟青影视产业园、南阳湖景区、尧王湖片区等项目建设。规范乡村旅游开发秩序,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东部花卉游、西南山地休闲生态游、井塘古村落民俗游等特色乡村旅游水平。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体验等高端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和政策支持力度,力争游客接待人数、过夜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增长20%以上。
切实增强文化整体实力。规范提升书画、赏石、印刷等传统文化产业,鼓励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完善文化要素市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水平,壮大文化产业集群。做大“翰墨青州”书画品牌,打造中国书画之乡,扛起青州书画大旗。全力推进中国(青州)书画城、博物馆群、艺术馆群、美术馆、画家村等平台建设,规范提升现有书画市场,丰富书画及相关艺术门类、形式,占领高端市场。支持发展大众平价艺术超市和网上书画交易,开拓大众消费市场。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搞好非遗文化保护、展演和传承,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支持民间文艺创作创新,积极争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全国文化先进市。
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完善金融发展规划,加快形成金融与产业、科技、文化等各领域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组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规范整顿民间融资机构。强化金融改革,引导6家融资担保公司优化重组,探索组建融资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推广区域集优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加快坦博尔上市步伐,推动汇强重工、晨宇电气等企业到“新三板”和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融资。全年力争新增贷款80亿元。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题,以品牌农业为引领,打造农业发展新优势,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培育青州品牌。抓好有机、绿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标准化基地创建,完善提升育种育苗中心,建成百纳城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建1处国家水果标准园,新增“三品一标”品牌认证5个以上。保护发展好青州蜜桃、青州银瓜等地方特色品牌,打造青州山地蔬菜品牌。加快现代畜牧园区建设,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打造花卉产业集群。突出特色优势,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花卉产业聚集度和规模效益。加快花卉产业现代化,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引导花卉企业向种苗研发生产转型。加快花卉生产标准化,创建国家级花卉标准化示范区,探索建立发布全国花卉指数。加快花卉流通国际化,打造电商平台,启动保税区申报工作,逐步形成国际性产销集散地。加快花卉公园、花卉国际创业园、花卉学院等项目建设,引进2家以上国内外知名花卉企业。筹办好2014年花博会。
强化基础保障。抓好耕地质量提升,搞好粮食生产。加快推进小农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工程,抓好弥河拦河闸除险加固、黑虎山水库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项目建设。切实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平方公里。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新注册登记家庭农场300家,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0家。
(二)以城乡一体化为重点,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努力建设人人共享、人人向往的美丽青州。
一是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完善片区控规,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完善东部新城道路、管网、水系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在建楼宇建设进度,搞好玉竹、十里等片区项目建设。控制老城区征收和建设高度,完成偶园街、南营街等街巷立面改造,保护重要历史遗存,复建历史建筑,进一步彰显古城文化生态和古青特色。加快“四区”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发展,完善“两城四区”发展格局。
二是提高城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打通断头路,加快绿道配套建设,畅通交通微循环。改造提升城区主干道,加快建设益王府路、衡王府路跨铁立交。完成海军路、瓜市路等3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经济开发区雨污分流管网。实施城市绿荫工程,完成昭德路南段、齐王路西段等12条道路绿化,抓好街头绿地建设,对裸露土地绿化美化,持续增加城市绿量。
三是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严格规划控制,提高城市建筑品质,打造百年建筑和高品位城市。建立健全三级社区监管机构,推广网格管理员制度,加快形成城市社区管理新体制。启动数字化城管建设,抓好市政设施维护、工程施工、露天堆场、垃圾清运等专项治理。引进停车诱导系统,完善城区道路交通标识,强化交通执法,倡导文明出行。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房地产开发秩序。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产城一体,加快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专项规划修编。既注重规划引导,又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满足人的需求,坚决避免不切实际的一刀切和赶农民上楼等现象。创新完善小城镇发展五种模式,发挥好示范镇作用,精心培育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因地制宜、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特点的小城镇。加强镇街驻地规划建设,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度,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高镇村“四通”、“五化”覆盖率,促进“两城”与小城镇、农村社区自然天成、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组织实施好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项目。切实抓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镇村创建,建设文明美丽宜居乡村。
(三)以改革开放为抓手,着力构筑发展新体制机制。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靠改革催生新机制、激发新动力、创造新活力。
一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抓好上级改革措施的落实,正确、准确、有序、协调地推进各领域改革。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广土地流转信托模式,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万亩。深化财税改革,加快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再压减20%以上。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的原则,实施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各类资本平等进入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领域和城乡公益设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等5个方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
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策略,努力扩大对外贸易,提升引进外资质量,增强出口竞争优势。强化在谈在建外资项目服务,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张。调整外贸结构,做大出口文章。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着力引进境外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销活动,加大拓展国际新市场力度,努力增加外贸进出口总额。
三是强化要素支撑。改革招商政策和方式,编制产业招商地图,更加富有成效地引进资金、人才、智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搞好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推进科研投入成果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强化科技项目引入管理,申报各类科技计划20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认证潍坊市级以上研发中心5处以上,新建院士工作站2处,筹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处。深入实施两化融合,争创全国试点。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四)以绿色环保发展为理念,着力构建区域生态文明。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道路,守住生态环境质量这一底线,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一是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强力推进386环保行动,坚决打好“八大战役”,提前一年完成潍坊市确定的任务目标。建成高柳、经济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营,完成峱山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并进水运营,完成7处镇级污水处理工程,加快弥河、南阳河、北阳河湿地及河道治理。完成现有供热企业的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行“煤改气”,限期拆除改造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各类设施,搞好矿山、城市扬尘和空气异味污染治理,淘汰黄标车。深度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大执法问责力度,形成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二是加快国土绿化进度。将绿化纳入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绿化与美化、旅游、产业发展结合文章,全民植树、全域绿化、全年造林,全力建设森林城市。基本完成宜林荒山绿化,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整体推进农田林网和镇村绿化,完成林网道路绿化100公里,70%以上的村达到潍坊绿化示范标准。
三是深化节能减排。严禁新上“两高一资”项目,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4.1%以上。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督促重点耗能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进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新增清洁审核单位19家,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提高中水回用水平,取缔非法自备井,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四是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国策,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新增耕地2500亩。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整治废弃采矿用地1300亩,积极争取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严格产业政策、投资强度和安全环保要求,控制新上项目用地,鼓励企业零增地技改,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1200亩。
(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高度关注民本民生,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坚持普惠性和重点救助相结合,今年继续办好15件民生实事(附后)。
一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实施就业培训项目,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把全社会动员起来,关心就业、支持创业。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加快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推进“城乡教育信息一体化”进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资源优化均衡配置,争创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和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加快中心医院新院和中医院病房楼建设,改造提升镇街卫生院。统筹推进各项医改工作,争创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加快养老养生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办好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更好地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二是创新加强社会治理。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快推进以法治市。健全信访综合协调处理机制,办好“青州民声”,探索建立涉诉涉法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完成第十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强化基层基础,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推进“平安青州”建设,完善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是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四德”教育,持续开展“提升文明素质,建设美丽青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建文明城市。实施孝德工程,扎实推进“孝美青州”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举办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扎实搞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全面发展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气象、地震、民防等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打铁必须自身硬,政府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我们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努力提高治理能力,促进效率提升,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要求,努力做到思想更加解放、境界更高提升,推动发展理念、定位、动力、途径和考核导向实现重大转变,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质量效益、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民本民生、社会事业上来。牢记宗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和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好事实事。加强宏观形势研判,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成为改革的坚定推动者。
二是切实转变作风。扎实组织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查找整改“四风”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改进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开展“三问”调研,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有效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坚决克服庸懒散浮,始终做到奋发有为、争创一流。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确保把市委每一项决策落到实处。
三是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推进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
四是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运作效率。用改革的办法逐一解决影响效能的关键问题,开展效能机关、岗位创建活动。争取公务员职业化建设制度试点,探索建立科学的职业标准、考评、培训、激励等制度体系。坚持以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开展工作,发挥市场导向,激发市场活力,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大力提升主动服务、科学服务、高效服务水平。
五是坚持廉洁勤政。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反腐倡廉,严格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行政问责力度,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和破坏软环境的行为。坚持勤俭办事,珍惜民资民力,反对铺张浪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各位代表,青州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做好新一年工作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锐意改革,齐心协力、埋头苦干,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附件1
2014年15件民生实事
1、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
2、对城镇三无老人、城乡低保及低保边缘失能老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
3、整合完成新农合与城镇医保并轨运行,政府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
4、打通和改造提升8条城乡道路,改造提升镇村道路400公里以上。
5、完成国土绿化造林5万亩,植树1000万株以上。
6、完成7050户居民用电“一户一表”改造。
7、扶持建设20家放心粮油示范店和超市专柜。
8、推进市、镇、村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9、规划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
10、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
11、加快13处镇街道文化广场建设。
12、启动建设镇级图书馆。
13、编排100台戏,组织1000场文艺演出。
14、完成新三中建设和实验中学扩建,新建普惠性幼儿园13处,改造校舍46000平方米。
15、推进电动车、摩托车物联网防盗工程。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一个具有思想家... 10-15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青州新闻    
著名作家王筱喻... 12-14
喜报!弘润石化... 11-29
【社会共治,终... 11-29
青州市在全省卫... 11-29
修好“幸福路”... 11-29
云门酒业“53度... 11-26
走进青州市云门... 11-26
青州市交通运输... 11-26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