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
青州宋城非遗文化展示一条街,免费学习传统技艺。“非遗”一条街在展演原有的满族八角鼓、
青州花毽等17个项目的基础上,日前又新增了山东柳琴、吕剧、纺线等新的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据悉,青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9项,青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3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青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7人。自从去年5月份开始,青州市通过政府买服务的方式,每年拨出经费200万元,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上街头,在宋城非遗文化展示一条街为游客免费表演,免费传授各种技艺,民间传统文化以及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技艺得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
“精英”壮大“非遗”保护队伍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州市于2007年11月成立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职能为制定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及实施保护措施,组织发掘、整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向上级申报。
要想工作干的好,必须行家来指导。青州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新课题、新任务,单凭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是不够的。为此,青州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28名调研员。这些调研员都是各个行业的代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他们献计献策,提供资料,为非遗信息的收集、普查、整理、宣传以及优秀项目的申报等起到了极其关键的重要作用。
建成全省首家“非遗”博物馆
为整合资源,青州市于2009年建成了山东省第一家,也是全国第一家县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门山脚下,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以“保护、传承、研究”为主题,通过收集实物、展示交流等方式,保留其原始状态,利用形象化、立体化的展示形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研究、传承和保护工作,起到收藏和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作用。博物馆按非遗分类和重点项目结合陈列布局,通过博物馆这一窗口向社会大众展现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奇葩,唤起了社会大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该馆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政府买服务 “非遗”上街头
为更好地宣传、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自去年以来,青州市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形式,筹备成立了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团,每年拨付200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活动经费,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上街头,成为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创新点。
艺术团设立在古色古香的宋城小巷里,展演的项目既有青州花毽、山东快书、青州龙虎斗、青州府泥塑、青州府陶艺、陈氏太极拳、青州风筝、龙兴寺造像等市民喜爱且熟知的项目,也有青州挫琴、青州满族八角鼓、撂棒槌、扑蝴蝶、西洋镜、回族查拳等鲜为人知的濒危项目。截至目前,艺术团已有20多个项目参加演出,拥有一支近百人的演出队伍。艺术团旨在传承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濒危的非遗项目,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宣传、提升青州城市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建设“东方花都、文化青州”作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街头进行宣传展演,不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热情,而且使更多的人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地去传承保护这些祖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本报记者 张平 通讯员 钟耕增)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