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拱壁、范井甘泉、驼岭千寻、书院松涛、洋溪晚钓、凝翠晓钟、劈峰夕照、花林野趣”是青州古八景,写尽了青州历史人文胜境。以
青州古八景为主要题材创作的蛋壳画,意境高雅,笔触灵动,山川雄壮,飞瀑直泄,在白底的蛋壳上显示着青州钟灵毓秀、方华尽美的大写意之境。这就是青州知名蛋壳画家祝兴利的神来之笔。
大美之地 绵绵乡愁
祝兴利是地地道道的青州人,对青州的历史、人文、山川、地理、物产、风貌信手拈来,津津乐道。他从小跟从喜欢画人物、山川等
国画的父亲学习,为了写生,他走遍了青州的山水之间,深刻感受到四时轮回下的大美之境。在他的笔下,为青州代言、作传播使者俨然成为了自己的使命。他说,青州实在太美了,自古就是“面山负海古诸候,信美东方第一州”,不仅四时咏物、山海奇观,而且人文繁盛、厚德天齐;作为一名青州国画、农民画、
蛋壳画创作者,自己有责任把
青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向各方推介。他在所参加的全国、山东省、潍坊市组织的大展上多次获得重要奖项,自己的作品被各界、各地收藏家所追捧。他认为,自己取得的成功,完全源自于家乡的崇望,深深得益于四时的乡愁。
博学多闻 艺术常青
祝兴利的父亲是跟一位祖籍
青州的四川艺人学习蛋壳画,积一生而有大成。他从13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蛋壳画,至今已有近40多年的历史,是青州惟一的蛋壳画世家。为了继承这一家学精髓,他刻苦临摹名家国画,后来又到陕西户县专门学习农民画创作,并把国画与农民画的艺术特点融会贯通,应用于蛋壳画的创作中,以意取长,以色对比,以题构图,使他成为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的蛋壳画家。他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提出了“画法基于功,心法基于静”的心得,以深厚的道德修养为追求,以“取法于上、凝心聚神”为要。在创作时,他总是把自己关进安静的工作室中,专心创作,经常一天时间才创作一个蛋壳画精品。这种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每创作完一个作品,他总要写出创作心得,提出改进的方法、要领。积四十年之功于一成的磨砺功夫使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于细微处见精义,于大意中现精神。正如祝兴利所说,积一生之功,现大千世界。
国画之风 人文之梦
祝兴利介绍说,作为艺术收藏的重要方面,是要突出秀美山川背景下的人文意境。蛋壳画完全不同于平面构图,但又要具有坚实的国画基础,在创作中最重要的感悟,是要画出青州作为人文圣地的神采。为了筑牢国画基本功,他结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百强画家吴再发,青州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兴春,长期交流中国画创作的经验和心得。他概括说,山川、人物画在创作中特别注重写意,要把意境的提炼作为最重要的功夫,处理好构图与章法,留白与比例,都要注重表达出一种“天地之间有大美而不言,与古人神交相往还”的意境,在蛋壳上表现出以小博大、由近观远、融入意境、出乎神韵的特点。根据青州物产的特点,他融入了农民画的风格,以简约、写意、直白、重彩的笔墨,显示四时之变。他创作的蛋壳画《远山桃花河下图》,以多彩的画面展示了春季万物生长的勃勃生机,丰富多彩而情趣深幽。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祝兴利说,他当下最关注的是蛋壳画的传承,这不仅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更是一门独到的艺术。目前,他正在申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欢迎有热爱于此的年轻人加入这一行列,不收一文,倾囊相授,使这项独门绝技传播于四方。 潍坊全媒体记者杨忠明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