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广洲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军逐渐将兵力回师华北,诱降勾结国民党反动派,并进行所谓的整肃作战,组织伪军建立伪政权,并开始对我党领导的敌后武装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巩固其占领区。这时,日军在胶济铁路沿线增加兵力,增设据点,收编土匪,扩大伪军。活动在胶济铁路北的山东八路军第三支队(前身是抗日救国第五军)的抗日活动受到了限制。
有文字纪载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淄河地区抗战工作的领导,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将胶济铁路以南六个县划出,博山淄川益都(一三四九十区)建立淄博特委,归省委领导。金明任书记。”这是景晓村、徐斌洲写的清河抗战回忆录中的一段话。
“为总结经验,适应斗争形势突然紧张的需要,三支队在胶济铁路以北的主力部队南下,来到淄河流域长秋娥庄一带休整。支队领导分析了部队的现状和当前的斗争形势,根据省委确定的以山区作依托,坚持平原的思想。讨论决定,把胶济铁路南淄河上游的长秋一带作为休整的后方。多数部队回到胶济铁路以北的平原地区开展活动,如环境恶化,难以坚持,就撤到山区,条件有利时,再回平原活动”。这是山东八路军第三支队司令员杨国夫写的抗战回忆录中的一段话。在这段话里,杨国夫两次提到长秋这个村庄名字,这在杨国夫抗战生涯中,印象是很深的。淄河流域两岸山脉蜿蜒,山岭重叠,遮遮挡挡,伸向鲁南。长秋村地处淄河流域中游东岸,这个村除了西北两地的土崖外,村外其它地方全部用石块垒起了围墙,东南北三个大门全部用标准的石块筑成,而且都有字,颇有气势。1938年春,山东抗日救国第五军司令员廖容标、政委姚仲明来到长秋村,开创了淄河流域唯一的一个抗日根椐地。淄博特委书记金明,驻进长秋村后,被村民的团结和这里扎实的抗战基础感动了,他派秘书处主任南竹泉、技术员曹俊峰及第三支队八团后勤处长邹光君,一同来到长秋村,办兵工厂。因长秋村这个地方,视线开阔,不宜使用。在抗战家属冯广华的带领下,他们四人到了西坡溜的南峪。这里山沟陡峭,林木茂密,溪水流淌,是个好地方。但到冬季或春天,水源干枯。他们四人又到了孙家岭村,站在村西往下看,两条山脉分别从孙家岭村南北两地伸向上张村,而且刹然而止。这里泉水旺盛,四季有水。两条大山脉又分别从这两山脉南北,从唐赛儿山岭和刨泉寨山峰,伸向上张村,然后相汇,形成一个狭小的山间道,曲折地伸向淄河滩。这是个好地方。冯广华领着他们三人,找到上张村村长唐希禹、唐增吉,对他俩说明来意。经过研究,办兵工厂的地址选到西村的古庙。厂址定下后,就开始进设备及制造军火的材料。半个月后,手榴弹、地雷制造出来。1940年,淄河流域抗战形势恶化,日伪顽不断发动进攻,上级党组织决定,将上张兵工厂搬迁到沂源县的千人洞去了。
1939年3月30日发生了太河惨案。“我当时,正在病中一连几天汤水不进,可是一接到山东纵队的讨顽命令,不知哪来的那股子劲,好象什么病都忘了。坚持躺在担架上随军前进,为保证战斗胜利,我们在长秋村,再次召开了作战会议。到会人员除了两个团的主要干部以外,还有支队参谋主任叶更新,益都独立营长冯毅之等。会议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全歼该敌”。这是三支队司令员杨国夫抗战回忆录中的一段话。太河歼顽匪战斗后,第三四支队部分战士,分别在娥庄池上溜休整。这时,山东国民党反动派秦启荣蠢蠢欲动。1939年8月,秦启荣指使当地顽固派翟超、王葆团、田振中、杨锡九、翟汝鉴等,对我三四支队部分战士及刚成立一年的新一营进行包抄袭击。这在山东抗战史上称为淄河事件。新一营营长冯毅之带领战士歼灭了顽固派王葆团一个大队。王葆团不甘心失败,妄想勾结顽匪夹击新一营,战斗形势极为严峻。为保存抗战力量,冯毅之带部队转移河西,顽匪随后尾追。几经转移到达井筒村北的天堂寨山峰,战斗处在残酷激烈中,新一营唯一的一挺机枪在战斗中卡壳了。在山纵首长的指挥下,杨国夫司令员带着部队南下,一部分部队与四支队配合,歼灭娥庄溜的顽匪。他带领一部分战士打增援,解救冯毅之领导的抗日部队,然后共歼翟超、王葆团,并一举端掉了王葆团的据点。淄河流域通往鲁南、山东省委党政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道路障碍被拔掉。
长秋村是抗战首长往来落脚之地。有一次,司令员杨国夫、政委霍士廉去鲁南开会,把宣传队员留在了长秋,记得名字的有杨纯、张岚、王杰、王毅之、王哲、孙君、王忠义、陈静、蒋平、张国锋等。她们白天和村里的妇救会同志一起搞抗日宣传,有时间就帮助妇救会同志学文化。杨国夫、霍士廉开完会,陪同时任省委书记郭洪涛、司令员张经武,去铁路北指导工作路住长秋。政委霍士廉与王杰结婚,在长秋村举行婚礼仪式,由郭洪涛主持。1984年,时任农业部长的霍士廉在参加山东省党史座谈会后,由冯毅之陪同,来到长秋村,看望了房东家人,又看了当年结婚的房子,并在村里与当年参加抗战的老同志合影留念。
这边独好
淄河的水,从鲁南大山的褶皱中流出,经过狭窄的山路间道流向下游,河水流到马鹿村北时分岔,大河的水从西山旁流下,小河的水从东山边流淌,经过长秋村前,往北三华里与大河水相汇。这南北八华里是个岸堤河滩,这个河滩形状如同两个弧形。入社之后,走上了集体所有制的道路,以村为单位、以大队为核算的经济体系壮大了集体力量。大队成立了林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在河滩上栽上了杨树、刺槐、桑树等。而且,还喂养牛羊。这里水源丰富,有林场、菜园、苹果园。这片树林不仅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给长秋的老百姓带来了取之不尽的物质生活来源。在计工分吃大锅饭的生产队年代,生活很拮据,每年的清明节前几天,在一夜春风的吹动下,老白杨树上结的乌食芒子落在麦田地里。一大早,姐姐或者哥哥从炕上叫醒我,给我一个篮子,就急忙朝村外的麦田走去,等我们赶到时,有好多人在拾乌食芒子。这种食物粒小饱满,一束束挂在茎枝上,经过热水煮一会,捞出来放在一个凉水盆里,这种菜食可以炒着吃,拌着吃,也可以做豆腐菜汤吃,这是一家人吃饭最好的菜。从树枝挂满绿叶,到秋天叶子发黄落下,这片树林成了我孩时必去的地方。麦收前十多天,桑葚成熟的时候,桑葚粒饱满,可口香甜。有的红中带紫,有的全是紫色,也有的全是白色。有时,只顾贪吃嬉闹,下午上班学习的时间竟忘了。河里四季有水,只是到了冬天水量小点。河水里有鱼、虾、螃蟹。夏天到来,到河水里洗个澡,然后到树林下面躺在草坪上,睡个午觉。树枝在风的吹动下,轻轻地晃动,阳光透过摇曳的叶片的间隙,将光点婆娑地洒落在你的身上,小鸟在树枝上啼叫着跳来跳去,有时还嬉戏打闹,仿佛没有感到你的存在。这种自然的魄力,这种优美的环境,让人心神陶醉,在不觉中就入睡了。有时我和伙伴们拿着瓶子罩笠去河里捞鱼,这小河里水湾的地方,时常有一种鱼,整身发白,但它的嘴、鱼翅、鱼尾都有红点,当地人叫它“红翅鱼”。我们几个伙伴们,在一处狭窄的水道,用石块垒成八字形的岸堤,在下水口放上个成鱼的竹篼。然后我们从上游排成一行,两手撩着水面向前,嘴里吆喝着往下赶鱼。鱼群往下游了一会,然后一会头,箭似地从我们空隙中穿过。我们也乱了阵势,回过身来扑打着水,急忙追鱼,能捞住鱼吗?到头来一条鱼儿也捞不着,这只是那个年龄的一种玩性。有时捞条小鱼装在瓶子里,放在窗户台上,起床后看一看,放学回家,鱼儿还在瓶里自在地游来游去。那个年代,没有娱乐,也没有多的玩具。这片树林,就成了我孩时学习劳动的场地。树林里,一场雨过后,再连阴两三天,我随着家里的人,到河滩野草腐烂低洼潮湿的地方,去拾黑莴子。这种食菌在凉水里泡一会儿,会伸展,肉皮透亮,做个鸡蛋汤,是道美味可口的菜。有时还到一堆堆白沙,扒开沙层,一个白而大的蘑菇露出来,这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秋天到来,树叶发黄,开始纷纷落下,家里的妇女们背起篓子,拿起竹耙子,去搂叶子。生产队的时代,庄稼秸秆留起来,给过冬的牛羊驴吃,树叶成了家庭过冬必备的柴火。秋去冬来,植被干枯,野草消失。我跟着家人又到冰凉的小河里,捞一种叫水洼菜的。这种水菜四季常青,生长在水里,剁碎它,舀上一勺子地瓜面子,搅拌一下喂猪。这片树林还有好多的乐趣和劳动场面,在我人生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可惜得是,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这片树林全部伐掉,硬是通过人工刨土,用独轮车推土,垫出了数百亩良田。
个体经济迅速兴起
1978年12月,党的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定了农村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1979年,四月的天气,树枝挂满了绿叶,枝枝叶叶,在春风中点缀摇荡。山川大地,植被绿荫,野草青青。山头相连,千姿百态,各显其能,在释放着自然界那震撼的力量。有一天,长秋村党支部门口的左侧,贴上了一张大红纸,上面写道:
敬爱的村党支部
粉碎四人帮以后,祖国上下一片欢乐,上至百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娃娃,扬眉吐气,喜气洋洋。未来,农村的春天,将是百花盛开的乐园。就现在来说,当前的特点,未来的形势,是广大社员群众所关心和发展的大事,希望你们研究措施,制定方案,拿出一部建设我村的宏伟蓝图计划来。
村里一青年 四月十八日
几天之后,村里街道一侧屋墙上,贴出了长达三十多米长的大字报。整张大字报的内容有两点:一是分大队,二是经济核算以村为主的体制。村里沸腾了,当年坚持抗战的老同志也组织起来,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之后,上级干部进村看了看现场,也就泰然处之了。1983年我们这里实行土地承包、分产到户的政策。1985年,麦收前的一个月,村里有三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人,各出资金一千元,利用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沙石子,在靠近公路边的河滩上建起一个500多平方的水泥平台,买上机器,搞起了水泥预制件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往淄博等地。当年的投资当年赚回,还挣回了设备厂地。之后,村里的青年人,年年都在这乱石荒滩上建水泥预制件厂。制件厂的兴起,带动了维修厂、石料厂、沙厂、加油站等的建立。当时在庙子镇,长秋村有三个第一——个体户第一,运输车辆第一,电话户数笫一。到1996年,水泥制件厂有六十多家。水泥制件厂需要六至七个人干活,这些厂子,不仅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力,也让十里八村能干活的人员有了一个稳定的收入。
长秋村的老板有些早已放下水泥制件厂这份事业,投资养殖事业。种植业也已成形。长秋村人又看好了红色村庄的开发,现在,乡村旅游的建设正在路上。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不久的将来,长秋村又会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冯庆林)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