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庄小学教师、
青州市博物馆志愿者王同海在市博物馆石刻艺术展厅做志愿讲解时,偶然发现一块东汉画像石上有一组图案可以佐证东汉时已经有马镫了。
从画面看:这块画像石中有两个主题图案:导骑和御车马。在导骑这个物象中有马和骑者两个图案,整个物象有2种雕刻技法:浅浮雕和凹平面线刻。马的前部、一条后肢用浅浮雕,写意性强,动感十足;马的主体部分平面抛光,用阴线刻出马的颈部鬃毛、马背上刻画出马鞍的形状,骑者的主体也用阴线刻,显得清晰逼真,给人以“近”的感觉。
这块画像石最值得一提的是马镫的刻画:骑者腿微曲,脚踩在马镫中,这个脚步平整,系马镫的绳子刻画清晰,将骑者下衣勒出了“线痕”。骑者端坐在马鞍上,显得重心平稳,可以推断出:另一边应该也有一只马镫。
王同海老师说:自驯化马之时起,人类为了便于驾驭就开始发明马具。马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完备,一般认为功能齐备马具包括衔镳、鞍、镫三大部分,而马镫的发明,标志着马具发展到成熟。
马镫作为马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课题,国外学者已经发表很多论述:日本学者樋口隆康曾写过《镫的起源》一文,指出世界最早的马镫产生于中国。南朝鲜学者作《古式镫考》,也把朝鲜半岛的马镫渊源迫溯到中国。我国学术界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关注马镫问题,武伯纶先生认为,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刻“卧牛身上的镫形小系短,不合于实用,因而有人疑惑是后人戏作的,不能作为西汉已经用镫的实物例证”。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学者们一般把马镫出现的时间定在3—4世纪,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马镫是长沙出土的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墓中陶马俑上的三角形马镫。其形制看来有些粗笨,且不易看出与之对应的实物马镫的质地。这件马镫即是李约瑟博士确认马镫出自中国的实证。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实物马镫则是河南安阳孝民屯154号晋墓出土的单马镫、辽宁北票出土的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木芯钉裹铜片双马镫和集安高句丽积石墓中出土的木芯钉裹铜片双马镫。
在古代中国,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东汉结束,时间长达500年。车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骑兵大量出现,马镫的发明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缺乏实物资料佐证。
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山东省博物馆所藏画像石向我们展示了东汉马具的样式,但是没有马镫的出现。
而
青州市博物馆展厅里的这一块汉画像石向我们提供了实物资料,明确展现了在东汉时期马镫已经非常实用舒适。
王同海老师认为,这是目前我国发现东汉的马镫图案,至少证明当时已经有类似马镫的器物(单马镫)。这一图案的出现将我国马镫出现的历史提前了200多年,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马具史和军事史具有一定的意义。
王同海老师认为:尽管孤例不证,但是如果再发现一个类似的右侧图案,我们可以大胆的认定——东汉时马蹬已经很完备了。 (郭红燕)
青州博物馆画像石
长沙西晋墓陶俑
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画像石
山东省博物馆所藏画像石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