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县十字口
县十字口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16-11-24 09:59:18      
内容摘要:上世纪三十年代,有文人游览青州古城,发观感得结论:青州是个老绅士。品咂此言,感觉到位。那时候的益都经历几次战乱匪患,古城虽说是颓唐败落,犹不失风骨气度。就县十字口而言,府县两文庙官府衙署尚在;察院


上世纪三十年代,有文人游览青州古城,发观感得结论:青州是个老绅士。品咂此言,感觉到位。那时候的益都经历几次战乱匪患,古城虽说是颓唐败落,犹不失风骨气度。就县十字口而言,府县两文庙官府衙署尚在;察院行台高官名宦家祠犹存。虽说是颜衰容颓风光不再,却也见雕梁画柱厅堂轩昂,透露出历史的底蕴。这些古建筑群,围绕县十字路展开,仿佛从这里起始,青石板蜿蜒通向四方。沿街的青砖青瓦房舍,与古青州的基准色契合协调。虽说是瓦顶长出些瓦松,几撮衰草在风中摇曳,但老骡子破瓦屋,总能熬得住时间的考验。满街的店铺还在经营,各种商品依然陈列,还有些书铺阅报室,看书读报的还有些。人们虽说穷囧,依然从容有礼。看古城印象,还就是长衫马褂的老绅士,虽有老迈的失落,却有历经跌宕的沧桑,总归是肚腹里还多些墨水,身板儿有几块傲骨,固守些伦理纲常,怀着自我的矜持。



  应该说,古城处处都透着绅士的味道,县十字口似乎更浓,因为县十字口是城区的中心。按惯例,城周边的乡镇,皆以此为基点,计算到城区的距离。现在这个中心点还有,只不过向北移动了。时移景迁,旧有的县十字口,位置要偏南些,约在太保石坊处。范公亭路贯穿南北古街,这条马路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替代了原来的东西古街,形成了新的十字口。若以坐标来说明,横坐标已经向北平移了,而纵坐标未变,作为原点的十字口,也就相对北移了。现在的范公亭路,已是城区东西主干道,整日车水马龙,原来十字口东西的古街,已淡出人们视线。西侧的柴禾市街已经消失,东边的县前街尚有迹可寻,若从太保坊东的楼角拐进去,还能看到一段残留的石板街和几户坚守的人家。
  十字口北移了,北门大街缩短了。被剪短的部位,恰巧是县十字口的核心区。当年,北门街南端路西就是阁老府巷,巷口以北就是昭贤祠。一个古朴的中式大门,拾级而上转过影壁,向里就是阁老家庙。这阁老是刘珝,明代成化年间的殿阁大学士。小巷紧邻昭贤祠,名副其实的阁老府巷。阁老的家庙后来成为第四粮油供应站,在大厅里售粮油,专供城镇居民。去买粮油,还看得见四周的壁画,虽被粉刷,但能影影绰绰透出来,工笔彩绘的,有山有水有人物。画的啥,没人打听没人问。再往北就是房家祠堂,门口分列大石狮,板式栅栏做大门,一条甬道通祠堂。佩服王延林先生,仅凭记忆就绘画出这两座建筑复原图,催唤了我们的记忆。房氏家祠,从1956年改作县图书馆。报刊齐全的阅览室,藏书丰富的借阅处,单门独院的幽静氛围,读书看报的认真痴迷。益都不乏读书虫,对这个小院想必还有记忆。那时候,石狮子没了,祠堂建筑也没了,名称也改作房家巷,小巷北折可去铎楼巷。
  阁老府巷口南是县广播站,县里的喉舌机关,就设在这青砖青瓦的四合院。早午晚三时广播,街头的大喇叭,还有牵进千家万户的小喇叭,传递着政策时事与新闻。广播站对面是邮局,过去是县局,后来县局迁至火车站,这里就成了城里邮电分局。青砖青瓦出厦房门脸不大,却担负着城里片区的讯息邮件传递任务。现代人懒了,点点手机就可漫游世界,还有谁肯动手写封信?当年对外联系的主要手段是通信,到邮局买邮票,贴到信封就投进绿色的邮筒里,邮局就给你递出去。打电话就像摇辘轳,先与你对话的就是邮局的接线员,问清楚要哪里,由她转手接出去,这期间耐心很重要。有急事可以拍电报,营业员为你拍,电报机很简单,短按是个点,长按是条线,点线凑一组,四组一个数,四数为一字,几字一句话。只听到滴滴答答的,费事点但电传很快,对方邮局翻译后由专人送过去,这比写信快得多。我有同学在外上大学,造反过头了,下放到农场去锻炼,苦点累点想回家,让我给他去电报。我拟的内容极简练,“母病速归”四个字,一个字八分钱,地址不收费,一次花费三毛二。虽说电报已成过去式,掂掂手机时,想想也有趣。



  图书馆的西墙就是县放映队的东墙,放映队东侧是粮油供应站,西侧就是县种子站。这一转又回到阁老家祠了。种子站的种子库,就是察院行台之大堂。这是察院唯一遗存的建筑物,琉璃瓦顶红漆立柱高大巍峨,入内取种粮就知道,空间绝不小于新式大仓库。看来,察院行台与房家祠堂、刘家祠堂,三组古建筑原本是相连成片的。后来破除旧建筑,察院行台、阁老家庙被拆除,闲置土地真不少,内置县种子站、放映队、剧场和粮站几个单位,还有一块留作民主大队做场园。这地方很有些来历,相传是战国时孟子见齐宣王处,内有块星落陨石如碾砣。明代在这里设置察院行台,就是御史台按察使的巡回办公处,执法大衙门便特别的威严和庄重。行台内楼台亭阁古木参天,每逢金秋时节,月白如水铺地,清风穿松有声,品茗小酌别有情趣,曾列青州古十景——“行台秋月”。
  衙门口朝南开,察院行台正门恰在柴市街,一对石狮把门,自县十字口西行不远就是。说到这对石狮子,青州不缺把门石狮,惟其高大威猛形神兼备,选用上等精细石材,雕工精美有神,无论天气如何干燥,狮子口内总是水珠连串。“文革”期间,从柴火市街进察院巷,能见到单只狮子蹲坐向内一侧,另一只就在大众剧场围墙内。不去看戏见不到。再说这大众剧场,拐进察院巷东侧即是。草顶大棚墙体一周,横排木椅分座次。看去很简易,却也曾好戏连台,若干京剧名家,如毛世来、许翰英、周少天、关肃华、姜铁麟等,都来大众剧场唱过戏。还记得1964年吴素秋来益都,察院巷子人挤人。古城戏迷多,看戏也懂戏,好戏演给戏迷看,名角唱给戏迷听。好戏连台引人痴迷,当年黄少华来益都,引得戏迷心动,手写发货单心在剧情中,货是花大茶却写黄少华。
  曾经的剧场还在老一代人的心目中,后来过于残旧无法使用,也就被拆除了。不过被拆除的不仅是老剧场,属于老县十字口附近的老建筑基本都消失了。在即将进入新世纪,推进旧城改造的时候,包括北营街的老商会、南营街的武魁府都被拆掉,北门街所有的旧巷道也消失了,只保留沿街小店铺。古建筑保留若干代实属不易,动手扒掉很容易,复建就难了。历史遗存不可复制,失去了古建筑老巷道,古城韵味就会单薄许多,这让一向自负的老绅士心痛不已。



  县十字口以南这条街,名称更换太频繁,还真是不好叫。因为是一条中心的商业街,总为时代所瞩目,于是街名跟着时代走,以至于分期叙述就麻烦。经过几次改造,县十字口南的这条街,已经完全失去旧貌了。这条街不仅商业发达,文化味道也挺足。清末倡导新学,街上设置最早的阅报室。建国后,文教局、新华书店、文化馆都在这街上。书店、图书馆里,人并不少于商店。废掉的府文庙改成了影院和广场,集全城文体娱乐会场活动于一体。电影制造的踊跃,集会带来的热烈,至今还不时地泛出脑海。
  城区有青州府文庙,也有益都县文庙。县文庙位置在县前街尽东头,与北营街道交汇处。曾几何时,在这两街相交的拐角处,屹立着一个木质大牌坊,那是文庙的正门。进门登上文化路,走仕途攀高位,此地俗称“云路牌坊”。这牌坊毁除的时间不长,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就在文庙办展览,一中学生都来参观过,醒目的会标挂在牌坊上,《古城旧影》书中有照片,很可贵,给我们留存了老牌坊的老印象。那时候的县文庙保存还比较完整,进大门条石板的甬路斜下走,走到“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石碑处,再就进入文庙棂星门。庙宇内的建筑基本有,就在其内办展览。府文庙废得早,推翻满清换民国,撤府存县,青州府撤销了,府文庙也就缺乏管理了。但益都县还存在,县文庙也就得保留。老城不乏旧文化的维护者,换民国多年了,还有些撅着小辫儿的遗老遗少,进文庙拜孔子。文庙总有点文化味,那时候,县教育科、平民教育馆都设在文庙内。“文革”后,此地建起大宾馆,文庙也就无迹可寻了。



  县前街,县前街,县衙门前一条街。不仅是益都县衙,青州府衙也在这条街,府衙在东,县衙在西,两衙并屹共呈威严,明清两代六百年都这样。封建时代,府县同城的县就称附郭县,益都就是青州府的附郭县。今天青州市过去益都县,使用的是府名称。益都呢?下放到街道办事处去了。府县同城且同街,布局设置在明初。元代设益都总管府,衙署位于城西北。经过元末几场恶战,城区已经相当残破,明初便着手重新规划布局。洪武初年置青州府,同时诏建齐王府于青州,占用了总管府衙门,便将府衙迁建于城东南。洪武十四年再移建衙署于城东北,自此府县衙门安设到此处,形成了这条县前街。
  衙门即牙门,就像是官衙的虎头牌,虎嘴似门洞,露出尖利大牙齿,象征统治与威严。一街并列两衙门,看上去也是相当震撼的。刚才说过了,辛亥革命换民国,青州撤府存县划归胶东道,府衙无所用也就废掉了。本来旧时代就有惯例,“客不饰店,官不修衙”,府县主官员几年一考绩,或升或降或调动,无须专心修衙门,更何况修缮费需要动用养廉银火耗银,等于官员掏腰包,谁愿意无事找事修官衙?要知道,公共场所一旦无人专管,经不住风吹雨打日晒月蚀人破坏。府衙地盘大闲置房舍多,尽可旧址利用。青州蚕桑一向发达,1918年,山东省实业厅便在府衙旧址设蚕种制造所,周边栽桑院内育种,一直传承到现在。益都劝业场,也在府衙后院地,后来称作体育场,直到被文庙广场替代。县衙呢?仍使用。民国时期时局乱,这一派那一派,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也似。县衙里外修修补补维持利用。建国后先是暂时监狱,后来又作招待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县委县革委又迁建到这里。



  对于府县衙署有直观印象者,恐怕皆已作古。人未见当无所知,在此叙述也是传声筒。两衙门临街是硕大的影壁,拐过影壁都有一个小广场,习惯称为府门前县门前。正门两边八字墙,可以当作布告栏。狮子把大门,还有上马石。衙署是森严的,百姓望而却步,里面的情形就很难知道了。府县旧衙署如今已消失,无法提供实物见证了。想了解也不困难。封建社会尤其明清两代,对各级衙署布局建筑结构,包括油漆彩绘都做严格规定,逾越就是犯罪,且是重罪,因此,中原各地府县衙署基本趋同,都是按照儒家思想体现等级和秩序。衙署规制是研究的专门课题,我仅知其几个特点。衙门布局是坐北朝南,前低后高,左文右武。主要建筑包括大门仪门大堂二堂,集结于一条中轴线上;前衙后宅,前面为办公场所,后面安排官员住宅,(下转二版)当然住宅主房也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办公住宅转为而设。府有知府、县有知县,这是主官,主官居中,从官分列两侧,有主有从体现主体责任。府设同知,推官等;县设县丞、主簿、典史,都是朝廷命官,衙署内有办公和居住处。那些书吏文办是吏不是官,衙署内有办公地儿,没有宿舍区。对应朝廷六部,县衙府衙均设吏、兵、户、礼、刑、工六房,就是他们的办事处。当然府与府、县与县综合实力有差别,衙署建筑也会有差别。旧时代,山东上百县分作六等级,益都在十七个一等县之列,衙门建筑不会差。至于青州府,其正堂楹联“郡有十三贤,天下无双称上治;国开八百岁,古来第一属名区。”怎么样,挺有气魄吧!再其次是“三班衙役”,即皂、快、壮三班。皂班值堂役,快班司缉捕,壮班做力差。其实内勤、站堂、行刑、警卫、呵道等用人也不少,是机动使用,没法截然分开。这些衙门当差役使人员也是广义的吏。封建社会“县官不入民宅”,书办衙役上结官下通民,就成为官民间的联系通道。于是成就官衙所在地的部分人,专吃衙门饭。结交衙门好办事,改改呈子递递状子串串信息,不用找官,找手下人就办得到;至少,要挨板子了,与衙役通融通融,也会手下留情,抡起大板来一道弧下去,看似用力落到屁股却不甚痛。这是个本事呀,一般人想到却办不到,熟能生巧练就的功夫。
  散落满街的记忆俯拾皆是,串接起来却是件困难的事。提及老县十字口,那颇具特色的古建筑,曾经的风土人情世事,都已经成为过去。虽说可惜但也未必,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观念和需要,破旧才能立新,老绅士也得跟着时代走。   (刘珍实)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一个具有思想家... 10-15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青州新闻    
青州市召开麻风... 11-22
青州市在潍坊市... 11-22
火了,真火了!... 11-22
青州市交通运输... 11-14
青州市:“两清... 11-14
爱心商家关爱环... 11-14
青州市举办庆祝... 11-14
青州市开展“关... 11-14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