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沧桑的变迁,
青州文载中的许多景点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也导致后人对这些景点产生了一些误解。有不少人对距我市城区不到半小时车程的“二龙山”产生了质疑。难道这就是“水浒”中所说的二龙山?众好汉为什么选离城这么近的地方落草?
我们需知,老年间上二龙山的路并非是今天的沥清路面、钢筋水泥桥和自驾车。那时是晴天一片土,雨后一洼泥,道路崎岖不平,高粱、谷子构成的“青沙帐”里边是又闷又热喘不过气来。向前走去是弯弯曲曲一眼望不到头的羊肠小道。走了半天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同时还要下沟、上崖的翻过“下圈”、“马棚崖”和“赵家河”三道山沟。当地村民和城区老人都还记的,以前在大龙山“东大王堂”和“西大王堂”村后的山脊上,座西朝东有三道来抵卸官兵的石墙。“西大王堂”西边的“坞头村”后便是二龙山南坡。二龙山门在观音溜,因大龙山和小龙山都在南溜,所以干脆与二龙山一块把该山脉一律叫作“龙山溜”。
1971年为备战,减轻大件路(309国道)的压力,便在沂蒙山北边沿线修建了第二条济南——青岛的(07028)战备公路。在施工时先扒倒了南城墙,又填平了护城河才成为现在的南环路。同时在通往二龙山的三道山沟上建起了三座钢筋水泥大桥,并用沥清铺了路面,不少人还有了自己的小轿车,条件变了,原来的二龙山一天的路程现在只需不到半小时便可到达。大自然能改变一切。一座“范公亭”(七一)水库大坝使的“顺河楼”和“范公祠”成为盆地,一座下圈大桥能让你从仰视改为俯视,石子涧瀑布(石子涧在下圈桥下南200米小河西)。还有过去城区居民抠土和炭用的红土沟,在1986年建市后成了现在的“龙潭湖”,在
青州十景中,南门里万寿宫街东头的荷花湾和城墙上的“魁星楼”(老烟厂锅炉房处)就占了“地镜倒影”和“南楼夜雨”两景。现已为川流不息的公路车流和高大的楼群所替代。南城墙外护城河边的“黑虎泉”遗址也成为现在的南环路和南山大酒店。
还有许多资料都记载建国前离城更近现已划入市区的“云门山”、“驼山”上都驻过“八路军”和“解放军”并发生过多次战斗。山上的庙宇和神像大都被毁。试想近在咫尺眼皮底下的今天都能发生上述战斗,900年前的宋代在离城遥远而荒凉的二龙山上落草是很正常的。何况“水浒”中也说的很清楚,在“青州城西有一二龙山”可从青州向西直到泰山再无第二个二龙山,即是有也早出了青州地界,这又与青州城西不符再说“水浒”作者东夷(苏北)人施耐庵家乡邻近山东,他对山东的山山水水和风俗民情了如指掌,由此推理该问题史据确凿可以说青州城西的二龙山就是“水浒”中所说二龙山,这点无可质疑。
当地街办是否利用这一契机搞一下“龙山文化”的建设,来拉动当地的经济,请有关部门容考。(□/孙道德)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