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博物馆的《石刻艺术陈列室》中,有两方花纹班驳,字迹依稀可见的石碑,一方是《钞刻江苏镇江府建立青州驻防忠烈祠碑》(简称《忠烈碑》);一方是青州旗城为在镇江死难烈士敕建昭忠祠碑。(简称《显忠碑》)这两方碑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青州驻防八旗,参加镇江抗英战役的实物见证,碑文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战斗情况,体现了青州兵反帝爱国勇于献身的精神。碑刻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研究我国近代史的重要史料。
1840年6月,英国东方远征军以乔治·义律为司令,调集48艘舰船,540门大炮,4000名士兵,根据英国国会的“决议”,以“保护鸦片贸易”为名,开始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第一次海盗式的战争。
鸦片战争一开始,英军就强占了中国香港,向清政府提出割地赔款的要求。战争打了近两年,至1841年底,英政府鉴于战争远涉重洋又旷日持久。为了尽快勒索到大笔赔款,又不使战争无限期延长,英外相阿柏丁写信给英军在华总指挥璞鼎查①要他选择“强有力的和决战性的战役”。为此,他们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等情况做了全面分析,认为北京虽为京师要地,但较贫脊。清政府的物资钱粮主要由南方各省,并经大运河送到北京。当时,北方大沽口正加紧防御,而长江下游一带兵力薄弱,如果出其不备,占据沿江重镇,控制长江和运河两大水道,既可掠夺大批财物,又能切断清政府的命脉,迫使清廷尽快答应他的各项要求。
根据上述分析,英政府决定增派陆海军和军舰来华,至1842年4月,侵华英军共拥有军舰25艘,载炮668门,医院船、测量船及其他舰船9艘(运输舰未计算在内);地面部队除炮兵外,有步兵10000余人“。②
1842年5月,英国舰队开始向长江口进犯,先占领乍浦,6月陷吴淞,随后攻占上海。为了夺取南北运河与长江交叉口的重镇——镇江,英军在吴淞进行了编组整顿,设一个海军司令部,五个海陆纵队,共集结12000人,其中战斗部队7000人,由璞鼎查指挥。7月初,他们溯长江西上,进入镇江江面。
镇江守军原只有旗兵千人,而且粮响不足,训练较差;吴淞形势吃紧,镇江的大炮一部分又调往吴淞,削弱了镇江江防力量。镇江守将副都统海龄要求增兵加强防御,道光皇帝下令调参赞大臣齐慎,湖北提督刘元孝各带兵二千,赴镇江守卫江防;同时,调拔在江宁(南京)防堵的青州兵四百名,官三员,移守镇江。③
海龄满洲镶白旗人,郭洛罗氏,1840年12月由江宁调镇江任副都统,是个主战派人物。他来镇江后加强了江防设施,补发了拖欠的兵饷,在水上御敌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当英军逼近镇江时,他闭城自守,滥杀无辜,指挥失策。他认为:”我兵不出,待夷登岸也,登岸则舍彼之长,就我之长,万无一失。“④还认为闭城可以杜绝汉奸活动,防止夷奸内外勾结。他命令,凡发现陌生面孔,不同语音,形迹可疑者,随时抓捕严惩。闭城查奸引起百姓恐慌,失去民心,城内断粮,造成大乱。齐慎和刘元孝带兵到此,百姓视为依靠,而海龄却不准他们入城,只准在城外御敌,造成军队之间矛盾,又失去军心。因此,当英军登陆时,刘元孝的兵应付几枪,便向丹阳逃窜,齐慎的兵虽投入了战斗,因伤亡惨重,孤立无援,后来只好撤走。在镇江保卫战中,唯有青州兵奋勇杀敌,不负众望。对此,《忠烈碑》及《显忠碑》和史料均有记述:
青州兵初到镇江,被派往东码头守炮台,“东码头在象山之麓,为夷船登陆所必由,使青州兵四百人得并力于此,凭象山之险,开炮轰击……”(《忠烈碑》文),象山炮台和焦山炮台隔江相望,两座炮台互相支援,是封锁镇江的门户。7月15日,两艘英舰前来侦察,青州兵点燃火筏,顺江而下,敌舰惊退二十里,火筏熄灭后,多艘英舰沿岸开来,象山焦山开炮轰击;当英军驾舢板,企图在南岸登陆时,佐领果星阿、恒明一面指挥开炮,一面带青州兵反击,这就是《显忠碑》文上说的:“扬帆纵火,势张魑魅之氛,擐甲励兵,誓靖鲸舰之浪,夺舟余舟皇于长鬣,业已沉彼五舟,……”后来,大队英军舰船麇集江面,“乃以寇氛渐逼,都统令(青州兵)分守四门,门各百人,遂致势不相救。”(《忠烈碑》文)
当时,参战的英军为6915人,编为第一、二、三旅和一个炮兵旅⑤。第二旅在北固山登陆,直插北门城下,第三旅攻打西门。于是,四百名持鸟枪、土炮、弓箭、刀矛的青州兵与仅有千人的地方守军,面对超过他们七倍具有现代化装备的敌人展开了决战:“六月十四日(7月21日)天将午,火箭齐发,东、西、北三城楼俱被焚烧,贼乘势攀跻,守兵以千数,皆震慑,独青州兵奋勇格杀,至血积刀柄,滑不可持,尚大呼杀贼”。(《忠烈碑》文)
英军爬着梯子攻城,青州兵居高临下,猛烈反击,他们用枪打,用石头砸。英军上了城墙,他们用大刀长矛和敌人展开肉搏战,有的和敌人扭在一起滚下城墙。守卫西门的青州兵也很顽强,英军攻城久攻不下,伤亡惨重。那么,英军是怎样攻进城的呢?据《忠烈碑》记载:“北城有虚台,与北固山相对,俗呼十三门者,独无青州兵把守,夷人即由此置梯而登,城遂以陷。”⑥
北门攻破后,大队英军冲入城内,转攻西门。这时,攻打西门的英军在大炮掩护下,用炸药炸开了西门的外门,从北门攻来的英军里应外合,打开了西门。城陷后,海龄投火自焚,青州兵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仍节节抵抗,奋勇拚杀,与英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忠烈碑》上说:“犹复短兵相接,腾掷巷战,击毙贼且数十百人,直至全军尽溃,力不能支,始夺门以出。”
《草间日记》⑦作者朱士云目睹了这场战争的实况,他写道:“时余兄弟,各持粮为走计,余弟尚不肯即走,苦促余先走,不得已从后门出,登山以俟之,望见北门城下枪炮火箭互相喷薄,白烟竟射,浓雾旋蒸,想其下积尸如麻矣。窃幸我兵犹在上风,冀其或胜,但不晓此是何兵,乃敢与之相抗如此,后询之士人,则青州兵也。设此时得一旅相援,北门或不递破也。”
《草间日记》中还记述了三件事,皆城内人目睹:
一、“夷人登城是取书院所贮修城长梯十数张蚁附而上,时城中以青州兵为军锋,奋勇向前,枪炮竟发,夷人坠梯者纷纷,仍无退阻,攀堞者愈众。旗兵怖而走, 青州兵众寡不敌,死者十七八,城遂破也。”
二、“夷鬼至南门,青州兵数十,犹率旗兵巷战,至小教场列阵。枪炮始交,旗兵先走,青州兵顾而骂曰:‘汝辈既不敢交锋,亦不肯在后稍助兵势耶?’青州兵悉力死拒……死者十八九。”
三、“城内高桥亦青州兵,数十列而进,欲与敌巷战,亦旗兵先走,青州兵逐怒骂而散。”
在陈庆年撰写的《横山乡人稿》⑧中除记载了青州兵死战于高桥和小教场之外,还记载了两件事:
一、“十三门已倾十余丈,英践而登。一青州兵持长矛,贯一夷,未及拔,复贯一夷,矛不能举,夷拥砍之,城遂陷。”
二、“英兵以数百屯范公桥下,一青州兵隐桥西,突出斩二夷,力尽死之。”
英国海军军官宾汉撰写的《英军在华作战记》中记述攻陷镇江时写道:“英军第五十五团的掷弹兵和马德拉斯本地步兵第六团的两个连在来福枪的掩护下,在威廉陆军少校的指挥下,攻向城墙的东北角……在这里,满兵作了最顽强的抵抗。他们寸土必争,每一个城角和炮眼都是短兵接战而攻陷的。”⑨防守该地的正是青州兵。
在这次战斗中,青州兵阵亡65人,重伤七、八十人,另外还有轻伤和失踪的。英军伤亡,据官方缩小了的数字为158人,另外也有失踪的,这是鸦片战争以来,英军损失较大的一次。由于青州兵英勇献身,誓死杀敌,镇江人民在编写的《镇城竹枝词》⑩中唱道:
云梯一搭上城头,火箭横空射不休,
若问何人能战死,最怜兵苦是青州。
恩格斯在他写的《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一面痛斥了英军的侵略暴行;一面热情赞扬了镇江守军的精神。他说“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英军作战时自始至终采取了极端残酷的手段,这种手段是和引起这次战争的走私贪欲完全相符的。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⑾
次年,为纪念殉难将士,镇江各界人士联合,在镇江城西门里建《青州驻防忠烈祠》,知府崔光笏撰写碑文,并将碑文送与青州。文中写道:“青州弁兵何以异此?此以见忠义之气常存于天壤间也。抑又闻:自军兴以来,调防兵多为民病,独青州兵与民相亲,民恃以无恐,故战死而民思之不置。《礼》有之曰:‘有功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
同年,青州旗城副都统穆特恩也以青州兵殉难状上陈,道光帝诏旨敕建《显忠碑》,知府李廷杨撰写碑文。碑阴刻列阵亡官兵花名,春秋享祀,死者子弟补官校,马甲有差,并给寡妇钱粮终身。凡立功受伤者均有奖励,其中,协领伊王奉额英勇奋战,身先士卒,”致头颅刀伤二处,右膀铅子伤二处。“晋升他为成都驻防副都统。(后晋升将军) □/李凤琪
注释:
①璞鼎查系第一任香港总督
②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卷1第331页
③1841年8月,青州驻防副都统德珠布奉命挑精兵500,拣派协领倭克进及佐领5员,防御4员及骁骑精英,赴江宁防堵,次年三月拔兵400,官13员移守镇江。德珠布留江宁、晋将军。
④《鸦片战争》(三)、第49页
⑤《中国近代史》第64页
⑥另一传说是,北门外鲁肃坟下有暗道通城内,英军由汉奸带路,经暗道进入城内,夺取北门。
⑦⑧⑨⑩《鸦片战争》第三、四、五卷
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189页
镇江古炮台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