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楷,字模山,号稽庵主人,晚号东田耘叟,
青州城北孙家庄人,清末举人。他不图仕进,中举之后便放弃了进京考试的升官之路,决计在家务农。孙文楷先生隐居田园,笔耕不辍,著作甚丰,为
青州一代名宿。光绪末,继法伟堂之后,他被聘为《益都县图志》主纂。其中《金石志》三卷系出孙氏之手。他还参与了光绪《山东通志·金石志》的纂修,贡献颇著。平生著作有《一笑集》、《今吾诗草》等。
青州城西南山乡之中有一山村,即井塘村。因为村东山峪中有一口水井和一湾水塘共存,所以名之曰“井塘”。村中以吴姓居多,另有孙姓和张姓,其他姓氏较少。明朝中期,该村吴姓小伙成为衡王府的仪宾,具有传奇色彩。
孙文楷与山村井塘有很深的情缘,其中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清咸丰十一年(1861),孙文楷15岁。这年春天,捻军部队(农民起义军)自博山入益都,在金岭镇击败民团(地方武装组织)和青州驻防的旗兵,胜利东进出境。期间,战斗非常激烈,文楷的族兄孙文密为抵抗捻军而遇难身亡。家乡突遭战乱,文楷之父恐全家遭到不测,便携妻带子逃往山村井塘避难。
孙文楷之父孙鼎玉选择井塘为暂时栖身之地,是有其原因的。一是井塘有孙氏同宗可以投奔;二是该处为深山僻境,易于藏身;三是井塘与孙家庄距离不是很远,半日时间便能到达。当孙鼎玉一家来到井塘村,得到了孙氏族人热情地关怀和照顾。族长率众来,问寒问暖,安排食宿,鼎玉一家在该村躲过了一次兵祸。当时孙文楷虽然年少,对此事却一直念念不忘,井塘村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孙文楷于同治十二年(1873)秋天中了举人,时年27岁。孙氏阖族人为之庆幸。文楷家的门第树了旗杆,省里抚台大人题了赠匾,地方官员和乡绅、亲友故旧纷纷前来祝贺,热闹了许久。随后,孙家庄孙姓的族长率领文楷和几位族人来到井塘村。孙家庄的孙姓与井塘孙姓是远房同宗,始终保持有联系。井塘孙氏祖茔便在村东南山坳间。孙文楷等人在祖茔举行了祭奠。井塘的族人为了光宗耀祖,家家户户特地挂起了喜庆的大红灯笼。此事在井塘至今传为美谈。
井塘村南的玲珑山有北魏时期郑道昭的书法石刻。其一在山北麓谷中,摩崖题刻共19字,“中岳先生荧阳郑道昭游槃之山谷也,此白驹谷。”另一处题于山上洞壁,径寸楷书,题为:“荧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郑道昭的书法结构宽博,用笔遒劲有力,气势严峻,是北魏时期书风的代表。此书法虽刻于深山幽谷之中,由于郑氏书名久享,海内文人以得其只字片纸为珍。孙文楷对魏碑非常喜爱,深有研究。他说:“益都石刻,除龙兴寺碑(即大齐碑,国家一级文物)外,以此为冠。”
一个秋天,孙文楷决定前往玲珑山去拓魏碑。几经峰回路转,来至一个不小的山村。这里房舍疏密高低依山势而建,优美而僻静,这就是古村井塘。在井塘,文楷又见到了同族的亲人。户主讲究礼仪,淳朴热情,留文楷住宿其家,以酒肉款待。主人的热情使文楷又回忆起儿时来此避难的情景,他感慨万千,写了一首《访碑宿井塘同宗家》的诗来表达了心声。诗曰:
步出城西门,言寻白驹谷。
郑公留遗爱,摩崖字可读。
行行复行行,山重水亦复。
峰回境屡变,林幽路亦曲。
忽漫逢村居,书声出茅屋。
叩户且小憩,主人殊不俗。
同姓意最亲,留宾具酒肉。
自言辛酉乱,曾得会同族。
地名井台村,颇限戎马足。
族长率众来,当是君伯叔。
余乃恍然悟,村名耳犹熟。
屈指来游者,大半登鬼箓。
惊呼惨衷肠,灯前泪簌簌。
夜深劝我眠,孤馆秋气肃。
梦回月大明,清光如可掬。
叶露晃千珠,花香出修竹。
不为访碑来,安得桃源宿。
他日赋闲居,此间邻可卜。
第二天,孙文楷在族人的帮助下顺利地将魏碑做了拓片,如愿以偿,流连数日而归。
秋后的山村井塘格外美丽。村周围山坡间柿树、山楂红果累累,似夺目的珠玑;柏树连成一片片绿色屏障,跃上山巅;山石间野花烂漫,自然景色使人陶醉。村东首井泉汩汩上冒,塘水淙淙外流,双桥下南山之水潺潺而过,处处呈现了绝妙的水系风景;龙王庙、关圣祠、戏台等显示出山村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的多姿多彩。孙文楷在井塘村小住,流连忘返。他平生仰慕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井塘则如陶隐士笔下的桃花源。他浮想联翩:平时在东田村居,虽有几分情趣,然而缺少丰富的自然景致,多的却是世事缠身的困扰和官方的干扰。有朝一日自己赋闲,定来这里隐居,以山水为乐,以村民为友,自己动手浇菜种稼,建立别院读书著述,安享晚年。山村井塘成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之所。可是,孙文楷的理想未能如愿。他投入于自己的嗜好而不能自拔;投入于公益事业而致使身不由己。他有悲欢、有人缘、有追求、有成就,成为被后人赞颂的文化名人。 (房重阳)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