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证明书
赵文秀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章)
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
这张“革命烈士证明书”的左侧表格文字显示:证书编号是字第045249号;姓名:赵文秀;性别:男;出生时间:1906.2(有误,准确时间应为1904年8月13日,笔者注);籍贯:山东省益都县谭坊镇魏家庙子;生前所在单位及职务:南京市地下党组织,工作人员;参加革命时间:1926,;入党(团)时间:1924;牺牲时间地点原因:1927年,浦口;填发机关(盖章)时间:益都县人民政府,1983年8月1日;执证人姓名称谓及住址:赵玉梅,女儿,黄楼公社蒋家大队。
现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基本陈列厅第一部分关于赵文秀烈士的英雄事迹的文字介绍是:
赵文秀,字俊升,化名赵益三,山东益都(今青州)人,中共党员。1924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初任津浦铁路浦口工务段党支部书记,创办工人夜校,4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京地委委员,1927年3月在南京浦口领导工人武装策应北伐军在对敌作战中牺牲。
由此看出,不到23周岁即英勇就义的赵文秀烈士,是从1926年至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牺牲在南京雨花台数以万计的烈士中、目前已知姓名的1519名中的一位,他是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南魏家庙村人、山东省民政厅1984年公布的著名烈士。
为纪念青州籍雨花台烈士赵文秀就义94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先后采访、考察了青州一中、青州市烈士陵园、赵文秀烈士的老家--青州市谭坊镇南魏家庙村、赵文秀烈士的后人以及查阅青州博物馆珍藏的《赵文秀日记》,探寻这张光荣、庄严的烈士证书背后的故事。
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赵文秀(1904.8—1927.3)字俊升,曾化名赵益三,今青州市谭坊镇南魏家庙村人,有“姊弟各一和四个妹妹”。文秀自幼聪慧,勤奋好学。1919年考入益都县东关高等小学。1922年秋考入山东省立第十中学(今青州一中前身),先后担任班长、学生会筹备员、副筹备长和平民学会“文牍”。1923年初,经进步教师王翔千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青州特别支部(直属团中央)成立后,任组织委员。曾发动火车站及城里小车夫总罢工;与王元昌组织“铸猪”活动,使北洋政府国会议员、益都劣绅、被群众称为“猪仔议员”的郭广恩贿选曹锟政府的丑行暴露于天下;还发动十中、四师等学生,轮流查禁日货,组织学生参加收回胶济铁路的运动。1925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6月被调往青岛,当选为共青团青岛地委候补委员。1926年调往南京,被选为共青团南京地委经委会委员。1927年3月,为围歼军阀褚玉璞部溃军,率工人纠察队参加战斗,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重创敌军。激战中,不幸中弹,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赵文秀(右一站立者)在省立十中求学时与部分进步同学合影(左一盘腿而坐者是王元昌,字炽文,化名昌化,1904—1929,今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张孟口村人,民国十年秋入校,青州历史上第一批团员、党员,团青州特别支部首任书记,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革命烈士;左二张天民,字次先,益都城里东营街人,和王元昌同班且同宿舍;左三祝树藩,字绍芸,诸城县孔古庄人,第三年甲级学生,民国九年秋入校,青州平民学会的骨干成员。)
据1986年5月27日,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中共青州市委党史办公室联合编写的《赵文秀传》,文中最后评价说:
赵文秀是青州最早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之一,他自上高小起即关心国事,富有爱国热诚,逐渐了解旧社会的黑暗,认识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是当时挽救国家危亡、人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径。从而在党领导下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地为革命奋勇拼搏。他的生命虽极短暂,但却闪耀着璀璨的光辉,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赵文秀革命意志的坚定和无私无畏、一往无前、为人民利益不惜任何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人们怀念和学习。
赵文秀及唯一的女儿:赵玉梅
赵文秀(1904—1927)
女儿赵玉梅
(1922—1996)
烈士的故乡和亲人,是烈士生前心之所系,亦是身后魂之所向。赵文秀烈士不到23周岁,就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成为青州籍的为数不多的南京雨花台烈士,理应受到后人永远的敬仰和永久的缅怀;到1984年赵文秀又被山东省民政厅公布为山东省级著名烈士,这是青州的骄傲。那么,赵文秀烈士有后人吗,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据《赵文秀传》记载:“文秀十二岁时,就由父母包办结了婚,他亲身体会到封建包办婚姻给青年带来的痛苦与不幸”。《赵文秀日记》中,多次提到其“岳母”:1923年6月24日的日记有“小顷回家见岳母已来……午饭后至小学,睡至下午三点始回家……日已压山,母亲说,岳母要走,我乃预备了一头驴送之至大推官庄”,骑驴返回时,“忽然高了兴”,并吟诗一首:“牵驴送丈母,复寻来时途;日落天已晚,农夫归荷锄。”10月22日的日记有:“折赴县十字口高祖父处,岳母由家来,昨天来的,玩到十点多钟”。并且也提到其“夫人”:12月28日的日记有:“晚饭后,在石尧阶号中谈话约半小时即回,写一封信给我的夫人。她一字不识,所以一句真挚的话不能说,一句情话不能写。我真感不便,只好说了一些不着痛痒的话。”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7月16日的日记中,还提到其“小女”:“至十一点即回家,见天井中拉下小方桌一张,上有插香之升一个,菜数碟,旁有叠为三角纸甚多。厨内则蒸馍馍,全家忙甚。小顷,自北屋出来巫妇一个,咕咕噜噜半点钟,即将我之小女以三角式之具摔出,其母抱之又作了很多姿势,令人笑杀。”这记载的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封建迷信活动场景,或为“开锁子”,或为“换替身”,也统称“做事事儿”,虽是迷信,但语言生动简练,极富生活气息;叙事忍俊不禁,活泼有趣;天下父母可怜之心,可见一斑,跃然纸上。同时,这则日记的珍贵之处,正是出现了赵文秀烈士生命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小女”和“其母”。
几经辗转,多次托人,我们联系到了文中“小女”(赵文秀烈士唯一的女儿)的长子陈希明(赵文秀烈士的大外孙)。
陈希明,1948年出生,现年73周岁,系青州市黄楼街道蒋家庄人,是原黄楼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身体硬朗,声音洪亮,思维敏捷,现居潍坊市高新区富华新村,帮助女儿陈营营看孩子,享受天伦之乐。陈希明的长子陈良栋(1971年生人,现年50岁)、次子陈良杰,都是青州一中(初中分别是84、85级,高中分别是87、88级)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分别在北京和杭州工作,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据陈希明介绍:赵文秀烈士是他的外祖父,母亲赵玉梅是外祖父唯一的女儿,原名赵兰魁(生于1922年,1996年正月十七病逝),名字是其父赵文秀起的。她四岁那年,赵文秀在调往南京之前曾回过老家,临行前母亲带她去火车站送父亲,赵文秀从身上拿出了用小方巾包着的糖块给她。没想到,这竟是亲人最后一次见面,一年之后,父亲就在南京英勇牺牲了。她对父亲的记忆并不深刻,但是,她的母亲告诉了她很多关于父亲的事迹,特别是跟敌人英勇斗争的情节。
陈希明还说,外祖父的烈士证书,是1983年8月由益都县人民政府发给母亲的,当时母亲已经61岁了。赵文秀牺牲后,南京地下党方面曾通过书信告知家人去南京领取烈士遗体,家人记得书信地址是南京下关;家人暗地花钱托人去南京,但没能成功,此后便杳无音信。其后,在那“一人通‘匪’,全家遭殃”的白色恐怖年代,反动派扬言只要抓住赵文秀的妻子和女儿,就叫她娘俩去“看河滩”,意思是在河滩里枪杀或活埋,所以母子两人隐姓埋名,四处逃难,历经周折,最终母亲嫁给了黄楼蒋家庄的陈永涛,外祖母改嫁他乡,于1961年病逝。
陈希明还向我们展示了他精心保存的赵文秀烈士在益都县立东关高等小学读书时用过的四册课本,上有“教育部审定,商务印书馆发行,高等小学校,春季始业,第×册,学生用,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字样。其中,在第一册的右下角,有赵文秀亲笔签名,字体与《赵文秀日记》封面的签名,完全一致;在第五册的右下角,加盖手戳“赵文秀印”,证明其真实可靠性。
陈希明还介绍到,值得庆幸的是,母亲一生含辛茹苦,共生育了8个子女,自己是老大,二弟希亮夭折,三弟希光曾任青州市农经局副局长,2020年病逝,四弟希昌现居青州市圣水花园,另有4个妹妹,除二妹希兰已故外,希英、希美、希芳依然健在。也就是说,赵文秀烈士还有两个外孙、三个外孙女健在,重外孙辈更是枝繁叶茂,现居北京的老大良栋,业已50周岁了。
烈士故居犹在,赵氏后人兴旺
赵文秀烈士出生在青州市谭坊镇南魏家庙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家境殷实,非同一般。从《赵文秀日记》中知道,他的三高祖父在益都县的县十字口开着铺子,且常提到其大祖父原田(一说甫田)、二祖父花田、三祖父玉田(在北京平民大学就读)、四祖父芳田。其父怀德,生有二子四女,文秀排行老大,有“姊弟各一和四个妹妹”,文明排行老二,其中他的五妹就是在文秀影响下一直未缠足,后嫁到夏家庄村。
赵文秀烈士部分旁系后人:后排左三、左四为侄孙赵延苓先生夫妇,右一、右四为曾侄孙赵新店夫妇及其女儿赵佳怡(左一)和儿子赵麒睿。
近日,笔者与闫玉新先生一同赴谭坊镇南魏家庙村采访,拜访了赵文秀烈士的侄孙赵延苓先生夫妇和曾侄孙赵新店夫妇,参观了赵文秀烈士故居,收获颇丰,受教极大。
赵文秀烈士故居位于南魏家庙村青少年街35号,大门两进,高大挺拔,屋檐高翘,青砖青瓦,雕饰颇多,典型的明末清初北方特色门楼建筑风格;只有屋脊部分略有残损,为防渗漏,以石棉瓦覆盖。主房三间,保存完好,也是青砖青瓦,古韵十足,尤以前脸上部突出的三层木质厦檐,无声地诉说着房子主人过去的富足。
赵新店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精心保存的与赵文秀烈士有关的几件物品:一是烈士用过的墨盒和砚台;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共山东省益都县委党史办公室邮寄给赵文秀侄子赵大富的信封;三是《赵文秀同志传略》;四是赵文秀读过的书。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永久感动;总有一种情怀,让我们永远景仰。雨花英烈牺牲时大都非常年轻,平均年龄不满30岁,赵文秀烈士仅仅23岁,而最小的只有16岁;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知识、有担当,赵文秀烈士先后在益都县立东关高等小学、山东省立第十中学求学,学习成绩优异,是“学霸”级的人物;他们大都家境殷实,不是为了讨生活而参加革命,而是为了理想和信念。赵文秀烈士曾对同村同学王献忠说过:“一旦我们的事业成功,天下人之幸福也,你我之幸福也。”这是怎样的初心,这是何等的境界!他们本可以过上优裕的生活,却不畏艰难险阻,毅然投身革命,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为了追求崇高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真正心怀国之大者、有家国情怀的时代先锋!
缅怀先烈功绩,告慰先烈英灵。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2021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谨以此文,纪念青州籍雨花台烈士赵文秀就义94周年,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潘广珠)
《赵文秀日记》封面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