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城关帝庙俗称北大庙,原坐于旗城东北隅,为旗城最大的庙宇。山门坐北面南,庙台拾级而上,庙之台基高达丈余,与城墙持平并连为一体,其建筑为一色的黄琉璃瓦。从城外瞭望,好似一座立于城堞之上的宫廷建筑,气势极为壮观。山门两侧有钟、鼓二楼,进山门迎面便是关帝大殿,檐下悬“义高千古”大匾。殿内庙台甚高,居中塑关羽坐像。红面长髯,丹凤眼,卧蚕眉,一手持卷,一手捋髯,坐观春秋状,关平周仓侍列两旁。正殿悬挂楹联一副:“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时时不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处处无愧青天”。大殿前两侧各有东西配殿,配殿内塑着赤、黄二匹战马等,整座建筑规模显著,气势恢宏。
满族为什么崇拜关帝呢?清人王嵩儒在他的满文译本《三国演义》中写道:“本朝为入关之先,以翻译《三国演义》为兵略,故其崇拜关羽。其后,有关羽显灵卫驾之说,上屡加封号,庙祀遂遍天下。”顺治九年(1652),福临皇帝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以后规定每年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又规定各省关帝庙为一岁三祭,用太牢。由此而知,旗城关帝庙所以建的如此恢宏,这可能就是原因所在吧。
据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大事记》载:“咸丰十一年春二月,皖匪犯县境,乡团及驻防军御之不克,匪杀掠而东。秋八月,复由县境西去……”北城出兵淄河迎击,大败。当夜,捻军数万人浩浩荡荡从城北大道上过境,旗城守军极度恐慌,紧闭四门,怕捻军攻城。令人意外的是,捻军两次过境却都没攻城,由此便附会出一个传说,捻军趁淄河大捷,原想夜间攻打北城,因见城堞之上灯火通明,有一红脸大汉,手持青龙堰月大刀立于城头,长须飘洒,杀气腾腾,故而未敢攻城。次日,有人见北大庙(关帝庙)庙门大开,见关平所牵的战马混身汗渍。于是,人们纷纷传说,这是关老爷显圣,救了全城百姓的性命。
关于该庙的拆毁时间,据旗城李凤琪老人回忆,他幼时常到庙里玩耍,还经常在门前台阶两侧的石板上打滑遛,那时,庙之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具体毁圯时间当在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至1948年间的南北城拉锯战。至建国前夕,该庙便毁之不存。 (有令衡)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