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的山东老乡、
青州市原作协主席、著名诗人
孙瑞的推荐,青年女诗人
李源将她最近将要出版的爱情诗集原稿发到我的微信上,请我写序。我粗略浏览几首,被诗的真情所打动,便欣然命笔。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爱情诗不仅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是源远流长。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著名女诗人萨福写的抒情诗篇,多是爱情诗;公元前五世纪孔子编选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压卷之作“关雎”,就是爱情诗。可见爱情诗的地位是多么显赫。
什么叫爱情诗?众说纷纭.我纵观古今中外的爱情诗篇,以及自己写爱情诗的体会,得出的结论是:异性美的吸引是爱情诗创作汲之不尽的源泉,为真爱而涌流的心灵之歌是最美的爱情诗篇。
纵览李源的100多首爱情诗,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三:
首先,是情真意切,以情动人。爱情诗不能作假,虚情假意,写不好爱情诗。真正的爱情诗,是真情的流露,是心灵的歌哭。获得爱情时,欢喜歌唱,失去爱情时,悲伤痛苦。李源的爱情诗就是写她在爱情生活中的生命体验、真切感受。并采取直抒胸臆的创作手法,将自己的感想和盘托出,呈现给读者,有时如山间小溪汩汩流淌,有时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直抵读者心窝。
在“青春归宿”一诗中,抒情主人公在找到心上人时,难掩喜悦之情:“去年的夏天/是你把我带走了/带着我的任性/带着我的痴狂/我不知要到哪里去/但我放心/因为你是勇士/阻风/也挡雨/我也同样牵起你的衣角/从此/孤单的日子不再害怕。”在《雨后的心情》中,作者将享受爱的幸福,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执念》一诗中,作者将放不下的思念,反复直抒:“你是我的执念/爱得遍体鳞伤/却没有一丝抱怨……”“你是我的执念/分手了多年/还是想回到你身边”。
在享受爱情的同时,作者也将失恋的痛苦,作了痛彻心脾、毫无掩饰的表白。对离别中的忧伤也作同样的表达,如在《别后的心情》一诗中,作者这样写道:“总以为分手以后/可以洒脱地退场/当它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可心情/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平静……”“总以为分手以后/偶然地邂逅很平淡/可为什么/转过身,心依然酸楚/相爱的点滴瞬间把我包围……”而在《送别》一诗中,不仅真情感人而且以高尚的人品感人:“听说你要远行/我怕我的眼泪/会牵绊你的行程/只想你记住我灿烂的笑脸/开在你寂寞的午夜/芬芳着你的梦”抒情主人公怕离别的忧伤会造成心上人的痛苦,忍着眼泪,强作笑颜,以安慰心上人。这真是心里再苦,脸上也要挂着甜……这不就是爱的奉献吗?
第二,以鲜明生动的意象感染人。所谓意象就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远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它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具有鲜明而生动的意象的语言,才能突显诗的形象性。所谓诗的形象美,就是指诗的意象美。具有意象美的诗歌,不是以情动人,而是以形象感染人。李源仿佛深谙此道,她的诗语常常有鲜明生动的意象,比较准确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如在《苦役》一诗中,作者将“思念如粉碎的玻璃片/让我的心留下划伤的痕迹/……”在《追问》一诗中,作者追问“是谁的名字/如一把生锈的镰刀/割的心生疼生疼。”而在《等》一诗中,最后一节这样写道:“最终你没有来/诺言像秋天熟透的柿子/看似一团火/吃起来心里却凉凉的。”
以上三首诗中,分别出现的“玻璃片”“生锈的镰刀”“熟透的柿子”,显然都不是现实中抽象的物象,而是倾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心象,变成了具有质感、可以触摸的意象,从而加深了读者的印象,达到以形象感染人的目的。在《你是》一诗中,作者写道:“你是心灵的瀑布/豪情万丈/谱成世间名曲/荡涤疲惫和焦躁;”。“你是梦中的昙花/绽放一次/就作了爱的背景/终生悬挂在我的心室。”。“你是爱的绿藤/沿着你的声音/蜿蜒而上的幸福/将我融化。”其中的意象“瀑布”“昙花”“绿藤”都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生活的美好赞叹!
其三,采用“复沓”等修辞方法,不断深化自己的思想感情。
所谓“复沓”通俗地说,就是段落排比,即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思相关的段落排列起来。这一艺术手法的运用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给人以回肠荡气、一唱三叹之感!
在《该不是》这首诗中,第一节前面两句“该不是把所有的忧伤/都写进梦的回眸……”第二节前面两句:“该不是把所有的哀伤/都写进浓浓的酒”第三节前面两句:“该不是把所有的困惑/都付之潺潺清流……”这是曲型的诗句与诗句之间改换少数词语,而重复出现的修辞手法。而在《挚爱》一诗中,三个小节,每一节的开头都用了“我把心捧给你”。同一个诗句重复了三次。无论是句子与句子之间改换少数词语的重复,还是相同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重复,都是“复沓”修辞的巧妙运用,对于直抒胸臆的诗作,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正像击岸浪一样,将大海胸中起伏的情感化作波浪,一浪又一浪地向着岩岸撞击,击起冲天的浪花,发出迷人的色彩,爆出震耳的轰鸣……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作者除了采取“复沓”这一艺术形式外,还采用了“象征”暗示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如《藤与树》表达了男女之间恩爱偕老的缠绵之情;在《孤雁》中则表达了失恋、孤苦伶仃的情怀。这种手法有“思而得之”的含蓄美。
在看到李源诗歌创作成绩的同时,我也看到她的不足之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表达思想感情时,采用了赋、比、兴三种手法。直说,铺陈为“赋”。李源的诗用赋较多,比、兴手法以及其他的写诗技巧、修辞方法用的太少,这样整部诗集显得有些单调。李源刚过不惑之年,正是处于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我真诚的希望李源能更上层楼,成为山东诗坛上的后起之秀。
2020年4月10日 于杭州吴山居
董培伦:山东诸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解放军海军某部新闻干事,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浙江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著名诗人。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