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一词,对于从事诗词创作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也并不是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感受得很真切、认识得很清楚的。就笔者的诗词创作而言,对此就经历了一个由模糊不清到逐步认识、又不断理解及其自觉运用的过程。
刚开始写作的青少年时期,从有关文章中看到所谓灵感的词语,那时并不是真正认识和理解的。而随着创作实践的不断增多,随着对诗词创作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笔者对创作灵感的感受才越来越明晰起来。真正感受到,灵感确如一个飘忽不定的精灵,忽而隐藏,忽而闪现,有时寻而不见,而有时却不期而遇。
灵感对于诗词创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灵感是点燃诗词创作的火花。如果没有灵感,就难能写出好诗词。
为了说明问题,诗者以《为台湾退役老兵作》这首七律的创作为例,来说一说诗创作从灵感的闪现和迸发,到灵感的扑捉和延伸,一直到曼吟修改直至最后成诗的整个过程。
2001年秋后,笔者从《中华诗词》第5期上看到《“桥山杯”黄帝陵诗词楹联大赛征稿启事》和关于《黄帝陵名胜古迹简介》以后,立刻产生了创作诗词以参赛的强烈愿望,于是就有意搜集和阅读起相关资料来。诗者在浏览众多资料的时候,陕西省《书海》编辑部寄来了2001年第5期《书海》杂志(因笔者在上面发表过评论范仲淹重视教育的文章),便迫不及待地翻览阅读起来,上面何惠昂同志有一篇文章突然闯入我的眼帘。这篇文章标题是《宏扬中华文化 促进祖国统一——〈黄帝与中华文化〉读后》,笔者一见,如获至宝,便急忙仔细地阅读起来。该文中有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文中是这样写的:
“1988年1月16日,台湾‘外省人返乡促进会’组织的第一个由退役老兵组成的‘返乡探亲团’,踏上了离别40年的故土,这些远离祖国母亲的游子把特地从宝岛台湾带来的一瓶日月潭的水、两包泥土撒在黄帝陵坟墓上,又供上了绿叶碧翠的槟榔和鲜嫩的凤梨,燃起了蜡烛和香纸,向始祖庄重告白:‘远在台湾的炎黄子孙终于回来了’!”……
就在这时,灵感飘然而至,脑际萦绕回旋,火光点燃,即高兴地吟出了“一瓶日月潭中水”的诗句。
因灵感火花的点燃从而形成诗句以后,创作情绪高涨,形象思维飞扬,继而生发扩展,便吟成了《为台湾退役老兵作》这首七律的初稿。后来笔者琢磨,吟诗的字面之意:“吟”者,谐音“洇”也。由灵感的火花而形成的诗句就如同墨点儿一样,“啪”地滴在宣纸上,于是慢慢地洇出,慢慢地扩展,有如诗的形成,由灵感而成辞,而后成句,再后成联儿,最后成篇。对于这首七律,后又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润色,最后终于写成。这首七律诗为:
家园少别泪常倾,岁月无情催老兵。
台岛绵绵思故土,桥山恋恋叩黄陵。
一瓶日月潭中水,满腹轩辕坟上情。
唯愿梅开三度日,冰消百蕾绽春明。
这首七律因为黄陵的“陵”字难能以其他字代替,所以只能放宽用了词韵。此诗经过反复修改后,便寄到了征赛单位。
后来,这首七律在21000多件诗词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三等奖,并且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大赛组委会成员之一、办公室主任程良宝在发奖大会上的报告中这样讲:
“应该特别一提的是:获得三等奖的七言律诗《为台湾退役老兵作》,的确是一首具有真情实感的好诗。”报告引述全诗以后又强调说:“诗中字字句句都包含着对大陆故土和始祖轩辕的无限深情,很能扣人心弦。”这首七律被编辑到《世纪龙吟》一书,此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出版发行。
行文至此,我们再来领会一下人们解释灵感的某些名言,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艾青在《诗论·美学》中写道:“灵感是诗的受孕。”这个比喻非常贴切。没有受孕的女人,不能生产婴儿;缺乏灵感的人,难能创作出好的诗歌。还有人说:“灵感不过是苦役中的花朵。”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可以这么说,灵感的产生,是以诗人长期生活积累为前提的,是诗人的社会实践、并经过苦思冥索而油然而形成的产物。因此,我们要不断深入生活,并刻苦学习和动脑,才能获取灵感,才能创作出好的诗歌来。
“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说。
一个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人,一个善于思考勤于吟诗的人,灵感是可以随时闪现的。一次谈话,一个场面,一段文字,一个景物等等,都可以引发灵感。例如,有人说他的父亲钓一天鱼,最后还是放生,于是灵感油然而生,便写成《钓翁放生》的诗。
钓翁放生
青山绿水小桥东,杨柳轻纱笼钓翁。
臂舞杆挑朝日起,篓倾涟荡夕阳红。
一次两人交谈,说某干部到外地挂职,绕道远游,于是灵感产生,便有了《某挂职者》的讽刺诗。
某挂职者
延安挂职学传统,绕道边疆万里程。
“南亚未游吾逊色”,小巫犹羡大巫行。
一次湖边散步,见戴胜展冠草坪,随意跳动,任凭小姑娘拍摄视频,于是灵感形成而吟成《戴胜》诗一首。
戴 胜
头顶如花湖水滨,翩然起舞近游人。
信知鸟类多灵性,一任姑娘拍视频。
所以,为诗者一定要注重扑捉灵感,继而曼咏成诗。有的诗人说:没有灵感绝不硬写。已故大诗家臧克家在《京华练笔三十年》中说:“生活枯竭,灵感不来,虽然有诗,但好的不多。”这是经验之谈,我们要认真学习体味。 (张景孔)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