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河,是弥河在
青州境内东来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灵山北麓,一路西北流,在状元村东北注入弥河,流长13.2千米。
洗耳河名字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尧王晚年遍游各地,访贤纳士,打算把帝位让给贤人。许由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人,一天他和尧王在这条小河上相遇,尧王要把帝位让给他,许由听了以后,赶紧用河水洗耳朵,怕让其出仕作官而沾污了贤名。
这时,巢父正在河边放牛,问许由为啥洗耳朵,许由把尧王让贤的事儿说了一遍,巢父听完,就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许由感到奇怪,巢父说:“你洗耳脏了河水,我哪能再饮牛。”从此,这条河就叫洗耳河了。
历史上的洗耳河,常遇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曾多次决口淹没良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次疏浚,加宽河道,加固河堤,修筑水库,遂造福百姓、润泽万方。
洗耳河
洗耳河发源地灵山,位于
青州境东南部,海拔330.5米,方圆3平方千米。山南坡属临朐县境。据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晏子春秋》云:齐大旱,景公欲祀灵山,晏子曰:“灵山以石为身,草木为毛发,天将不雨,发将焦枯,身将爇,独不欲雨乎!祀之何益?”盖此山也。
洗耳河源出灵山北麓时家村南的一处泉眼,北流成溪,渐成佳景,后人截流在村后修成一座时家水库,水映村秀,富甲一方。抗日战争时期时家村一度曾为民国益都县政府临时驻地。河道北流至泥河店村(旧名洱河店),村东有一古石桥,名博济桥,横跨东西,为旧时连接安丘至青州古道,乃州县通衢。
洗耳河过泥河店村东,继续北流,过南寨村西后,掉头西去,经解家庄村前、平安寨村后,在平安寨村西纳荆沟南来之水。
平安寨又名荆沟寨,史载清朝末年,为防捻军过境袭扰,周边32个村庄在此集资修建围墙、筑堡其中,寇数次攻堡不得入,遂去。后易名平安寨。
1965年10月在平安寨村西北二水汇合处,建成平安寨水库,总库容为21.93万立方米,为一座集防洪、灌溉于一体的小(二)型水库。
洗耳河出平安寨水库,北流,过102省道,经山前石村西,来到香山之前,纳香山东来溪水,向西蹒跚而去。
香山
香山,古名“山其”,西距青州城22.5千米,谭坊镇中部。山其山之名源自《诗经》,相传商朝山其子东奔,曾流连于此山,故名。晋代左思《齐都赋》称之为山其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之山其山。明嘉靖《青州府志》载:“城东四十五里为香山,《齐乘》所谓山其山是也。郡境诸山,多在西南,东郊平原百余里有香山者,童然孤峙,康浪发其南,尧水迳其东,古之山其山也。”《元和志》作箕山。元代因香火旺盛,始名香山。
香山海拔189米,方圆2.5平方千米。山体为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天然山体。根据临朐矽藻土矿出土生物化石推测,这座火山遗址形成年代大约在1800万年前,其山石呈淡蓝色,石质坚硬,击之悦耳。
香山历史文化深厚。史载,远古时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曾避居于箕山,著书立说,繁衍子孙,建设城池,始有益都。
山上原有天齐、炉姑、麦姑等庙宇,民国初年,土匪盘踞,1916年被附近农民焚毁。铜铸元始天尊神像迁于郑母,后收藏于青州市博物馆。董思恭所书“海岱中峙”庙匾流落大十亩田村。
香山一向为秃山,山坡遍布野荆,每年6月荆花开放,花期持续两个月,是为优质蜜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搞植树造林,郁郁葱葱的槐树林、松林、果园,已经形成独具风采的山地森林景观。如今的香山观海、香山汉墓等新景点,名声鹊起。
进香山庄园大门(东门),新修盘山路可直达山腰停车场。弃车步行,拾级而上,可达山顶“观海亭”。
站在观海亭,俯瞰香山全貌,山岭逶迤、三峰拱卫,呈半圆形环绕,势若巨龙回首,呈三面高中间低的地貌形态;远眺,弥河如练、远山如黛,令人心广神怡;俯瞰,十万亩良田、建成十万亩塑料大棚,犹如一片瀚海。
香山汉墓位于山阴,西北峰脚下,青州市文物部门立有“香山汉墓”石碑。墓高10余米,方基30余米,呈履斗状。南依香山,北为阶梯状上收。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景点,每年接待来自全国数十万计游客前来游览观光。
20世纪60年代,在山前李村西南洗耳河拐弯处修建群力水库,总库容6.3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4.7平方千米。
洗耳河出群力水库向西,河水之阳,有明代状元赵秉忠谕葬墓。史载赵秉忠蒙冤而逝,崇祯年间为其平反,追赠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赐祭葬于此。
洗耳河自香山前西去一段水流平缓,婀娜多姿。清澈的河水里,生长着一种河蚌,个头比拇指甲盖稍大一点儿,藏在细细的河沙中,白底色、暗黑白花纹,徒手或者用木棒等简单工具就能挖到,带回家放在水中很具观赏性;鱼有小静鱼、麦溜子、沙里趴等,自由自在地在浅水里游曳;在河岸的崖畔上还可以挖到螃蟹……
夏季里,河水变深,河湾变得有些神秘莫测,据说深水里除了鱼虾还有鳖,大的鳖有饼鏊子那么大。事情虽为传言,沿河的龙泉沿村有一个外号“鳖精”的老汉却是事实,据说他在岸上隔着水能看到鳖的活动,他手持一柄铁叉,飞叉叉鳖是他的一门儿绝活。
洗耳河水为什么这么清澈、长流不息呢?据说,洗耳河有一个宋朝皇帝赵匡胤御封它“铜帮铁底”的故事。
却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打天下时,东征路过青州,人困马乏。这时他的战马连叫了三声。赵匡胤知道战马的意思,这是它口渴了,可附近又没有水源。于是赵匡胤命令部下寻找水源。过了半天,部下回来禀报说:“大帅,此处向东二十里有一条河,名叫弥河,河水清清,正好饮马。”赵匡胤听了十分高兴,率同部下向弥河奔去。到达弥河后,赵匡胤的战马便低头痛饮起来。书中交代:赵匡胤的战马可不是一般的战马,而是一匹宝马良驹。一会儿就把弥河水喝干了。抬起头又嘶鸣了三声,意思是还没有喝足。赵匡胤又令人继续寻找水源,大约走了二三里路就来到了洗耳河。只见那洗耳河两岸陡峭、垂柳依依,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宝马欣喜落狂,低头痛饮起来。不管宝马如何豪饮,洗耳河河水有增无减。赵匡胤见此情形,心中不胜欢喜,心想,这真是一条宝河,将来凯旋回师一定要加封这条河。
公元960年,赵匡胤荡平群雄,做了皇帝。一日夜晚,他偶得一梦,只见从一条小河中走出一位翩翩少女,来到他面前深施一礼,口吐珠玑,说:“尊敬的陛下,祝贺您荣登宝座、一统天下,听说您就要分封大臣了,不要把您当年加封洗耳河的诺言忘了啊。”说完,飘然而去。赵匡胤一觉醒来,恍然大悟,想起了当年东征路过青州,许诺加封洗耳河一事,随即提起御笔写下了“铜帮铁底洗耳河”七个大字的手谕,颁布天下。从此,洗耳河永不干涸,终年不竭。
洗耳河流经龙泉沿村,河北有一处颇具规模的谕葬墓。有石人、石羊、石虎等排列两旁,是为神路,尽头有雕龙碑高高耸立,松涛阵阵,蔚为壮观。其中雕龙碑上的碑文有一句“北依金沙山,南傍洗耳河”的文字,是为元代将军董进墓,当地著名“四大谕葬”之一。
香山汉墓马俑
谕葬墓中的石人,有一尊脸上的颜色为铁红色,似被刮,由此却衍生出一个传说故事,说陵地里的石人常年累月站在野地里很是寂寞,有一天晚上,石人们相约去前面不远处的洗耳河洗浴,归途中路过一村,见一妇人正在摊煎饼,其中一石人顿生凡念,欲谋不轨,妇人正忙活着营生呢,忽听身后有动静,急忙拿起铁勺轮击,不想正中石人脸堂,刮掉了一层皮,流血不止,后来这个石人就成红脸了。
洗耳河经过一段平缓的徜徉,来到四楼村后、西何村东,在这里与南来的康浪河汇合,掉头北去。
康浪河,发源于灵山西麓,北流经韩家村、张石岭村、西郝村、姜家沟村、丁夏许村、庄家庙村、宫家村、辛庄村,在郑母村前掉头西流,经郑母村西再西北流,经任家庄村东过102省道,在西何村与洗耳河交汇,流长8千米。
20世纪60年代,在康浪河上建有庄庙、宫家、辛庄等小(二)型水库。
有人说康浪河就是当年“齐桓公峱山纳贤”中的康浪水,想来实非等闲之河。
康浪河与洗耳河,一条于郑母村前,一条于郑母村后,形成环绕之势,造成了郑母村两河相绕的地理优势,筑就了郑母村这一块风水宝地,历史上郑母一村出了两名状元、四大名人……
风水之说当然不足为凭,客观地说,但凡河流冲积平原都是美丽富饶的地方,经济发展了,又必然会促进文化繁荣。
两水汇合后的洗耳河一路奔腾向北,经袁路村、东赵村,流一里许,过花都大道,再经石桥村,在状元桥村东北被西来的弥河拥入怀抱,然后携手向北,奔向大海。
状元桥(闫星年1980年摄)
状元桥村,因状元赵秉忠修桥的故事而得名。
却说明朝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回乡探亲,从京城一路来到弥河边,眼看离家乡不远,命人收起仪仗,打扮成平民,只带着几个随员,向弥河走来。
走到弥河东岸时,见河东洗耳河旁站着很多人,向河中看着什么,他朝前紧走几步,只见有一根很长的木棒,架在河上,赵状元心里一惊:这难道就是渡桥?真悬哪!这时候一阵哭声传来:“我的儿呀,你撇下我这老婆子不管了,我可怎么活呀……”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带有个财主叫汪子才,为了让他的渡船多挣钱,拆了原桥,放上了这条独木棒,第一个走的人,就掉到河里淹死了,他娘正抱着儿子的尸体大哭!赵状元很气愤,就安慰老婆婆:“老人家,别哭坏了身子,明天我找人来修桥。”周围的人听后一惊,问道:“你是谁呀?”“我叫赵秉忠。”众人听了连忙跪倒磕头,说:“小民有眼不识泰山,多谢状元老爷!”“起来,快请起来,明天我就找人来修桥!”“多谢大人!”
赵状元回到家,当天就安排修桥的事。第二天一早家人来报:“财主汪子才求见。”赵状元一愣,吩咐让他进来。只见汪子才挪动着肥胖的身子,走向前来,跪下磕头参拜,赵状元说:“请起,”接着吩咐看座,又问他有什么事。汪子才凑到状元面前,压低声音说:“大人,我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不必客气,请讲无妨。”“我听说大人要修桥,我看还是不劳状元费心,只要你答应不修桥,我汪子才有重礼相送。”说着他随手取出一个红纸包,双手捧到赵状元面前,“这一百两黄金你先留下,往后还有重谢。”赵状元一听,猛地站起来,一拍桌子:“桥,一定要修,金子我可不要。”汪子才吓得脸色由红变白,灰溜溜地走了。
第三天,赵秉忠派人来建桥,百姓们非常感激,都放下家里的活,忙着来帮工,人多心齐,不长时间,一座石桥建起来了,后人为了纪念赵状元,就把石桥起名状元桥,村子也更名为状元桥村。四百多年过去了,由于年代久远,原桥早已改建,而“状元桥”的村名一直叫到如今。
溯源洗耳河,它不但环境优美、水源丰沛、故事多多,而且物产丰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治理成效明显,中游河段修建小型水库塘坝4座,改善了流域内农作物灌溉条件,使域内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发展成为著名的状元故里、瓜菜名镇、林果之乡。 (房永江)
(作者系青州市人,男,退休干部,青州市政协文史特邀员,青州市五老志愿者,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会员,青州市作协理事,潍坊市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文史作品100余万字,在正式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余万字。)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