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2年,岳飞(1103年—1142年)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首《小重山》一改壮怀激烈的豪放风格,含蓄委婉还有些情绪消沉:故乡难回,大志难伸,仰天长啸的岳鹏举,多少苍凉与悲壮!居安思危是文人的事,战事来临是武人的事,举目整个朝廷,宋朝是文人天下,武人势微,纵然弹断琴弦,也是激不起回响。39岁的武穆,一生戎马倥偬,慷慨横槊赋词,没有等到他的知音,那可施展自己满腔抱负的好君王,带着满腹的疑惑与悲愤,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字,就熄灭在风波亭里。从此,中原父老再也望不到王师的旗帜。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写下了著名的《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和岳飞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样豪情万丈又忧国忧民。她与岳飞的心事里,都饱含着对家国的热爱,即使是消沉也是爱得深沉。
岳飞与李清照,一个挥师北上,未收拾山河完毕身已死;一个是在
青州隐居,后战乱漂泊无定。岳飞出生时,李清照新婚,岳飞牺牲后,李清照一个人还在世上孤独生活了13年。李清照见证了抗金战争,她内心有着对收复祖国河山的渴望,同样,她也见证了中流砥柱的代表人物岳飞辉煌的一生。
岳飞20岁从军,一直在征战与挥师北上之中。他率领岳家军浴血奋战,金兵闻风丧胆。岳飞第一次正式北伐战绩如雷贯耳之时已经34岁,在收复荆襄六郡、坐镇鄂州以后,也就是公元1135年,赵明诚(1081年—1129年)已去世六年,他俩虽同朝为官,却不曾谋面。李清照的诗词脍炙人口;岳飞,精忠报国,打下无数经典战例,他是全民心中的战神,相互知名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李清照见到岳飞的可能性却不大。
建康应是李清照与岳飞最好的缘份。杜充在前线执行南撤计划,赵构放弃开封府,向建康撤退。两淮一带陷落,建康又成了前沿阵地。赵明诚临阵脱逃被罢官,不久重新启用,移官湖州,只是他未赴任就病逝于建康。岳飞7月收复建康,李清照2月已经离开。岳飞第四次率军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如果不是李清照带着最后一点珍品随皇家队伍一路南逃,而是北上,他俩估计能遇上。
宋金《绍兴和议》在岳飞不在后签定了,外强肆意欺压,玉京繁华难再!历史上最具有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俗与大雅、最适合生活的朝代,在朝代后期,也就是李清照生活的年代,却满布颠沛流离、困苦艰难。
岳飞击退金兵,宋高宗定都临安。岳飞在绍兴六年(1136年)二月、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和绍兴九年(1139年)十月,曾奉诏入朝,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被任命为枢密副使,至十月被关入大理寺大牢,绍兴十二年(1142年)一月遇害。绍兴五年(1135年)5月起,李清照基本上是在临安忧伤悲寂,能度过余生就不错,自然不会去无端大谈家国情怀。这段时间,两人同在一座城。
历史,不谈如果。我还是异想天开:李清照遇上了岳飞。
李清照有着绝世之才华、雄健之气概、宽阔之心胸,她有女子的嫣然娇媚,又不乏男子的刚爽横直。她写《打马赋》,按照规则、格局和图谱,用“马”来排兵布阵、过关袭敌,并记录分数来赌输赢。对应到北宋末年战争的情况,这位婉约派词人,写的不仅仅是离愁别绪,还不乏军事政治的极高见解。岳飞为最杰出的民族英雄,抗金统帅,他重视人民的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他在完颜兀术攻宋后,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离开封只有45里的朱仙镇。如果他们遇上了,这一遇,当浮三大白,叹人生一场好造化!
酒中看赋,“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典中见喻,典中见论,典中见刺,借“打马”而呼号抗敌。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这和岳飞反对投降的思想共鸣。岳飞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这一遇,两两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得遇知音当狂当歌!
目睹国破家亡“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里殚精竭虑,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了两人强烈的爱国情感,一样的才华卓越、学识渊博,更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岳飞全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数千言”,试图阻止朝廷南迁。这一遇,一文一武一唱一和,悲歌当哭,金戈铁马唱和起一身热血!
他们一个以诗明志作赋抒怀,一个为国家身先士卒恢复故土一生奔赴在战场;一个写就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实在是压倒须眉,一个身经百战让敌闻风丧胆;一个望乡爱国,豪气干云,一个慷慨激昂,令我中华志士血脉贲张。他们政见相似,后人夏承焘有诗认为“易安心事岳王知”。这一遇,余生重新开始。桐花万里路!
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动乱,她的词有时代风云和色彩,婉约之外有豪放。岳飞其词数量虽少,但皆属中国古典诗词之精品而传世。《满江红》词慷慨激昂,令我中华志士千秋吟诵,偏生还有委婉之作:“昨夜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细品他们各自有别的豪放情怀风格,两两在词中也都有一片柔情世界。谋事,又都知兵不在多,关键要在心里运筹帷幄,制定战略战术,因时制宜,还要随机应变。两人是何其相似!词见心通,这一遇,志同道合。
精忠报国的岳飞,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太多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继续向前发展。李清照一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不止于一怀愁绪,她的心灵深处,总是冒着抗争的火花和对理想的呼喊。这一遇,两人惺惺相惜,且去并肩作战!
拿起笔杆的岳飞,“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过少未全酬。丹心似石凭谁诉,空自游魂遍九州。”他是寂寞的英雄,文采横溢,儒将风范,满腔抱负。李清照一首雄浑奔放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宁死不屈来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对宋王朝的愤恨表达得痛快淋漓。李清照忠于自己的灵魂,忠于自己的家国。这时候遇上,真正的诗与远方,一起豪情万丈,都不用借琴弦,就抒发着心中翻天倒海的呼喊。
岳飞以骄人的战绩,一生征战数百场,在前线英勇抗金,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孤立无援被迫班师。当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其长子岳云、其部将张宪一起就义时,那个有着同样家国情怀的李清照,威武不能屈的李清照,这一遇,大约会追随武穆而去,武穆就不必一生伤痛郁郁不得志到无人敢和。岳飞的一腔忠贞和豪情,遇上了李清照的婉约与铮铮,定会激发出绕指的温情,红袖添香,夜半诗话,晨起剑舞……
是历史的巧合吗,武穆在平反之后,葬在江南。终究是同一片天空下,高山流水得一知音,击鼓当歌!
有那么一瞬,一刹那时空中飘忽而过的音容,豪爽的快意流云游动。那些纵横驰骋的气息,武穆与三瘦,布服水袖,鼓角铮鸣,至流转,至微微。 (黎乐)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