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巅向北俯瞰,是碧绿葱茏的凤凰山,“凤凰翩翩”尽收眼底:中间一座南北连绵的山脊,为凤鸟脊背,东西两座低矮的山丘为凤鸟翅膀,展翅欲飞,神韵悠长。凤凰山脚下,坐落着东夷文化标志园。
远古时代,中国大地散居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居住东方的被称为东夷。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是炎、黄、夷三大部族。考古发现证明,在诸多远古部族之中,东夷的发展水平最高,力量也最强。东夷部族以凤鸟为图腾,最早过渡到农业社会,最早发明陶器,最早使用铁,且青铜器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东夷文化标志园,展示着远古
青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进入东夷文化标志园,大门碑牌后有一段文字,说明古代
青州在东夷文明中的地位:
东夷文化,是中国东部沿海土著居民在七千年到三千年前创造的灿烂文化,是多民族、多地区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古代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东夷文化代表了当时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对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夷文化,以山东为中心,北起辽东半岛,南到长江流域,东自沿海,西到河南东部。古代青州,为《禹贡》九州之一,是东夷重要部族堣夷、莱夷的主要活动区域,为“东夷之都”。东夷文化在青州地区源远流长,培育发展了丰厚的青州文化和齐鲁文化。
“东夷之都”,这是对青州远古文明的最好概括。
文化园的主雕塑为一夷人,坐落于园区中央,高15米。夷人挺拔高耸,左手携弓,右手持箭,双目炯炯有神,巡视蓝天,仿佛寻找翱翔的雄鹰。东夷的“夷”字,按造字法,为“人”负“弓”合成,表示东夷人是善于射箭的部族。夷人背后是灿烂的太阳,光芒四射;脚下有太昊发明的八卦图,寓意东夷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说,东夷最早的首领为太昊,又名伏羲,发明了八卦理论。后来,东夷人又被战神蚩尤领导。神话里的蚩尤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耳上生毛硬如剑戟,吃沙石,能呼风唤雨,十分凶悍善斗,多次把炎帝部族打败。炎帝只好与黄帝结盟,与蚩尤大战于涿鹿,战争非常激烈,最后以蚩尤失败告终,自此东夷部落逐渐与炎黄部落融合。
但是,东夷文化继续发展,继后的首领称作少昊。少昊继续以凤鸟作为部落的图腾,并与散居于山东各地的东夷部族结成牢固的联盟。唐代古籍《元和郡县志》称:青州乃“古少昊氏之墟”,换句话说:少昊部落联盟主要活动在青州一代。
少昊部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职官制度,设置有25种官职,而且,这些官职均用鸟来命名。文化园建有24图腾柱:纵列于中轴线两侧,每侧12柱,高10米,顶端设置各种姿态的凤鸟,柱身雕刻纹饰,与主题雕塑高度相适应,形成“百鸟朝凤”的景观效果。
24职官图腾柱
少昊的执掌刑狱的官是爽鸠氏的首领,爽鸠氏就住在青州城区一带。爽鸠,是一种凶猛的老鹰,它作为部落的图腾,说明青州先民有着强悍勇猛而又崇尚自由的文化传统,少昊用爽鸠氏首领做司寇,看重的就是爽鸠氏威猛而又公正的部落精神,可谓知人善任。
近年来,青州的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许多珍贵文物。出土文物中,有陶罐、陶壶等,但最多的是鸟形的陶鬶。把陶鬹做成鸟形,这也证明东夷族以凤鸟为图腾。
图腾崇拜,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原始部族的一种古老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崇拜把本氏族的产生,同某种动物或植物联系起来,将它看作自己氏族的祖先、保护神和标志。鸟形陶鬶正是东夷文化的生动体现。
陶鬶,是一种陶制容器,被古代先民用来盛水或酒等液体。青州出土的鸟形陶鬶,数量众多,而又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其中尤以在青州口埠镇赵铺村出土的鸟形鬶和城西南瀑水涧出土的“冲天流鬶”最为精美。
赵铺出土的鸟形鬶高24厘米,口径9厘米,为斜流、矮粗颈、圆裆,夹砂红陶制作,上施白色陶衣,两侧各有一圆形镂孔,恰似鸟的两只眼睛。瀑水涧“冲天流”陶鬶,有长而且宽的鸟嘴状流,瓶颈粗大,与瓶腹连为一体,瓶把为绳状,瓶足为三个大袋,好似三个极为丰满的乳房,而成为一个挺胸扬首、举止傲慢的大鸟形象,所以被命名为“冲天流陶鬶”。这件陶鬶保存极为完整,无一点破损,是国家一级文物,无价之宝。
文字的创制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最早的文字,当是东夷人的创造。古书中曾有“少昊始作书契”的说法。但古代普遍认为,仓颉是文字的发明者,而仓颉就是东夷人。《金陵新志》载,周初在北海寿光发现仓颉墓。元郑杓《衍极》云:“北海亦有仓颉藏书台。”唐代曾在寿光建仓颉墓院,后又建祠。寿光自古以来奉祀仓颉,历代文人,多有诗文凭吊。
文化园内有文字路,将古代文字向人们展示。
发达的东夷文化,也在青州留下了许多关于东夷先人美好的神话传说。文化园内建有浮雕墙,展示了这些传说的神奇内容。
浮雕墙共有8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涿鹿大战等,众人皆知;另外还有发生在青州的传说,如尧王借地、许由洗耳、伯益隐居等。特别是伯益隐居,对青州文化影响巨大。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伯益协助大禹治水,功劳卓著,大禹就准备传位于他,但伯益却主动让位于大禹的儿子启,自己则“避居箕山之阳”。箕山在哪里?史学家们众说纷纭,其中的一种说法认为,箕山就在青州。
今青州市境内的香山,古代也称箕山、琪山。相传尧曾东巡到过此地,古代贤士许由为逃避尧帝让位也曾经隐居于此。山的东侧有尧河,西侧有洗耳河,洗耳河即是先贤许由洗耳的地方。伯益仰慕先贤,也到此地隐居,并繁衍后代,是合乎情理的。
箕山之北,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地名叫“益邑”,归属齐国。西汉时,在益邑设立了益县,后来,汉武帝又封懿王之子刘胡于益县地,称益都侯。《周礼》说:“有先君之庙曰都。”也就是供奉先贤圣人的地方才能叫“都”。这位先君是谁?可能就是伯益。“益都”一词的含义就是“供祀伯益的都邑”。
东夷浮雕墙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