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除了吃饱肚子再也没有比看露天电影更令人兴奋的事了。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啊,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初期。
那年头,一句“今晚看电影去呀”绝对是一声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大清早,看电影的消息就迅速地流传着,傍晚收工,锨镢迭不当的打磨,就急匆匆地转着大黑碗,喝完那碗能照得出人影的黏煮。男男女女,老少孩丫纷纷把晚饭敷衍了事,稀里哗啦填饱肚子后,扛上一张椅子,便匆匆上路看电影了。男女青年除外,他们是不扛板凳的,好不容易盼来一场电影,这不把猴戳狗顶的大好良机给白白扔了么,傻子才那样干啊。
那时候的电影大都在晚上露天放映。每当这时,不管大人小孩,全村出动,近地儿的会自带凳子,远道儿时则轻装上阵。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在那种激情的驱使下徒步行走一二十里是常有的事,最值得称颂的就是空跑一趟也乐此不疲。
看电影经常有扑空的时候。老长时间没看电影了,那晚听说西南山里的赵疃村放映《地道战》,甭说啊,肯定得看去啊。四十多里的羊肠小道,崎岖难行,天没擦黑就往那赶,也不知道是几点,反正到那里一个人也没见到。在大伙儿高亢的“漫坡里埋伏着神兵千百万”的歌声里,我们又顺着石沟河通王坟的砂子道,到了南边的闵家庄。听人说,有可能在东南营放电影,再赶往东南营,肯定又是扑空。没办法哦,顺弥河滩往家赶吧,在雄鸡的高歌声里徒步辗转近百里地儿,随着一枕梦黄粱到了大天明。
演电影,放的最多最吸引人的就是战斗故事片。那次去南边的闵家庄看《地雷战》,由于走得仓促,又指着捞咸菜瓮里的那块齁杀人不要钱的辣疙瘩咸菜,拉下那块掺了榆叶子的地瓜干子窝头儿,水都迭不当喝一口啊。正在干渴得要命的时候,看到电影镜头上的八路军战士端着葫芦瓢喝凉水,触景生情,更是干渴死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儿便转到一户人家,你一瓢我一瓢的,硬是把人家半瓮凉水给喝干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初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露天电影一直是农村人最重要的娱乐项目。当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说,“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莫名其妙;罗马尼亚搂搂抱抱。”当然,肯定是那战争题材的电影最受欢迎,最著名的就是“三战两队”。亦即《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啊。那时候,记性特别好,简直过目不忘,即便首次看一部电影,第二天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通过集体的智慧,就能从头到尾回忆出所有情节,模仿出动作,甚至能背诵大部分台词。
农村放露天电影太简单了,庄户人都叫“玩电影的”。一面幕布、一个放映员、一束光,再加上自己搬来板凳的人们,便构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
除了上级按顺序组织放映外,一些条件好的家庭办喜事,也会花钱请放映队。观众主要是本村男女老少,当然也有附近几个村闻讯赶来的青年男女和小孩儿。影片以革命战斗故事片居多,如《红日》《难忘的战斗》《英雄儿女》《林海雪原》等。难得会放一两部武打片,那还不把看电影的小年轻们激动个死啊。
八十年代初,开始有了彩色电影。庄户人不懂啊,叫“带色儿的”,叫着叫着就成了“抬水儿的”电影了。刚恢复放映的“抬水的”戏剧片《红楼梦》,哪个村庄也要求先睹为快,只好轮流倒片子。哪一次也是一直看到天大亮,我们四个同学拿个小本子轮流记录电影唱词,电影放完,越剧《红楼梦》也都能唱下来了。如此情景还有不少,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京剧《白蛇传》,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补锅》。唯独本土的《李二嫂改嫁》不用记词,一听就能顺下来。
听大人说那一年在黄泥沟子村放映《天仙配》,演着演着,西北上一块云彩上来,人们没有一点儿准备,那雨来得快而猛,电影机子都泡在水里了。人山人海人挤人,第二天光捡拾挤掉的鞋,就堆成了一座小山。我村有个小女孩儿被她娘搋在怀里,被雨水灌泡的死了过去,来家在炕上捂了三天,好歹活过命来,嘴巴却灌成了“吊传疯”。至今年近七旬,仍然说话不顺畅,口水顺着嘴角流。
电影放映方式更是简单,一般会提前半天搭建好场子。其实就是在场园的边上,空旷的野地里,在泥地里插上两根竹竿或是小树杆,再在顶部系上一块白幕布,然后在场子中找好位置,摆上机器,调试好,便可以开始了。当然,露天放映要看天气的脸色,如果起风,银幕一般固定不住,画面会变形。最糟糕的是突降大雨,那样的话期待已久的电影就和看电影的人一块泡汤了。音响没什么讲究,音量够大就行。社员一般会提早自带板凳占埝儿,晚来的很难在正面找到好位置,有人就跑到荧幕后面去看。背面的影像是镜像,看人物还行,看字幕就傻眼了。
“中场”要换片,这也是观众们唯一的“尿点”。这时,后边的小青年们开始“打呼”,就是人挤人,挤崩儿。一浪高过一浪,经常使电影放不成。更有好事的光棍儿汉子,趁着天黑人挤人,顺手摸边上大闺女小媳妇一把,惹得狗咬猫吵吵儿。总有熊孩子为了在银幕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去挡放映机的灯光。也会有人踢到电缆,总之放映过程中的小插曲,一直是接二连三从不间断。
大点儿的村庄里总有治安员管理秩序,比如关家营,每次都有十几个人胳膊戴着红袖标,手执长杆子短棍子“嗷嗷”地使着厉害。最讨人嫌的是关家营,村大人多干部多,每个干部都得讲话,我们都叫“显能儿”。往往在大冬天里都晚上9:00多了还放不成电影,“呼呼——我来说两句。”也就成了关家营村玩电影的口头禅。如果是小点儿的村庄,管理人手少,再加上爱好“打呼”的人凑成档子,往往就乱了套,不少电影就放不下去了。
很小的时候第一次看电影,一肚子好奇。总想知道银幕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个奇妙的世界,总是躲在后边找啊找的。如果放映的地方正好有树,那天晚上,上面必然会挂着好多孩子。后来不割资本主义尾巴,允许小规模商品流通了,有商业头脑的小贩儿,绝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在周边支个摊位,卖仨核桃俩枣的,二分钱一支的冰棍儿的……看着电影就把钱赚了。一两个小时后,随着银幕上的“完”“剧终”“再见”等字幕的出现,电影也就结束了。人们意犹未尽地收拾东西,三三两两结伴归家。
夜幕中,偶尔交织着手电光,全部充斥着欢笑声、斥责声、叹息声、少年的歌声……混成一片。人们交谈着剧情,沉浸在刚刚看过的新电影的无限乐趣中。
这些梦幻般的景象,如今乡间再也难以见到了。露天电影就像一朵烟花,绽开在那个年代,燃放过后,就成了历史。从90年代开始,随着VCD、DVD的崛起,露天电影被彻底地取代了。时过境迁,DVD也消失了。2000年,文化部发起过“送电影下乡”活动,露天电影带着怀旧色彩又出现在农村。条件倒是好了,放映工具都是现代化了,只是看电影的人总也超不了十来个人,并且都是拉闲呱儿,没有一个人注意电影幕了。
伴随着看电影方式的更迭,也代表着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体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展,当我们沉浸在高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经历的一切,才真正的感觉到,过去的东西有时候很珍贵,我们不应该忘记。不管是露天电影还是DVD,都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也都是我们甜蜜而温馨的记忆。
还是让我们回归到那个年代吧——大老槐树上大喇叭“呼——呼”地发出通知,“社员同志们,大伙注意了,今晚在咱村放映电影《南征北战》……”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