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晚年曾任
青州知州兼京东路安抚使。他在
青州任职的时间很短,不到两年,但在历任青州地方官中,知名度最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体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实实在在地为青州黎民办实事,办好事。
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进阶之道,是勇敢地投身到社会历史的洪流中,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立志修身、齐家治国。这入世精神,是历代优秀知识分子身体力行的生活内容,也是他们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作为文臣的范仲淹不仅有碎首进谏的勇气,更有刚正不阿的骨气。所以君王纳其言,同僚敬其德。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庙堂为施展抱负之地,修一个为天下万民请命。江湖则是渔樵耕读、粗茶淡饭,修的是已心。他不管身在哪里,永挂朝堂心系民众。庙堂梦与江湖梦,是缠绕在中国文人心中一个永世难解的“结”,多少人在出世与入世的“跷跷板”上寻找那个可以平衡的支点。两袖清风间,庙堂与江湖,集博大情怀和人文精神,文正公,垂范千古。
宋朝有两次最为人称道的改革。朝廷里冗军冗费冗官冗政冗兵冗赐……迫使统治者向人民掠夺,国内矛盾激化,农民开始起义,社会百孔千疮……改革的主导者宋仁宗,恭俭仁恕,宽厚纳谏,广开言路,名臣辈出。公元1043年,诏陈“当世急务”后,宋仁宗与文正公,开启了宋朝第一次轰轰烈烈兴利除弊的改革:“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的内容:明黜陟、抑侥幸、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精贡举、择官长……澄清吏治,富国强兵,厉行法治。大宋想以此来化解军事危机、降低财政支出、缓解社会矛盾。九百多年后的今天,翻开文正公的“庆历新政”,看他们的改革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阅读着其间的文字:“推恩信。赦令有所施行,主司稽违者,重置于法,别遣使按视其所当行者,所在无废格上恩者矣。”沐浴在九百多年前的反腐风暴中,北宋就有了巡视制度,这让人怎不生感慨?他们在君子之德风里,享受着平静与安详,他们在试图改革封建官僚体制,实现清明的理想。
但是一切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新政在1044年6月,以范仲淹被逐出朝廷、改革派全部被贬斥剿杀得一干二净而偃旗息鼓,成了历史上黯然而销魂的一抹惨淡陈迹。这次如野火般熊熊燃烧又一夜之间倾覆的改革,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谜团,让人困惑不已。
改革的精心谋划、稳扎稳打、潜移默化、大刀阔斧、足够耐心、心理准备……这些就如云烟般消散了。新政,面对朝廷的无限弊端,积重难返。举措触动权贵,随而出现朋党之争,士大夫们利益受损,铺天盖地的反面意见和负面声音,执行偏差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宋仁宗面对朝议汹汹,却犯了最大的忌讳:急躁!急于求成!
然而,这次改革,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第一波土地兼并,也开启了宋朝不断自新求强的历程。这次改革,寄托了文正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理想,也带来了他后半生一次次“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却抱负不能伸展的梦魇。但最终,在庙堂他就勤政为官,在江湖他就悠哉为民,他在江湖与庙堂唱出了巅峰的回响。
正如《左传》中所载:“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经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文正公三不朽件件有建树,历千年而不坠,一向是读书人和官员中的标杆人物。
后来人们教孩子们用心读书,常用上“划粥断齑”的典故。典故说的就是小朱说,在澧全寺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吃冷粥的故事。范仲淹的父亲死后,母亲谢氏改嫁朱家,范仲淹的名字改成了朱说。朱说进了北宋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五年不曾脱衣服睡觉地勤勉学习,为了节省开支,他坚持每天只煮一碗粥,冷却后划为四块,然后撒一点盐和菜末,每天早晚各吃两块。在26岁那年,科举高中,他见到了仁宗皇帝。
多少年了,范仲淹也只能暗暗发誓,等考取了功名,一定要认祖归宗。29岁的他费尽全力,才为自己争来了一个光明正大、后来享誉历史的名字:范仲淹!字:希文。
他奋斗十三年,从地方来到中央,40岁的文正公,他操的那些心,有水利、司法、教育、卫生、税收……已经“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以君子而成党,自他始,宋朝文化的正面演化迎来了全新的机运。
46岁的范仲淹,把一些要员的晋升情况绘制成《百官图》上呈仁宗,指着上面开列的百官晋升顺序说:“某为超迁,某为左迁,如是为公,如是为私,意在丞相。”直言宰相用人不当,以权谋私。这把位居人臣之极的吕夷简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反在仁宗面前诉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这次,他又落职饶州(今江西鄱阳)。面对几贬几升还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得到了一个“范三光”的美称。范仲淹认为国事就是天下事,士大夫既以天下为己任,就应该奋身其中。文正公,一身正气,满腔赤诚,只要利于朝廷、益于民生,不管前方是弓弩陷阱,还是万丈深渊,都会义无反顾,一往无前。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而他,“失意不失志,可杀不可辱”,用文人的气节和风骨,激励当世影响后世,其中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与这片土地的独特文化关联,中国的传统政治逻辑在那个时期就开始了不同意义的演化。
51岁的文正公,以一介文臣为将,开赴前线,就干起了他的本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提出“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韩琦和文正公屯驻泾州,共守西陲,朝廷倚为长城,天下人称为“韩、范”。文正公硬生生演绎出一个寒门学子至“出将入相”的传奇!
54岁,他才正式发动庆历新政改革。如挑战北宋官场的唐吉诃德,孤独而凄美。他的眼里容不下沙子,他的嘴里没有歌功颂词。
56岁,也就是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于(1046年)九月十五日写成其思想境界高远超六朝华靡文风的《岳阳楼记》,带有骈散的风格,吟咏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文正公的境界、格局、士大夫精神世界,都是后人向往的精神标杆。文正公的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坦荡的胸怀和文化自信,成就了其强悍的品格。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以身作则,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录取名额的增多,甚而是以一人之力,影响并扭转了整个宋朝的文士风气。
为国计民生殚精竭虑,身患重病还在边关抗击敌寇三年时间。因为患肺病和眩晕症,范仲淹经常夜不能寐,却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稳固了边疆。
文正公对部下宽厚,还经常举荐随员做官,包括后来的一代名相富弼,一代名将狄青等。
文正公不但在庙堂上有官声,写的词也在江湖中流传,被人唱和。诗作成唐宋转变一环,词作在宋词发展中有承前启后作用。文正公专门写过一首诗来描述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点茶”:“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雷涛起。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
范仲淹善书。黄庭坚《山谷题跋》写到:“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著,极近晋宋人书。”“范文正公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意,盖正书易俗,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
《文正公传》中有一段记载,边陲曾有警,文正公再次被任命为河东、陕西宣抚使,赐黄金百两,范公悉分遗边将。他一生接济的朋友、学生、贫穷百姓不计其数。他收入很高,却一生清贫,去世时连一件新衣都没有。
他严于律己,以天下为己任,这不但使他成为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也对他的孩子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儿子范纯仁,官至宰相,成为了和他父亲一样的人。
他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治理了江浙一带的严重饥荒,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他于众多人皆是:“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
他勤勤恳恳,自少而至终局。
他兴办学堂,教泽广被,开启了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风尚。
他亦精通音律,善琴,极善围棋,著棋史,又研究医药。
在宋朝人物里论儒,文正公为第一。后来者如苏轼亦叹服他“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依着范公的步伐坚定前行。
“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范仲淹对于自家的利益用度,没有奢求,宁静淡泊如止水。
29岁的王安石听说62岁的范仲淹就在杭州任知州,便专门拜访了这位久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偶像级人物。可见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对王安石的影响巨大。
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二十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公,这个全才的贤人,病逝于徐州,终年63岁。谥号:文正。文以载道,一生刚正。百姓悬挂他的画像以祭拜;少数民族为他举办法事;羌部族的数百首领,像孝子一样放声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仁宗哭,亲自为他书写墓碑;欧阳修、富弼、王安石、司马光等,纷纷为他写下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