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版《
青州府志》说,“按舆地考,益都有平卢水,唐人当以此水名郡为‘平卢’,邑境不闻此水或易其称?不可知也。”
郦道元对于“平卢水”,没有任何的记载。这说明,要么平卢水不怎么重要,要么平卢水的得名比郦道元晚。
然而,唐人竟然“以此水名郡为‘平卢’”,可见,平卢水又不可能是“平流之辈”。那就只剩下第二种可能了,平卢水的得名晚。
查光绪《益都县图志》,在《官师志》中,只有唐朝才有“平卢”二字的称谓。于钦的《齐乘》中提到了与
青州有关的12条河流,淄水、时水、渑水(临淄)、巨洋水、南阳水、北阳水、天齐渊、女水、汶水、丹水、白浪水、巨淀车马渎,但是唯独没提到“以此水名郡”的平卢水。
或许,唐朝也并非用青州的“平卢水”之“平卢”来命名的青州,也就是说,青州被唐朝命名为“平卢”当另有原委。
查阅历史资料得知,唐朝时,玄宗李隆基,为防止外族侵犯,把全国分为一个个军事区域,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监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分别是: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岭南经略使。
其中,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靺鞨,治所在营州(柳城郡,今辽宁朝阳),统辖平卢军、卢龙军、榆关守捉,兼领安东都护府及营、辽、燕三州。因此,营州又被叫做平卢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安禄山担任平卢节度使期间,又加押奚和契丹二番、渤海、黑水四府经略处置使。安禄山私欲膨胀,终于于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起兵造反,长期担任平卢军将、后升任兵马使的史思明,也起兵响应,史称“安史之乱”。
安禄山让副使吕知诲留守平卢,自己与史思明外出杀伐作乱,一时之间,平卢军竟成为叛军的主力。但是,留守平卢的军将刘客奴与诸将领瞅准时机,杀掉吕知诲并归顺朝廷,刘客奴被封为平卢节度使,赐名“正臣”。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六月,刘客奴范阳一战失利遇难,安东都护王玄志接任平卢节度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王玄志死难,军将侯希逸被推举为平卢节度使,然而,孤军奋战,外无援兵,内又“为奚虏所侵”,受到夹击,难以立足,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率将士两万余人南下,次年一月横渡渤海,至青州,与青密节度使能元皓会合,被唐朝正式任命为平卢淄青节度使,统领青、淄、齐、沂、密、海6州军队。
青州,自此便有了平卢淄青镇、平卢镇、淄青镇或者平卢的称号。平卢淄青镇之始,其军队主力基本上都是南下的平卢军,所以始终保持着“平卢”军号,治所固定在青州东阳城,相延200余年。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2月,安史之乱被平定。其后。侯希逸居功自傲,将士不满,将其驱逐,并推举前兵马使李怀玉为帅,衰弱的唐王朝不得已承认既成事实,任命李怀玉为平卢淄青节度使、海运押新罗渤海两蕃使,兼青州刺史,赐名“正己”。
初,李怀玉平定叛乱,收复叛乱各州“为己邑”,于是,得领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曹、濮、徐、兖、郓共十五州。历经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力大耗,元气大伤,很多藩镇手握重兵,纷纷割据。李怀玉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以土地传付子孙”的念想。
唐德宗建中初(公元780年),李怀玉反,二年卒,其子李纳统兵,“仍复为乱”。唐兴元年(公元784年),德宗下罪己诏,“纳乃效顺”,加检校工部尚书、平卢军节度、淄青等州观察使。贞元八年,纳死,军中以其长子师古代其位,上请,朝廷因而授之。师古外奉朝廷,阴以蓄势,以为所图。师古死,其部属秘迎其弟师道。上仍从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七月,授师道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权知郓州事,充淄青节度留后;十月,加检校工部尚书,兼郓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平卢军及淄青节度使副大使,知节度事。
然,师道将兵,多以严刑峻法,不示诸将腹心,诸将叛降相继,终致部将刘悟斩其来使,兵围其内城,火攻其门,擒师道并二男,斩其首以献。
至此,李怀玉及其子孙拥兵自重的独立王国,终获灭亡,时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二月。
平卢淄青镇,遂一分为三。之后的平卢或淄青,仅指淄青齐登莱一道。
由以上可见,青州被称为平卢,与平卢水无关。
平卢水究竟在何处,实在难以考证。但是,平卢淄青节度使的治所固定在青州东阳城,青州城就可以被称为平卢城或者平卢镇,那么,在这一时期,南阳河被叫作“平卢水”的可能是有的。
但是,假如南阳河曾经被称作过“平卢水”,却在地方史籍中找不到记载,也确实讲不通。
查来查去,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这样的记载,“时水出齐城西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即如水也。亦谓之源水。因水色黑,俗又目之为黑水”。
古代汉语中,“如”与“卢”的发音相同,而且,现在俗语中仍然都读作(lu),“如水”又是“平地出泉”,所以把“如水”称作“平如水”,进而演化成“平卢水”,是完全有可能的。更何况,“卢”可以用作形容词,指黑色,也就是说“平卢水”的含义可以是指“黑色的水”,而恰恰巧合的是,如水“因水色黑,俗又目之为黑水”。
但是,按照郦道元的记载,如水的源头是“齐城西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而嘉靖版《青州府志》说,按舆地考,平卢水在益都县。
再查于钦的《齐乘》,结果找到了相关的记载,“道元曰:时水出齐城西南廿五里。平地出泉即如水也,水色黑又名黑水。今按时水之原,南近淄水,详其地形水脉葢伏淄所发,土人名曰乌河。”
也就是说,在元代,时水也叫作如水,也叫作乌水。
经网络搜索得知,历史上,乌河名称繁多,除如水、源水、时水、黑水外,还有耏(nai)水、溡(shi)水、乌龙江、干时、乾时等的称谓,发源于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矮槐树村。
公元前685年,姜小白(即齐桓公)被管仲射中衣带勾,假死以逃,潜回齐都而王,鲁庄公助公子纠攻小白,齐军以逸待劳,大败鲁军,庄公轻车狼狈回逃。这一历史故事就发生在乌水的发源地,矮槐树村一带,具体位置在乾元桥(今称溡源桥)东侧。
故事虽然精彩,但是不能作为平卢水在此的凭证。
又查光绪版《益都县图志》之《八乡里社图》得知,乌水是益都县仁智乡东北约与临淄县的界河。
虽然无法知晓明朝时期益都县的乡社分布图,但是,据明嘉靖版《青州府志》记载,益都县仁智乡领十六社,名称与清光绪时益都县仁智乡完全相同,它们是官庄、金岭、金山、南仇、南留、淄河、刘征、张马、賔吕、土丙墟、胡田、张赵、焦宋、夏庄、焦家、杨家。
据此可知,在明朝,益都县确实有乌水。
在与陈银光老师一同走访乌水源头时发现,乌河正源在矮槐树村东,上世纪70年代,湾中有百泉之多,湾不深,有的说泉水清澈,有的则说乌浊但不污。大雨过后或大雨之年,其源头还在矮槐树村之南之上,在黄山北山脚下,东北有一源、西北也有一源,二源相汇后,流入矮槐树村的泉湾,泉水浑而不污。山下庄园主61岁的于传刚介绍说,老辈人就说泉水浑而不污,都猜测是其水脉与原山相连的缘故。
原山实为淄水之源,原山多石碳矿脉,淄水之淄因水甾(黑)而名。
后来,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的姜健主任,向我提供了《临淄区志》的资料,结果发现,辛店街道的辛店——毛托——金岭回族镇一带,分布着石炭系地层,岩性为砂岩、页岩及砂页岩互层,中间夹数层石灰岩,属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乌河,就发源于这一地带中南部的黄山脚下,是第四系孔隙水北流,受到煤系和东西断层的阻截后,溢出地表汇流而成的。
所以,就像淄河河源地段的水色一样,乌河的源泉之水冲出含煤地层,有时携带一部分黑煤灰,这是很正常的。
因此,乌河之乌确实应该是因水乌(黑浊)而得。
矮槐树村民说,清代时,矮槐树村属于益都县,平地出泉,叫作如水,也叫作黑水,也叫作乌龙水。
“卢”者,黑也。所以,“如水”之“如”,本应该是“卢”,“如”与“卢”音近而字不同而已。也就是说,“卢水”是从“黑水”而来,“如水”是从“卢水”而来。《康熙字典》中,“而”的一个解释是,“亦‘如’也”;《说文解字注》则说,“而,或可释为‘如’,假而为‘能’,亦假‘耐’为‘能’”。所以,“如水”又被称为“耏(nai)水”,因“其源歧浅多涸竭,又名乾时”,转而称“干时”,又名“时水”或“溡(shi)水”。因此,矮槐树村的溡源桥,本可称为“乾源桥”,但是,当地人通常记作“乾元桥”。
扁鹊(公元前407—公元前310),汉族,姬姓,秦氏,名越人(秦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的渤海莫人。姜健主任提供资料说,“扁鹊是卢人,又说是蒦邑人。蒦邑,即画邑(画,读怀),今临淄区桐林(田旺)遗址。画邑西临乌河,东临画水。”
扁鹊,号卢医,是卢人,这似乎正好证明,在古代,如水或乌河就曾经有“卢水”的称呼。而“乌”既有“黑”的含义,也有“无,没有”之意,当然也就是“莫”。所以,称扁鹊为“渤海莫人”,或者卢医、卢人、蒦邑人,都是一个意思。
“黑”与“卢”含义相通,黑水又是平地而出,而巧合的是,唐代又设有平卢淄青镇、平卢郡,且平地而出的黑水就在其境内,是故,时人以“平卢”称黑水或者如水,亦在情理之中。
据1989年《临淄区志》记载,“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撤高阳县,复立临淄县,并在其西北境立溡水县,均属青州。公元605年,溡水县并入临淄县,县治所移于高阳废城,属北海郡。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复置溡水、安平二县,属青州。公元625年(武德八年),安平、溡水俱废,而临淄遂为北海郡属邑,后改隶平卢道。五代十国,仍沿用唐制。北宋时,临淄县属青州,金时属益都府。金以前治所均在临淄。公元1266年(元至元三年),临淄县并入益都县。公元1278年(至元十五年),复置临淄县,属益都路。元末,临淄故城圮废,达鲁花赤李仲明于故城南隅,另建新城。嗣后,临淄县署皆设于新城。明清两代,临淄县均属青州府。”
因此,嘉靖版《青州府志》提到的,唐朝时益都县境内曾经的平卢水,应该就是今临淄境内乌水的上游河段。 (李瑞之)
溡源桥
八乡里社图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