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故址在北营街北段路东,原清凉寺巷内。清康熙《益都县志》载:“清凉寺,在城东隅泉子崖,宋淳熙年建,明洪武十年(1377)修。”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清凉寺在城东门内迤北泉子崖,建始无考。(《旧志》云:宋淳熙年建。按:孝宗淳熙,当金世宗大定,时县地属金已久,必不能仍纪宋年也。)明洪武十年、天启四年重修,有碑记。国朝雍正十三年,僧悟恒等再修,并置赡庙大地七亩五分。乾隆二年,立石记其事。”另据清段松苓《益都金石记》载,清凉寺内原有宋雍熙四年(987)李恕尊胜石幢,高三尺六寸,围三尺二寸,八面,顶一面有佛,有字四十行,正书。据此分析,清凉寺始建年代应不迟于北宋雍熙四年(987)。
清凉寺遗址泉子崖
清凉寺,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小型寺院,原山门坐北面南,内有殿堂20余间。该寺何以命名“清凉”二字,已无人可知。清末民国初,清凉寺是当地寺庙改为学校较早的寺庙之一。至民国初期,寺中已是神像皆无,殿堂空荡。据《益都县教育志》《益都县商业志》记载:1915年寺内便兴办县立“乙种工业学校”,一年后又改作益都县乙种商业学校,首任校长是清末贡生鲁廷基。在乙种商业学校创建初期,因当时的益都商会大院尚未建,商会的一些会议活动常在清凉寺商校举办。其中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次是1919年,
青州商会在此召开董事会,响应北京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倡议各大小商号抵制日货,并捣毁了不听倡导继续销售日货的大商号怡翰斋。1934年,又将剩余房舍改办为小学,至解放前夕停办。清末益都举人邱琮玉所著《青社琐记》中,曾记载清凉寺古槐为“槐神”一事:“街有老槐中空,蜂以为穴。有童子扰之,蜂群出,蛰头面尽肿。有居相近之女巫,谓曰,‘槐有神,吾为若祷,当愈’。如言而愈,概蜂毒本已消也,于是,槐神之名噪,祷者络绎,而斗大之槐神庙指顾而成,事在光绪八九年间。(原注:清凉寺后为县立乙种商业学校,民国十年闭南向之寺门,开为西向门,庙已毁,门右侧即其地也。槐在其西五六步,仍存)。时余以月课入城,犹见有妇女跪祷者。槐至今存,老而非甚老也。”
清凉寺遗址出土瓦当
经走访曾就读于清凉寺小学的几位八九十岁老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庙内早已神去殿空,残余的十几间瓦房改作益都县立第九小学,解放前夕,该小学撤销并于他处。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清凉寺余之建筑便全部拆除,遗址改建成民居。 (有令衡)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