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电视剧《红高粱》,让周迅和朱亚文火遍大江南北,也让
青州这个小村庄——井塘古村,亮相在全国广大观众面前。井塘那棵大槐树下,九儿和初恋情人以草结环、私定终身;也是在那棵大槐树下,九儿被设计落入了土匪的圈套……
人们纷至沓来,只为一睹那大槐树的风采。身为青州人我亦不能免俗,沿青州凤凰山路向西,经五里堡南行二十里就到了井塘古村。
它原是一个废弃的小村庄,庄子里的人十多年前就已经搬出去另立了门户。这几年,政府重新整理修缮,在尽量保存原貌的基础上,开发形成了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为青州增色不少。
顺着林荫下的石板路进村,不足百米,就能看见村东头那棵大槐树,树上结满槐米,青色的花随风簌簌飘落。树下一眼老井,辘轳、铁筲、石臼,一应俱全,这些早已淡出我们生活的物什,可以让你重新体验一把当年村民取水的艰辛。
树南边东西走向的小桥,是村庄出入的唯一路径,在岁月的风磨中,依然坚固。传说,当年,青州府衡王嫁女因为路窄难行,遂出资修建了这座桥,衡王的女儿也由此飞入寻常百姓家。
桥下正北有一泉眼,常年有清凉爽口的泉水冒出,村民在泉边筑了水塘,做临时蓄水之用。与岸边的古井遥相呼应,“井塘”之名由此而来。
过桥,向南拐一个弯,穿过拱门,古村便如一幅画卷徐徐展现在你的眼前。若问井塘不缺什么,那定是石头,桥是石头桥,路是石头路,屋是石头屋,院墙、鸡窝、猪圈……全由石头砌成。其中一个院落的地基竟是整块石板铺就。以前,没有现代化的起重工具,他们是如何把这些石块运回,一块块累叠,筑起广厦千万间?一边走一边感叹,难怪以前的男人总夸耀自己的力气,在这井塘古村,没有力气,如何挑得起一家人的日子?
村子由东往西,一路上坡,地势渐陡。路旁依次坐落着张家大院、吴家大院和孙家大院,还有石板院、四合院和南哨门。若赶上雨天,每条胡同里都淌着小河,雨水由四面八方涌来,汇成一股,一路唱着歌穿过村子,像合奏一曲交响乐。
行至村西,路不再逼仄,突然出现一个开阔的广场,广场正南赫然矗立着一座炮楼,统共三层,依旧威武壮观。据说当年村民不堪土匪侵扰,为保卫家园而修筑。
小时候的冬天,吃了晚饭,便早早躲进被窝听母亲讲故事。母亲的田螺姑娘却是另一个版本。书生偷偷将一根穿了红线的针别到姑娘衣服上,天亮了,却在一棵灰菜的菜心中找见,从此我便听信母亲:红心的灰菜都会成精,变成美女。绿灰菜到处有,红灰菜却不常见,然而在井塘,却长着一片一片,红的心似灰菜开出的花朵,到底灰菜变美女呢,还是美女变灰菜?
井塘有许多珍稀树种,有观赏树,也有果树。村民历代生活在这里,默默守护着。路边时常碰见背着竹篓的村民,采下新鲜的山果、草药,就地叫卖。手巧的婆婆编织出各色花样的篮子,既美观又耐用,你若等得,还可以观摩一下她制作的全过程。
下山的路好多条,如同上山一样。每一条看似相同,却各有各的风景。其中一条经过碾棚,如果赶巧有人碾谷,你可以去体验两把,可千万不要推空碾啊。一条经过四合院,院子里常年果酒飘香,还有自制的手工煎饼供你品尝。一条穿过民俗馆,很多书画爱好者现场泼墨,几个铜板就可以带走一幅。你还可以坐下来歇歇脚,喝一碗酸梅汤和槐米茶,既养胃又解渴。
还有包子铺和豆腐坊,现摘的南瓜做馅,让你吃了不过瘾,总惦记捎上两个。石磨豆浆,大锅熬煮,那纯正的味道,还是小时候母亲做的那碗啊。
近几年,井塘古村接待了全国各地的众多游客,已然成了名正言顺的旅游好去处,再不是当年那个破旧落后的小山村。那些作古的村民,可曾想到,若干年后,他们用力气垒砌的村庄,如今竟成了省级非遗项目。
井塘古村被誉为“中国乡村民俗旅游研究中心”“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山东省最美乡村”“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等,这些荣誉,离不开世代在这儿耕耘的村民,还有景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使我们有幸得见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建筑群落。
玲珑山紧挨古村,一路上看见很多售卖玲珑石的商贩,那石头真的百转千回,不止七窍。下次一定到玲珑山看看那山洞、石刻,觅几块玲珑石把玩。
岁月的风磨,转啊转,踩过石板的鞋子,我舍不得洗,那鞋底沾满先古的风尘,在漫长岁月的长河中,是否与衡王公主的脚印重叠? (文:刘畅 图:丁立瀛 金玉华 焦文华 王国良等)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