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朝廷规定满汉不能通婚。北城满族由于长期居住于一城之内,婚俗上一直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光绪二十八年,清廷允许满汉通婚,少数汉族妇女嫁进北城,但多为官员或有钱人家做妾,而满族妇女不外嫁。辛亥革命后逐渐改变,多民族融入北城,婚俗随之吸收了汉文化,但婚俗上至今仍有不同的特点。
早年间满族女子不裹脚。六、七岁同男孩子一样,到八旗备斋学堂读书,十二岁留发。女孩儿的发式随年龄而变化,幼时梳两个抓髻儿,十五六岁及笄之年梳双盘蝴蝶结儿(也有梳辫子的)。跟男子不同的是姑娘辫子上加一朵花,前额不剃发;男子剃前额,续辫梢儿,女子不续辫梢儿。
青州满族男女结亲,首先要有亲友作媒。旧时八旗军队的官员和士兵待遇悬殊,副都统年薪白银1050两,马甲(骑兵)年饷银只有24两,而养育兵(预备役)只有月米4斗,无饷银。由养育兵升马甲须经过一马三箭,一马三枪的严格考试,很不容易。所以,谁家男子一旦升为马甲,上门提亲的人便蜂拥而至。
提亲的第一步是换“门户帖”和“相看”。“门户帖”上面开议婚者的旗佐、姓氏、年龄等。后来吸收了汉文化,帖子上详具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合到一起推断是否“相克”“犯相”,因此“门户帖”也称“龙凤帖”。
如果男女宜婚,由媒人带双方家长到对方“相亲”。
青州满族因居于一个城内经常见面,除极少性格腼腆、整天不出门的姑娘或男孩,多数人免去“相亲”的步骤。
过去,因为满汉不通婚,娶嫁双方都在本城,很多人家亲上加亲,有句俗话叫做“关上城门都是亲戚”。但合婚时男女双方有一个原则:嫁出去的女儿生了女儿,不能再嫁回本家。舅父的女儿可以嫁给姑的儿子;姑的女儿不能嫁给舅的儿子。这叫“骨肉不还家”。另外,还有个规定:“同姓不嫁”。遇有同姓者,如男女双方都姓关,则要考察是否同族,同族人不能成婚。
北城的家庭联姻也讲门当户对,但首选因素不是地位金钱,而是对方的健康和智力状况,因为民多兵少,竞争激烈,没有好的体力和智力不能当兵吃粮,所以在择婚时就特别注意优生优育。
如果男女双方合婚均无异议,男家长辈即携少量定礼至女家,一般为簪环首饰,荷包,如意之类,这称为“放定”。女方收纳,并亲手给对方点烟,叫“换烟礼”。以后,男方选择吉日,向女方下聘礼;女家便将陪嫁的妆奁送到男家。双方礼品多少,根据身份、财富和个人要求而定。旗城最末一代副都统吴延年女儿出嫁时,嫁妆多到六十台,金银、珠宝、饰品、衣物、猪、羊、鹅、酒,琳琅满目,前列已出北城南门,后尾还没离都统府。
老人们说,早年在东北男家的聘礼中要有一对大雁,因为雁是满族崇拜的禽鸟。雄雁雌雁恩爱甚笃,永不分离,送雁象征着男女双方永远忠于爱情,这叫“奠雁礼”。入关后没有雁便以鹅代雁。民国以后,北城寇显庭(著名画家寇培深之父)结婚时曾贴出一幅婚联:
国风十五首关雎 鲁礼三千崇奠雁
就是说:青州满族接受了齐鲁文化,但仍不忘自己民族的古俗。这证明此俗兴至清末民初时代。
我小的时候,听妈妈说她嫁出之前,曾跪在祖宗板前举行过开锁仪式。当时由木坤达(族长)亲手剪掉系在她脖上的锁子,放进火里烧掉,表示从此成为异姓家的人了。上轿前由本家嫂子给她开脸、梳盘头、戴钿子、蒙红头纱。娶亲时为红、绿轿各一顶,三吹三打之后,我舅爷爷把她抱到轿上。我爸坐绿轿,我妈坐红轿。花轿由乐队仪仗引导,兄嫂和伴娘护送,沿途遇见庙或井,要用红毡遮挡轿门,说这是为避煞神。
另外,有的人取亲男的骑马,只派一顶彩轿去娶新娘的。迎亲时由一童子压轿,后边跟一辆马车,里面坐迎亲太太和伴娘。我六岁那年,大姨家的表哥娶亲,这个时期已不兴骑马,娶亲只用一顶花轿和马车;新郎在家等候,去时让我给新娘压轿。路上,我憋在轿子里听外面锣鼓喧天,想伸头看看热闹,可大人不准我掀轿帘儿,直到新娘上轿我爬上大车,才自由自在地看那些热闹景象。我印象最深的是轿至家门口,新娘不下轿。迎亲和送亲双方的主持人在门里门外,一问一答,互相对话。
门里问:“你们想要什么?”
门外答:“要《喜声歌》!”
——《喜声歌》是满族民间乐曲。乐队奏毕,门里又问:
“还要什么?”
门外答:“要《得胜令》!”
——《得胜令》是军队打仗胜利归来演奏的乐曲。乐队奏毕新娘还不下轿!门里又问:
“还想要什么?”
“葱花儿炒豆腐!”……
“葱花炒豆腐“的含意,是取“葱”和“腐”字的谐音,葱意为“聪明”,豆腐谐音为“得福”。这也是一种喜庆时的调侃、戏谑,表现出满族人性格的诙谐和幽默,逗得在场人哈哈大笑!
新娘下轿前院子里早铺好红毡,新娘下轿脚不能沾地,必须踩着红毡直到进入洞房。在早年间,新娘从下轿到拜天地,还有“射三箭”“插腰刀”“迈火盆”和“跨马鞍子”风俗:
首先,迎亲司仪向新郎递过弓箭,新郎向轿门方向连射三箭;新娘进门时门后站一挎腰刀的彪形大汉,钢刀出鞘手握刀柄,俟新娘迈进门坎,“咔嚓”将刀插入鞘内。以上两种说法:一为辟邪,去掉新娘带的“红煞”;一为满族尚武,精于骑射,新郎向新娘炫耀武功,试试新娘的胆量。接着是“迈火盆”——红毡上摆一盆炭火,新娘走近时有人往火盆里泼一盅酒,火便腾地着了起来,让新娘迈过去;然后,再迈红毡上摆的马鞍子,这意味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平平安安”。
男女拜天地满族也称“拜北斗”,这是一种萨满遗风。仪式在院中新搭的彩棚内进行。彩棚用席子搭成,四角飞檐挂四个宫灯,所有柱子和栏杆都用彩绸包裹。棚内挂满喜联喜幛;桌上有蜡台、供果,悬福、禄、寿三星画像;在一盛粮食用的斗或升内,插三支戟,取谐音“陡升三级”(戟)。此俗在东北老家与平民中很少见,显然带有驻防官兵,追求立功晋级之意。
新郎新娘走进彩棚,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婚俗与汉族不同的是要用满语唱《喜歌》,一领众合,歌词大意是为新婚夫妻祝福。以上婚俗至清末已不多见。
新人入洞房后要“坐福”。过去在关外叫“坐帐”,即另搭一帐蓬,新娘抱宝瓶入帐,新郎绕帐蓬传三圈,问“留不留?”女答“留!”新郎进帐喝交怀酒,夫妻同坐。满族到青州后,将此俗演变为新娘入洞房坐于炕上,新郎给新娘揭蒙头,送亲太太(伴娘)给新娘梳两把头;新娘给新郎插官花,而后男女用一根相连的红线,俩人举杯喝交杯酒,然后吃“子孙饽饽”(糖的甜水饺)。
行完合卺礼,新娘下炕认大小,同全家见面。新娘给公婆和长辈行礼,给各自携带的烟袋装烟、点烟;长辈给新娘赠红包;对于晚辈则由新娘赠送红包,我那次压轿也得了一个。
青州满族居于同一城内,新娘多数当天回门,但不在娘家过夜。回门后要紧的是祭祖;事先备好供果,祭品、香烛、纸钱,新郎新娘由父母带领,乘轿车到坟地烧香拜祖。北城各旗人家的坟地在城外,沿途便引来许多人看新媳妇儿,别有一番热闹景像。
新婚度过密月,娘家派车接姑娘回家“住对月”,丈夫不能同去。新媳妇儿在娘家住完对月,要带回亲手给丈夫、婆婆做的荷包、鞋袜。满族姑娘心灵手巧,针线讲究扎、拉、盘、挂、锁等,此时要大显身手,绣制的荷包,鞋袜刻意求新,多姿多彩。有的人把这些制品保存下来,做为终生的纪念。 (李凤琪)
射三箭
迈火盆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