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首页 |新闻中心|青州人文|青州书画|青州风光|青州房产|青州名流|书记专题|市长专题|青州挂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州人文 > 回望宋朝的青州
回望宋朝的青州
来源:今日青州网      时间:2020-01-03 10:56:25      
内容摘要:一 回顾历史,人们往往喜欢寻找那些辉煌岁月,谈论那些骄傲的往事。而我遥望古老的青州,却首先看到了深重的苦难——短短一百年,就先后经过几次屠城,原居民灭迹,无人能够幸存下来。这种不堪回首的历史并非哪



 
  回顾历史,人们往往喜欢寻找那些辉煌岁月,谈论那些骄傲的往事。而我遥望古老的青州,却首先看到了深重的苦难——短短一百年,就先后经过几次屠城,原居民灭迹,无人能够幸存下来。这种不堪回首的历史并非哪个城市所独有,而是民族历史的一个缩影。我们喜欢以文明悠久自诩,但考察历史,哪一个古城能安然跨越千年?哪一处文明未被灭绝和迁徙所打断?
  然而,写那些让人不快的旧事,我还是觉得对不住故乡父老。因为我知道,人们更喜欢听过年的话,更喜欢看到故乡历史的悠久与辉煌。
  于是,我开始寻找青州的辉煌岁月,寻来寻去,最后把目光锁定在宋朝。宋朝,青州似乎特别辉煌。
  无须考察经济状况,也无须考察人口的增长,中国各地的历史千篇一律,只要几十年没有战争,就会出现经济的突飞猛进;只要官府除赋税之外不过多地干预百姓生活,百姓总能过上好日子;只要天高皇帝远,社会就能稳定和谐。在这一点上,我的故乡并无不同。
  但在宋朝,青州的确有点不同,先看看在青州做官的那些人吧!历代王朝都要派官员去青州,占领那里,统治那里,取士,征兵,收粮,纳税,渭之牧民。可是,哪个王朝曾派出这样一群人呢——寇准、张齐贤、张知白、李迪、王曾、夏竦、陈执中、富弼、范仲淹、文彦博、庞籍、吴奎、欧阳修、赵抃、曾布、刘挚、吕惠卿……在这其中,任何一个读者都能看到几个自己熟知名字,因为他们不仅都曾官至宰相,而且不乏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家。
  按照年代排列,他们到青州做官的次序应该是这样排列:
  寇准,字平仲,华州人,官至宰相。淳化四年(933年)任职青州。
  李迪,字复古,鄄城人,状元出身,官至宰相。天圣五年(1027年)任职青州。
  王曾,字奉先,青州益都人,状元出身,官至宰相。第二次罢相后任职青州。
  夏竦,字子乔,江西德安人,官至宰相。1032年任职青州。
  陈执中,字昭誉,江西豫章人,官至宰相、庆历二年(1040年)任职青州。
  富弼,字彦围,洛阳人,官至宰相。1047年任职青州。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皇祐三年(1051年)任职青州。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官至宰相。皇祐四年(1052年)任职青州。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官至副宰相。治平五年(1068年)任职青州。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官至宰相。熙宁三年(1070年)任职青州。
  曾布,“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官至宰相。元祐五年(1090年)任职青州。
  刘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官至宰相,绍圣元年(1094年)任职青州。
  ……
  我没考察过其他地方的情况,但可以断定,小小州府,任职官员中却有几十个宰相,这绝不可能是普遍现象。至于青州为什么与那么多宰相有缘,却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在这些官员中,有几个特别值得一提。但考察他们的业绩,却似乎并不惊天动地,有的人甚至整天喝茶、作诗、游山玩水,缺少服务的热情。但故乡百姓喜欢的,却恰恰是这样的官。
  城西北的范公亭公园里有一座三贤祠,供的是富弼、范仲淹和欧阳修。
 

 
在青州市区西边,沿着南阳河畔有一处范公亭公园,这座公园就因为范仲淹而得名。公园里有一处三贤祠,用来纪念北宋时在青州为官的三位贤良,他们是富弼、范仲淹和欧阳修。
 
  首先说富弼,年少时就有非凡的气度,以致范仲淹见后大为惊奇,几句话下来,就认定他是“王佐之才”。范仲淹把富弼的文章拿给晏殊看,结果,晏殊就选了富弼做女婿。因为有当政大臣的赏识,富弼入仕后很快进入高层,庆历七年(1047年)升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欧阳修共同主持“庆历新政”。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者一般没有好命运,尤其是进行吏治改革,涉及权力重新分配,既得利益集团只要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就必然要以死力反扑。拥有权力的既得利益集团一旦反扑,改革失败就是必然的事了。“庆历新政”失败之后,富弼被贬,以资政殿学士加给事中的身份知青州,兼任京东路安抚使。
  富弼到青州做的第一件事是赈灾。当时河朔一带洪水泛滥,大批灾民逃到青州。富弼没有驱赶,没有禁止他们入境,而是千方百计给他们弄吃的,不让他们饿死在青州。他的做法后果很严重:灾民们奔走相告,更多的灾民向青州涌来。最后,当时只有十几万人的青州竟然聚集了六十万灾民。富弼一方面开仓放粮,一方面劝说本地富户捐献粮食,同时动员各县腾挪房屋,把灾民分散安置下来。当时的青州,一个本地居民就要养活四五个外来的灾民。但在富弼的领导之下,他们成功地度过了灾荒。
  在救济灾民的过程中,富弼创了一套新的办法:他发现众多灾民聚集粥棚秩序混乱,而且很容易导致疾病流行,因而化整为零,大大提高了救灾的效率。
  消息传到皇帝那里,皇帝要奖赏他,他却坚辞不受。因为在他看来,救济灾民,是地方官的本分。做分内的事是不该受奖的。
  富弼事亲至孝,待人温厚,但对人情世事,却能洞察秋毫。他有一些精辟的见解,比如:“君子与小人并处,其势必不胜。君子不胜,则奉身而退,乐道无闷。小人不胜,则交结构扇,干岐万辙,必胜而后已,迨其得志,遂肆毒于善良。”其实,这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历史。
  富弼在青州任职只有两年。离任之时,百姓在瀑水涧旁修筑一亭,取名“富公亭”。范仲淹继富弼知青州,到富公亭游览,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
凿开奇胜翠微间,车骑笙歌暮未还。
彦国才如谢安石,他时即此是东山。
  走了富弼,来了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是晚年才到青州的,任职不足两年,却为青州百姓办过一些实事,至今被传为佳话。
  范仲淹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艰难岁月磨砺了他的意志,百姓的苦难造就了他的抱负。他刻苦学习,二十六岁中进士,然后走上仕途。庆历三年(1043年),他任参知政事,在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发动“庆历新政”,改革政治,裁减冗员。新政失败之后,范仲淹被贬到邓州。三年之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到皇祐三年,他被调任青州。
  一到青州,范仲淹就遇到了富弼遗留的问题:因为大批外地灾民滞留青州,造成粮食价格大幅上升。富弼在赈济灾民方面成就卓著,却未能解决粮价的问题,与此同时,按照朝廷当时的规定,青州百姓交皇粮要到博州,也就是今天的聊城。从青州到聊城,路途遥远,百姓推车挑担,苦不堪言。经过调查,范仲淹知道聊城的粮价比青州便宜,于是改变以往的做法,让青州百姓在当地卖粮,然后派人去聊城代百姓购粮,就地交皇粮。这样一来,不仅免去了百姓长途送粮之苦,而且平抑了青州粮价。
  与此同时,范仲淹还为青州留下了一种药。当时青州有一种“红眼病”,流行甚广,一直苦无良方。范仲淹四处搜集验方,与医家细心研究,制出了“青州白丸”,有效地治愈了红眼病。调制药丸的那股清泉被范仲淹命名为“醴泉”。为了纪念醴泉在治疗红眼病中做出的贡献,范仲淹还在醴泉上建了一座亭子。后来,人们把亭子叫做“范公亭”。今日青州仍有“范公亭公园”。我在青州的时候,不大喜欢去偶园,也不怎么喜欢去爬云门山,却喜欢到范公亭坐一坐。因为偶园总是有点闹,爬山多少有点累,而范公亭有一种难得的幽静,而且承载了许多先贤遗迹。  

 
当年范仲淹调制药丸的清泉“醴泉”,他还在醴泉上建了一座亭子。后来,人们把亭子叫做“范公亭”。

  范公亭公园内有三贤祠,所谓三贤,即富弼、范仲淹、欧阳修。欧阳修也曾任职于青州。他与范仲淹之间,隔了一个文彦博。作为青州人,我从小就喜欢这首诗:
醉翁到处不曾醒,问向青州作么生?
公退留宾夸酒美,睡余倚枕看山横。
  它是欧阳修在青州写的。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曾恨自己不曾生在宋朝的青州,不能与欧阳修一起“倚枕看山横”。虽然生活中整天在“抓革命,促生产”或“抓纲治国,大干快上”,却真向往“公余留宾夸美酒”的日子。欧阳修这位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庆历新政”失败之后被贬出京城的。他到了滁州,写下了众所周知的《醉翁亭记》,为后人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那一年,他四十岁,正是一般人雄心勃勃的时候,他却已经倦于官场。后来朝廷重新起用他,但他已经志在文学,这结果就是他继承韩愈、柳宗元开创的古文传统,领导了著名的“诗文革新”运动,因而成了文坛领袖。这位文坛领袖的确有点不守规矩,在皇帝丧期,竟然身着紫衣。他因此而被革职,先贬毫州,又转青州。到青州之前,欧阳修很不情愿。因为他已经决计退居山林,因而接连三次上书辞职。皇帝却六次下诏,催他赴任,而且给了他兵部尚书的职务。皇帝的诏书是由王安石写的,王安石以各种理由把欧阳修引向了青州。一到青州,欧阳修就被青州的山水吸引了。欧阳修治青州,真是如烹小鲜。他终日忘情于山水之间,极少忙于公务。据说,他到任三五天,衙门的事务就减去了一半。两月之后,竟然是“官府如僧舍”,一片冷冷清清。两年之后,连打官司的也没有了。而作为兵部尚书兼知州的他,则主要是在游山玩水、与朋友喝酒作诗。
  在中国历史上,一般的官总是多事,自己不闲着,也不让百姓休养生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运动群众,折腾百姓,以求自己的政绩或者上镜率。而欧阳修却让百姓忘记了他的存在。说真的,这才是聪明人,这才是好官。他这一手,既避免了扰民,也为自己赢得了清闲。有了欧阳修治青州,我才知道什么是好官,什么是高水平的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是为官者的美誉,但说穿了,如此者均属平庸之辈。
  因为没有了公务,欧阳修有更多的时间寄情山水。他建了“山斋”,那是他静养和作诗的地方。他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多病山斋厌郁蒸,经时久不到东城。
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荫百啭莺。
载酒未妨佳客醉,凭轩仍见老农耕。
使君自有林泉趣,不用丝篁乱水声。
  后面有小记说:“久病厌倦,出城郊游,看到春光明媚,万象更新,不觉心情舒畅;新荷出水,飞鹭成双,乔木成荫,莺歌鸣啭,美景目不暇接;与好友对饮几杯,微醉后欣赏山林野趣,小桥流水,农家乐事,确实自有一番情趣。”这就是欧阳修在青州时的生活状态。做官做到这境界,让人无法不佩服。他还有一首《春晴书事》是这样写的:
莫笑青州太守顽,三齐人物旧安闲。
晴明风日家家柳,高下楼台处处山。
嘉客但当倾美酒,青春终不换颓颜。
惟惭未报君恩了,昨日卢公衣锦还。
  欧阳修本来不愿去青州,到青州之后却爱上了青州。离开青州时,他带走了一块一丈多高的青州石头,在上面刻了他悼念自己父母的文章《泷冈阡表》,运回江西老家,立在父母墓前。
  写下以上这些,是因为想起了三贤祠。1975年前后,三贤祠是不开门的,我却多次在门外散步,四周空无一人,砖缝里是丛丛青草,树梢上是阵阵风声。

 

 
  回望宋朝的青州,我想起了李清照。
  在如今的青州范公亭公园,有一座名为“归来堂”的仿宋院落。那是为纪念李清照而建的。那座房子,李清照当然没有住过,但李清照在青州曾有一座“归来堂”,而且承载了这位才女幸福的青春岁月。
 

李清照纪念祠内有一处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的四合小院。院内主厅三间,坐北朝南,额曰“归来堂”。
 
  李清照生于济南章丘,嫁给了青州诸城赵家。众所周知,她的丈夫是宋朝官员、著名的金石学家赵明诚。李清照十八岁出嫁,当时在京城开封,二十四岁即随丈夫回到了故里。当时的达官贵人,与明清的达官贵人一样,无论原籍是哪个县,只要隶属青州,都不住在县城,而是住到青州来。所以,李清照随夫归故里。也就回到了青州。他们一起在青州城居住了十四年。后来赵明诚到蓬莱、淄川做官,李清照有时跟随,但更多的时候仍在青州,前后加在一起,她在青州的归来堂住了近二十年。
  那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位多情多才的女词人除写诗填词之外,像她的丈夫一样热衷于金石。据她晚年所作《金石录后序》记述,他们夫妇对金石书画可谓痴迷。开始时在京城,赵、李两家都不富裕,所以他们常常把衣物送进当铺,拿了钱即去买碑文。后来家境变好,开始大量购买金石书画。在青州的二十年,正是他们大量收藏的时候。按照李清照回忆中的说法:
  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藏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因穷,而志终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恩爱夫妻,神仙伴侣,才子才女,志趣想投。写诗填词,醉心于金石书画,但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进书房,点一支蜡烛,燃尽即就寝。一边烹茶,一边比赛记忆力,茶斟于杯中,却是优胜者先饮。这里似乎没有男尊女卑,也不是夫唱妇随,而是平等而和谐。夫妻常常开怀大笑,以致茶杯倾覆怀中。那样的日子,他们过了十四年。就李清照而言,即二十四岁到三十八岁。李清照三十八岁那一年,赵明诚到外地做官去了。从此,她的诗中多了些离情别绪。
  更为不幸的是,四十四岁那年,他们不得不告别青州,跟朝廷南渡了。他们毕竟是大宋的子民,而且赵李两家都身居要职,他们的命运是与赵氏的国家绑在一起的。南渡前夕,看着满屋的金石书画。夫妻茫然无措,“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最后只能选贵重者带走。
  李清照与她的丈夫到底收藏了多少金石书画?从李清照的叙述看,他们“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一减再减,最后还装了十五马车!这十五马车跟他们一起到了建康。而留在青州家中的大小书柜,“用屋十余间”。
  他们走后,金人攻陷青州,十余屋金石书册,顿时化为灰烬。
  南渡第三年赵明诚去世,李清照手上还有“书两万卷,金石刻两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什么是大家族的做派?逃难途中,所带器皿和被褥还能招待一百位客人。在青州安居之日,该随时准备接待多少亲朋?
  李清照携带的两万卷书和两千卷金石刻后来大多散失。最后她能做的,只是为寄托对丈夫的思念,为纪念自己与丈夫在一起的那段时光,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赵明诚的《金石录》,并付诸印行,使之流传于世。
  李清照后来客死浙江金华。在晚年,她仍然常常思念青州,并且写下过这样的诗句:“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州一杯土。”
  归来堂的欢声笑语,只能存在于她的记忆之中了。归来堂的文化空气,也必然要随着归来堂化为灰烬而飘散。它的主人未能再次归来,后人的纪念更不能接续历史。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再出现的悲剧。
 
附:想起富弼的一件事
 
  在我故乡青州做过父母宫的富弼,有许多事。我在《宋朝的青州》中曾经提到几件。文章写完,又想起一件,与青州无关,却很有意思,于是在此补写一段。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意思就是皇家,甚至就是皇帝本人,法国的路易十四因为说了一句“朕即国家”而遗臭万年,但这话实在不算他的原创,发明权应该在中国。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接受了这句话,司空见惯,无人质疑。英雄们当然有想法,但他们所想的,也不过是“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也”,而不曾质疑过“朕即国家”的合法性,更没想过改变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子女玉帛,都是皇家所有;皇权至高无上,生杀予夺,全在他的兴趣和需要。这合法性由何而来?当然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可是,如果只讲这个道理,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拳头硬就是硬道理,就是合法性之所在,也就意味着别人同佯可以用拳头来争天下。打天下时的硬道理,到了坐天下的时候,就成了恐怖之所在,是不敢再向百姓宣传的。所以,理论家必须解决这个矛盾,使一切自圆其说。
  于是,他们想到了高高在上的“天”。皇帝是“天子”,他对国家的占有权和支配权,是“天”授予的。
  这样,那些未经上天授权的人们,就别惦记着争夺国家的事了。也正因为这样,那些揭竿而起的人,大都要或精巧或拙劣地编造一些“上天授权”的故事。
  能授予,自然能收回。所以,权力来自哪里,就受哪里制约。皇帝的权力来自上天,当然不受百姓制约,却受上天制约。聪明的大臣与皇亲国戚一样,为了皇家的利益,不愿让皇帝为所欲为,而要想法管一管他。谁能管皇帝呢?他们同样想到了“天”,皇帝不是“天子”吗?“天”的儿子,“天”自然能管你。于是,他们把重大的灾变,如洪水、地震、蝗灾、瘟疫,都说成“上天示警”。这一招真的很灵,历代皇帝都不敢不信,每当灾情出现,就要赶紧焚香祈祷,下“罪己诏”,以求上天宽恕。
  宋神宗时,灾害又发生了。神宗照例祈祷、忏悔,反省自身。然而,这时朝中却出现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告诉皇帝:灾害是自然现象,与圣上的行为无关。应该说,这是一个忠臣,是真正要维护皇帝权威的。
  富弼这时正做宰相,闻知此事就有点着急。他说:“人君所畏唯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他担心的是,如果皇帝听信此言,就敢于为所欲为了。思来想去,他决定给皇帝上书。这份上书长达数干言,费尽心机要让皇帝相信灾害的确是上天示警。(《宋史·列传第七十二》)
  富弼自己真信吗,恐怕未必。但他必须让皇帝信。否则,皇帝就真的“老和尚打伞”了。
  读史至此,我为富弼庆幸。他有幸生活在那样的年代,神宗虽然对他的话半信半疑,毕竟不曾因他“欺君”而砍了他的头。如果生活在唯物主义盛行的年代,如果神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富弼的命运就不会那么好了。
  (李新宇,山东青州人。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作品《大梦谁先觉》《愧对鲁迅》《走过荒原》《鲁迅的选择》《呐喊点评》《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中国当代诗歌潮流》《爱神的重塑》《新时期小说的文化选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判》。)
 
 

编辑:今日青州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今日青州、今日青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综合商讯    
青州市公告挂失... 11-30
青岛科技大学暑... 08-15
青州市医保局开... 12-02
《潍坊日报今日... 02-11
潍坊市12345政务... 12-16
2022年全市中小... 12-16
青州这里将建消... 12-16
【惠企便民·人... 12-10
   
一个具有思想家... 10-15
探踪云门山 08-14
王翔千、王振千... 07-20
青州老庄王氏宗... 04-08
走进平安庄 10-14
探听,来自偶园... 10-10
青州历史考古研... 03-29
法伟堂乡试朱卷考 03-22
青州新闻    
青州市召开麻风... 11-22
青州市在潍坊市... 11-22
火了,真火了!... 11-22
青州市交通运输... 11-14
青州市:“两清... 11-14
爱心商家关爱环... 11-14
青州市举办庆祝... 11-14
青州市开展“关... 11-14
《今日青州》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wfrbjrqz@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档案局四楼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12014985号

技术支持:710STU淄博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