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采访
位处
青州城南四里的傅家庄,一个令我思接千古的魂牵梦绕之地!
该村坐落在山间平地上,东西各有一条大沟,属于典型的“二沟夹一庄”地理特征。两条季节沟,发源于南部山区,村民分别称之为“东大沟”“西大沟”,也有呼作“东沟”“西河”的。西河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石井水”,北流不数里,即著名的“瀑水涧”。东沟蜿蜒北去,与西河流向一致,1971年发现的闻名遐迩的北齐画像石墓葬便处于东沟的西崖壁上。目前实情是,墓葬地理位置虽在,但空间早已被一锅端了。令人徒唤奈何?空悲切!在我记忆中,傅家庄可称道之处,除画像石外,还有三点特别深刻:一是明朝抗倭援朝民族英雄邢玠曾在此建造花园。二是山东省可知的黄土层最为深厚的区域即在村内,厚度超过30米。三是村旁耸立着近年新建的万佛塔。屈指算来,从2011年迄今,笔者不惜时力,共计亲赴傅家庄进行了五次实地调查采访活动。
第一次:2011年11月中旬,秋风扫落叶。
按照预先约定,我和拓工王顺诗,兴冲冲地赶往傅家庄大坝,轻易找到了石砌涵洞口。这个举动,缘于夏名采先生1985年发表在《文物》上的《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一文所称:傅家庄墓葬出土墓志和大部分石板“已被砌压于水库大坝底基的涵洞内。”洞口周围全是垃圾,处境恶劣,令人窒息。涵洞低矮幽暗,长约十三四米,顺诗只能蹲着身子进入,为了采光,不得已倒退前行,最后又用手机屏幕微光照着查寻。我俯身洞口,对他喊道:“不要放过任何一块石材,一定看清有没有刻字的?”顺诗敬业,于洞中足足呆了半小时,艰辛无比!出得洞来,灰头土脸,一无所获。
“进村子,打听去。”我毫不气馁。来到村中小卖部前,见一老者身披军大衣,坐凳子上晒太阳。经问候,知姓邢,耳朵有点背,对话需大声。“邢大爷,
青州博物馆的夏名采馆长曾来村中调查画像石墓,听说过吗?”老人竟脱口而出:“他是北京大学(毕业)的。”我惊喜,急忙问:“您见过夏名采?”他答:“没有哇,我进城赶集去了。”“墓中出了块带字的墓志,可否见过?”我又问。他瞪大眼,高声说道:“亲眼见的!”“先是被人拿去挡鸡窝子,后来又用錾子残去了四角。”说这话时,他两手比划着,作出錾子、锤子击打状,语气十分坚定。不仅如此,老人家还一口否定了墓志覆压坝底涵洞的说法:“残烂后,扔到了西河滩。”闻听此言,我和顺诗的嘴都歪了:“南辕北辙,瞎折腾啊!”白费一顿子功夫,竟犯了方向性错误。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别提多么窝囊了。后来去顺诗家,都当个笑话讲。这甚至还称不上是一次真正意义的调查采访。
第二次:2012年4月上旬,桃花含苞欲放。
又是一年前相遇的老地方——傅家庄小卖部旁的两根电线杆处,见到了身穿黑棉袄的邢大爷。这次始知他的大名“邢德福”,1924年生,88岁了,未上过学,识少许字。这可不是个一般人,乃墓葬发现时的主要当事人,时任村革委会副主任!我既庆幸可算找对了人,又自责上次太过仓促,竟未获知老人重要身份信息。我真诚地请他将能够记起来的情况相告。老爷子打开了话匣子,果真是个目击有心人:“墓是1971年春修土坝发现的,炸开土崖,大家伙冲上去刨土。”“我绊了个轱辘子,看见土坷垃旁有一小碗针,被人踩下了沟。”“墓中刚多骨头。”“还有竹子书。”“最后,带画像的石板都收集在一起。大队让人通知博物馆,住城北门的老魏(指魏振圣)来了。”我插言:“还看到什么文物?”“不少‘珠珠’。”他思索道。我干脆直奔主题:“墓志上的主人姓啥?有‘武平’年号吗?”均答以“不记着了。”说到这里,老人突然话锋一转,昂首自豪地称:“我们这里古代叫‘永固乡’。”上了年纪,有点絮叨,又重两遍。我稍沉思,连忙附和:“太对了!您怎么知道的?”“出土墓志记着哇。”他大声说。我追问:“北齐画像石墓志上记的?”他摇头:“不是,唐代墓志。”我松了一口气,心想:“不是就对了!‘永固乡’乃唐宋时益都乡名,北齐尚无。”这表明老人所言非虚,完全可信。他继续说:“84还是85年,村中又挖出了唐代墓志。有人念道:‘大唐崔府君墓志’。开头就有‘五世祖溉’。‘溉’是常说的‘灌溉’的‘溉’,就记住了。”听到这里,我差点跳起来,内心当即闪过:“崔氏家族成员墓志。”看着我已不在状态,老人家一脸的茫然。大约十一点钟,有人喊他吃饭,我们就此别过。惟惜彼时,既未意识到这次采访对北齐画像石研究的潜在价值,又未虑及应该扩大调查对象。我对画像石主题的认知,还停留在《贸易商谈图》水平上,这从当年出版的拙著《青州龙兴寺历史与窖藏佛教造像研究》即可得知。后来偶将青岛所见海螺与家藏高足盘文物相联系,才恍悟出这是鸿胪卿会见外国贡使的职贡图,又结合调查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后,决意再往傅家庄采访。
第三次:2017年3月10日上午9点半。
傅家庄小卖部前,偶遇邢绪昌、邢绪亮兄弟,问及邢德福老人,竟是乃父,已于2015年去世。我猛然以手拍头,又扼腕叹息,伤心遗憾不已!连称:“老爷子功德无量!”问及“村中谁还了解北齐墓葬发现情况?”兄弟俩一致推荐:“曹明义当年在现场,他就知道很多事情。”邢绪亮主动带我去曹家。
曹明义,1938年生,上过学,识些字,身体硬朗,记忆超群,看上去哪像80岁的人。说明来意后,便在家中开始了访谈。
“当年为建水坝取土,一二三队都在干活,土崖上用了炸药,大家一拥而上,用镐挖出了坟墓。”“墓室不大,五六平米。”“墓里东西,大多下了沟和洞子。”“我的任务是挖土,用车推土。”曹大叔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依照他的说法,大家冲上去是为了挖土,并非对墓葬感兴趣,我深以为然,遂问:“有文物吗?”“光骨头、珠子。”“还看见好几支保存崭新的毛笔、一块刻着龙的砚台、一堆写着字的‘竹皮子’。”他特别强调珠子,拇指食指作环状:“比核桃略小点,有小杏那么大。‘破四旧’,没人在乎,用锨扬下了沟。”“城里北门的老魏来过几次。”“大队给博物馆拉去了石板。”我拍手叫好,他很是纳闷。曹明义还称邢德福当年确在现场。以后的采访,村民们又常提到邢德福名字。初次见面,收获颇丰,满意而归。路遇裴姓村民,咨询得知:现今傅家庄“大约有800口子人”,主要是曹、邢、常、史、裴、刘六个姓氏,明初立村时的傅姓人家,早已全无踪影。这次采访让我紧迫地感觉到:全面调研,势在必行!然因随后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更兼教研繁忙,再次成行竟是两年之后了。
第四次:2019年10月23日下午2点。
村中路口,幸遇1972年退伍老兵常学林,69岁,他热情招呼我,并积极帮助联系村民接受采访。真是巧得很,不仅村支部书记曹明顺、村委会主任常永忠来了,而且老熟人曹明义也开着三轮车拉牛粪经过此地,被曹书记喊了过来。我首先请大家集思广益,对墓葬发现时间“1971年春”进行了回顾确认。“天还刚冷”“穿着棉衣”“未过清明节”“三月份的事”“就是这时候。”曹大叔又提起墓旁还出土过“龙骨”之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爆料:“化石”“白色”“像石膏”“坚硬,滑溜”“一节节的,刚长”“谁还拿回家去了一段。”这时,有人冒出一句:“刘秀春拿走了墓中砚台。”大家咸无异词。然而,刘秀春已于多年前去世。顺藤摸瓜,我向曹书记要了他家电话,以便联系家人问询。
随后,众人居然议论起1976年村西南头挖地瓜窖发现的另一座墓葬,我赶紧仔细听。“墓深近十米,用大砖砌筑。”“我清楚记得墓志上刻着‘楚国’‘兵部尚书’‘永固乡’。”“在村北头与角楼搭界处,也有几座大墓,都被平了。”曹大叔说道。后来晤面,他还不止一次对我言及。这时,曹书记接过话茬,他的回忆更详细一点:“这座墓与画像石墓相距三四百米,西南东北关系。墓志上下两块,扣在一起,锔子锔着。”又补充道:“墓志在村中烤烟炉门前放了很长时间,用来当桌子,喝茶水,下象棋。”他随即在地上画了一个正方形:“也就这么大。”我粗估了一下,边长六七十厘米。于是,迫不及待刨根问底,墓志下落竟达三种说法:“砸烂了”“烧了窑石”“被人卖了”。墓主姓啥?与北齐画像石墓一样,也是无人能讲得上来。这是否邢德福所说记载“崔溉”名字的唐代墓志呢?他当年没有谈到具体土地点,我也未及时问。一时不敢轻易断定,毕竟历史是需要被尊重的。
在我虚心求教下,大家又磋商提供了两位画像石墓发现时的当事人:曹明森和韩孝华。按照众人所指路线,我直奔曹明森家。70岁的曹明森在家门口相告:“时间太久了,事情记不清。上百口子都在干活,我管抬土。”又突然想起:“当年是由裴元荣送那些石板去博物馆的。”并指示给我裴家住处。裴元荣,72岁,两次登门采访未果,儿媳妇张大妹子称:“常去万佛塔散步。”天色不早,只好将咨询问题用手机发送张大妹子,让她转达。
怎么就这么巧!出村路上,恰遇求之不得的70岁村民韩孝华,墓葬出土时,他就在现场:“珠子两种,有大有小,不少乎的,用锨扬到了沟里。”“龙骨与墓葬距离有‘一半米’远,上下斜冲。”在我发问下,他做出这些回答。
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前往裴元荣家路上,得遇陈立昌,大有新收获。陈立昌,1954年生,当时17岁,同样是一位现场有心见证人。昔日情景,浮现脑海,他一字不差的原话是:“一根墓道,朝西南,石头门。”“墓底距地面约有五米。”“四个小碗,扔湾里了。”说得毫不含糊,心中不由庆幸,又算是找对了人!“当年是一队在干活。”“画像石板在南平台堆放两三天后,就送博物馆了。”“全都拉去了,大坝下没有墓中石头。”“涵洞内的石板都来自附近牌坊,并非墓中,这从洞里就能看出来。”又说:“龙骨呈东南西北状,在坟上头偏北,两者相距1米左右。”我忙问:“龙骨多长?”他答:“不清楚,刚粗,仅脊梁骨就十二三公分粗。”问是什么动物?“像个虫(指蛇)。”
这次调查的另一收获是:“冯家墓牌坊,在凤凰蛋山北300米处,它比衡王府牌坊更壮观,上世纪七十年代仍存。因修村中大坝,拆了砌筑涵洞。”这是家与大坝近在咫尺的常学明当面讲给我听的。经考证知,冯家墓牌坊系冯溥之父冯士衡墓前建筑。常师傅还手指自家院子南部崖坡说道:“当年就是从这里用牛车将画像石拉上来的。”并再次提到了墓中发现珠子的事实。
回家后,立马两次电话采访刘秀春之子刘庆吉,他1959年生,小学教师,热心文化,参编过村志。“不记得父亲拿砚台一事了。当时我才上小学三四年级,听说墓里有‘珠珠’,扬了。”“还听闻挖出土过一件‘朝天吼’。”从专业角度看,当系镇墓兽。我问:“当时村干部都有谁?”他答:“村革委会主任李长春,年龄大,很老实。副主任邢德福虽然识字少,但能说会道,负责抓革命,促生产。村支部书记史增田,设计了土坝。李长春、邢德福、史增田都已故去。大队长裴志禄健在,家住村北头路东。”
紧接着又与裴元荣通话:“我不在(现)场,光管送(石板)。好几个人用地排子(车)运去的,走小道,经南门,送到冯家老宅(益都县博物馆),堆墙根了。”“我只知道推土,挣工分,听说是个坟,就未上前凑。”并惋叹:“当年的村干部大都不在了。”
第五次:2019年11月6日下午2点半。
我和常学林真是有缘份,这两次进村都先碰见他。他正在自家菜地里忙活,得知采访目标是裴志禄,手指前方150米处:“他在那里聚会,我随后也过去。”我连声道谢!
这不,又路经小卖部,睹物思人,问及已故的邢德福老人,两位大婶、大嫂不约而同地介绍起来:“古代那些事,他想得清楚。”“他刚想事,一嘎拉子人围着,都愿意听。”我百感交集:“几年前,在这两根电线杆处,老人家坐着凳子晒太阳,一次披军大衣,一次穿黑棉袄,我们高声交谈,恍如昨日!”二人齐声说:“一点也不差,他就是常在那里说事情。”
转眼便至老少爷们聚会场所,果然见到裴志禄大叔,老人家85岁,时任傅家庄大队长,思维清晰,回忆道:“土坝是支部书记史增田设计的,头半截他领着干的,后半截我领着干的,牛拉碾砣子来回压实的。”“崖头劈土,发现了墓,当天我不在(现)场,开会去了。”“石板都送到了城里博物馆,连分钱也没给(mu ji)。我就记着洞子里只有两扇带铁环的石门。”又补充说:“墓志挡鸡窝子了,后来砸烂,烧了窖石。”讲到这里,裴志禄突然用手一指:“就是他挡了鸡窝子。”正在下象棋的裴永安。记得邢德福也说有人用墓志挡鸡窝子。常学林赶忙帮我问询,裴永安一心下棋,似乎没听见。常学林当即告诉了我他家的电话。
真是巧得出奇!这时,曹明义赶来聚会了。我迎上前去,打趣地求证:“曹大叔,有村民称,您当年还拿了两个珠子,回家路上,被人劝说不吉利,随手扔到了湾里。”老人憨厚地笑言:“是啊,有这事,刚后悔。”他再次用拇指和食指演示:“有小杏那么大。”我忍不住大笑起来。他继续说:“珠子带眼,像是挂在脖子和身上的。”“书有两种,‘竹皮子’书和纸书,纸与现在纸不一样,很薄。”我焦急惊问:“您以前怎么没说有纸书?”“又想起来的。”“还有什么?都告诉我。”直问的老人家连说:“没什么了,就这些咧。”正是曹大叔,每次都让我有所新收获,深感不虚屡行,若有神助!
第二天,拨通裴永安电话,其子裴元清接听:“时间太久,都忘净了。老父85岁,耳背,又有点糊涂。鸡窝子那个地方早就被推土机推了,家里人都未记得那块墓志上写着什么字。”末了又来了句:“真不瞒你说,没有知道的!”看来不管怎么做,都已无补于事了。回味起来,还是刘庆吉老师总结得好:“那时‘破四旧’,大家都不关注墓葬中东西。要是现在,早就凑上去,弄明白了。”墓志的缺失,真不知给研究工作造成了多大的麻烦!
出于慎重起见,我所考虑的是,历史研究是讲求实证的科学,必须依靠证据说话!凡能反映当时真实情况的信息都是宝贵的,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去搜集,做好历史的记录者,坚决避免调查中的主观意识局限,杜绝道听途说。基本可以这么讲,村中父老长辈,除97岁的常继承因年事已高和几位耳聋者无法调查外,该采访的都采访了,几乎问询了个遍。然而我们不能苛求当年见证人,做出像今天的考古专业人士那样面面俱到的详细记录。在此,郑重声明的是:笔者所有采访信息都落实到了具体人身上,每次采访完,均复述一遍,请受访人首肯无误。迄至拙文撰毕,又特请几位关键人物对文字做了最后确认。前后五次调查公布的所有采访细节,为揭开傅家庄画像石历史疑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李森)
作者(中)与父老乡亲合影
邢德福常晒太阳处
曹明义
常学林
曹明顺
大婶大嫂
裴志禄
村民聚会场所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