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寺,是一座较为古老的寺院,查阅多部旧志有载。旧址在今何官镇平昌寺村。清康熙《益都县志》载:“弥勒寺,在县北二十里平昌社,唐景云二年建。”光绪《益都县图志》载:“弥勒寺,今曰平昌寺,在县城北三十七里,村亦以寺名名焉,北齐时建。(以寺有天宝五年造像知之。《旧志》云,唐景云二年建,亦据是年造像而言。)”清段松苓《益都金石记》记载:《北齐张景晕造像记》刻有“大齐天宝五年岁次甲戌七月乙酉朔十五日己亥,平昌县人张景晕为亡父母敬造弥勒佛一躯,后为师僧七世父母、皇帝陛下、居家眷属,普为法界群生,果等正觉。”等内容。又载:“《造像记》旧在县北三十里平昌寺,今移于法庆寺。石高七寸,分两层。上方尺有三寸,下方尺有四寸五分。上层字径五分,共六行;下层字径六分,共十六行;左侧字径六分,共六行。皆正书兼八分体。其上层刻像,中为莲花座,右为男子三人,左女子三人,旁皆有字,盖皆肖其像也。左侧题张子昂等六人名。按《汉书·地理志》:琅琊、平原二郡皆有平昌县。琅琊之平昌在今诸城北境,后汉属北海国,晋属城阳郡,宋属平昌郡,元魏属高密郡,隋以后不复有此县。据此碑,是北齐时犹未废也。《水经注》有平昌庞民孙道相颂石井通津,似是平昌民颇有迁居益都者,因立此寺,而寺亦由此得名也。”旧志中县城至平昌寺里数虽然不一,但实指一处。从唐景云二年算起,该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清末
青州举人邱琮玉《青社琐记》记载:“邑城北三十五里,有庄曰平昌寺。庄有古寺,以寺名也。”而寺内之元至正间地图碑,实称“崇真禅院”,不知改于何代。碑又有“纸衣门人”四字,《益都金石记》谓四字不解。按:《太平广记》:唐大历中,有僧号为“苦行”,不衣缯絮布絁之属,人呼为“纸衣禅师”。四字之意可以此推。
从以上史料悉知,弥勒寺即平昌寺。今平昌寺村以寺得名。据分析,该寺有可能建于北齐,非唐景云二年。现在该村田月忠老人家中,仍完整地保存着当年“平昌寺”山门上的石刻匾额。经走访该村老人,平昌寺原坐落于村东,是一处占地约四市亩的中型寺院。至建国前,寺院的山门、大殿虽已破损严重,但仍保持旧貌。进山门,两侧是四大金刚塑像。正殿供奉弥勒像,另有东西配殿各三楹。殿前有两株两人合抱的大松树,殿后有一棵数百年垂槐,树型奇古奇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寺院便改作学校。“文革”中,殿堂全被拆除,大松树杀伐后被口埠公社无偿调用。现在,该寺遗址已被村民房舍所覆。幸运的是,原平昌寺的山门石匾额却保留至今。石匾额长70厘米,宽40厘米,厚8厘米。以双钩线刻法、楷体雕刻“平昌寺”三个大字。上款刻“大清乾隆二十年重修”,落款处刻“僧人李□□”,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人名难辨。尽管志书上没有提到重修该寺的记载,但从匾额上可知,清乾隆二十年(1755)曾经做过最后一次重修。 (有令衡)
原平昌寺山门石刻匾额
原平昌寺地图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