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田浇灌很是方便。一合电闸抽水喷涌,据说还有电子调控,连手动合闸的程序都省却了。而用水浇灌的过去式,却是十分原始的笨拙的。任谁都知道,庄稼菜蔬也需要用水的,咱北方缺水,春夏之交尤甚,这就需要浇灌。倘若不怕麻烦,提着水筲拿着瓢,一棵又一棵去浇,也不是不可以,但费时费力不说,那效率也太低下了了,于是便有了辘轳和倒筲。
辘轳还是那种辘轳,但打水的筲却有变化。因为灌园需水要比家庭用量大得多,家用水筲打水形不成水流,这倒筲的盛水量就大了许多。挑水储水用的是平底筲,便于置放于平整。为筲的形状也有所改变,厚厚的铁皮尖尖的底,形状就像个大陀螺。因为是尖底,所以就不能直立,人们就是利用这种无法直立的惯性,贴到水面自己倒,一道便能灌满筲;用辘轳把筲搅上来,手稍微一捹就会把水导出来。这样一筲又一筲,接连不断,形成的水流沿着水沟,奔流到菜地里面去。当然上水快水流就连贯。而要出水快,就得不惜力气,一筲又一筲不停地搅。倒筲体积大,盛水比较多,很有分量。倒筲打辘轳很是一件体力活。过去,
青州东城壕,宽度几乎是现在的荷花池家马路,里面全是种菜园,曾经是
青州城区主要的蔬菜供给地。那时的南荷花池,从南到北一连串七、八口井,都是用来浇灌菜园的。俗话说“十亩田,一亩园”,种菜园不仅是个细致活,更是一件体力活。所谓水菜。水菜,种菜用水特别多,菜农们就得天天打辘轳。好在是城壕低洼水位高,放下倒筲去,几下便能搅上来,保持水流的连续性,顺着垄沟哗哗淌,流进菜畦滋润得青菜绿油油。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中期的情景,常从城墙顶上往下看,也是我见到的最原始的浇灌法。
吊桥以北是北荷花池。菜地也是一片接一片。较之南荷花池,这里的水位就更高。即使现在,也可以看到北荷花池有水草,那地方往外冒清水。原来的时候,有些低洼处,三锨两锨就能撅出个水坑来。这样就好办了,不用搅辘轳摁倒筲,直接使用量兜子。所谓兜子,就是一个敞口的大水瓢,木质的铁制的都可以,容积不大大概能盛半筲水。关键是瓢的两边分别栓两根绳。绳子长长的细细的,方便两个人有距离地扯起来。两人扯着量兜子,分别站在水坑两边,双手扯双绳,先往后下方撇,兜子落到水池里瞬间灌满水;紧接着顺手扯绳向前扬,量兜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落下来把水泼出去,准确地泼进垄沟里。就这样扯着泼着,一兜接一兜,沟渠里便形成连贯的水流,哗哗地流淌,流进那绿油油的菜地里。这是我见过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车水方法,看似在做游戏一般,一看就令人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实际上你办不到,这是需要技巧的,需要二人间的协调和配合。立定脚跟扯绳甩兜,身体前倾后仰,牵绳一张一弛,量兜往来翻飞,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又一道优美的弧线。这景观现在是看不到了,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平除城墙修马路,荷花池里便不种菜,改植荷花了。于是有了荷花桥,塑上荷花仙子了。后来又填垫平整为休闲草地,再后来又把土掘掉,至今还是种荷花。这灌菜园用的量兜子,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水车的使用便进了一步,因为这是引水的半机械化。我最早见到的水车,还是两排铁链挂水斗。铁链挂在齿轮上,拨动齿轮转,链条带着水斗转,井水一斗又一斗提上来。再后来就成为管状虹吸式的水车了。可以用人推,也可以打辘轳板凳搅动,都可以把水提上来。就因为是没有外接动力源,需要人力和畜力。这就可以套上小驴或老牛拉水车。过去城北高曹二园多菜园,因为居河边,井水也不深,经常可以看到小毛驴拉水车,拉磨拉碾一样的,围着井台转。我有个朋友曹园的,他说小时候经常牵着小毛驴,到菜园地里拉水车,给自家园地浇水,也给庄里庄乡帮忙。小孩儿牵头小毛驴,来回行走在绿油油的菜地里,他觉得能够给邻里帮上忙,这很是得意的一件事。
我最早见过的机械化抽水,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截一段七里河水,聚成个水潭,按上了锅驼机。这锅驼机很笨重,圆筒状的铁家伙,底部燃煤烧蒸汽,推动活塞做机械运动,以此拉动抽水机。这应该是最初的机械化抽水方式了,只不过形体太重还得燃煤费力气。有了开始就有发展,再后来有了离心式的抽水机,动力也就有了柴油机,电动机。越来越发展越来越科学,直到现在利用电脑做程序控制了。不过一路走来,回想一下曾经的过去,也是令人回味无穷。 (刘珍实)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