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在山东省青州市的苏埠屯古墓中,出土了大量带有铭文(图1)的青铜礼器。新中国成立后,又对苏埠屯先后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一次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另一次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都出土了大量的带有铭文(图1))的青铜礼器。
经专家研究,把铭文(图1)青铜礼器所在的墓葬确定为商朝墓葬,而(图1)最终由郭沫若先生将其解读为“亚丑”,之后,“亚丑部落”才被人们所知。
作为商代部落方国的“亚丑”,一直未见于任何典章史籍的记载。虽然单从这一点,并不值得怀疑“亚丑部落”曾经存在过的可能性。但是,经过认真地研究,笔者认为,这“亚丑”的解读是存在问题的。
我们觉得对铭文(图1)的解读,不能绕开“苏埠屯”这一村名。
其实,苏埠屯本应该记作“苏阜屯”。
“埠”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埠頭,水瀕也。又籠貨物積販商泊之所。”而“阜”,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解释为:“大陸也……大陸曰阜……高平曰陸。謂土地豐正名爲陸。陸土地獨高大名曰阜。阜冣大名爲陵。引申之爲凡厚、凡大、凡多之稱。秦風傳曰。阜、大也。鄭風傳曰。阜、盛也。國語注曰。阜、厚也。皆由土山高厚演之。山無石者。象形。……釋名曰。土山曰阜。象形者、象土山高大而上平。”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便用“埠”代替了“阜”。在苏埠屯周边,因为地处高地之上或者高地附近,而被称之为“××埠”的村庄,还有很多,如
青州市的口埠、高家埠、马埠,寿光市的韩家埠、高家埠、国家埠、拉塔埠、钱埠、东西中三埠头、黄埠、汤家埠、张家埠子、孙家埠、齐家埠子(即齐家)、前后赵埠,昌乐县的李家埠头、张家埠头、付家埠头,等等。
以上各村,大都在村名前冠以在此定居立村时的先民姓氏。因此,苏阜屯也好,苏埠屯也罢,其得名,应该与这里的名人或者居住者的姓氏等有关。然而,奇怪的是,该村陈姓为明代前土著,其余姓氏多为明初迁来,却唯独没有苏姓。
《青州市地名志》是一部力求严谨的地方志书,它的记述是:“商代已是居民点。商墓群所在的土埠为古代屯兵处,旧志称之为苏秦墓,村因得名”。
成书于康熙十一年的《益都县志》说:“在城东北苏埠社。秦自燕奔齐,裂其躯葬此。传般阳西亦有秦墓,今淄川地。”
但是这“苏秦墓,村因得名”也实在经不起推敲。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生活的年代连春秋都不是,更不是西周早期,他怎么能穿越700多年,回到商朝时代呢?
这苏秦墓未见于任何正式的史记记载,康熙《益都县志》实则向我们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康熙年间已知的、存在于苏埠屯埠岭之上的古墓,坊间传说是“苏秦墓”。
所以,苏埠屯的得名,应该与苏秦没有任何的关系。苏埠屯的商墓和西周墓葬与苏秦更无任何关系。很可能是先有“苏埠屯”这个称谓,尔后才有的“苏秦墓”的附会之说。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说青州市的“廉颇村”。
廉颇村,俗名“luàn pò”,又名“连坡”,大约一百年前改为“廉颇”。廉颇村的村志也是这样记载的。经过考证,廉颇村在古代是一个泊连泊、湾连湾的水草丰美之地,地处古马兰军马场一带,因此得了两个名字:连泊、兰泊。“兰泊”当为“马兰泊”的简称。而“兰”在古汉语中读作“luan”,音同“乱”,故俗称“luàn pò”。“连泊”音同“连坡”,因村西北有一不知墓主的丘冢,廉坡村先民们就把“连坡”附会成了名将“廉颇”。
同样,苏埠屯也是附会者言,是古人不知其得名的原委,只是为了名人效应,而把它与曾经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生拉硬拽到一起来的。
在苏埠屯发掘的M1号墓中出土的青铜钺上,有一个铭文(图1)。M1号墓,即“亚字形墓葬”,是大型的商代奴隶主墓葬,是侯王级别。M1出土的青铜钺,以及M7出土的许多青铜礼器上,都有这个铭文。很显然这个铭文归属于一个氏族,而不是哪一个贵族。
(图1)的外围是个“亚”字,而内里的字在先前的考古研究中被定论为“醜”字,因而,这个商朝墓葬被定名为薄姑氏亚丑族墓葬。从此,中国学术界认为,在古代中国的东方,存在有一个部落方国,叫作“亚丑”。
这种说法很是值得商榷。
铭文(图1)的外框,近似于甲骨金文中的“亚”字,被称作亚字形。这种边框的族徽铭文在商代金文中很常见。有的专家认为,“亚”是宗庙的形状,而宗庙与族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亚形被用来表示宗族。也有的专家认为,“亚”是职官的泛称,或文或武,有大有小。如甲骨文、金文中有“多亚”,指多位官员;金文中有“大亚”,指高级别官吏;金文又有“走亚”,是一种武官。《尚书·酒诰》“惟亚惟服”中的“亚”、“服”都是在商代朝堂上供职的官名。还有的认为,亚形只是用来界画的边框,并无特殊的含义。
那么不管这个外边框究竟有没有意义,或者究竟是何意义,这个部落一定与(图1)有关。
“亚丑”铭文常见于一些商朝礼器之上。
从宋代起,就有很多的文献提到“亚丑”铭文。著名考古学家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著述的《三代吉金文存》中,记载“亚丑”铜器70余件。其中有鼎、罍、彝、尊、爵、觚、盉、觥等,造型、纹饰都极为精美。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罗老先生都未将其标明出土地点,从而成为考古学界的谜题。
1931年刻有“亚丑”铭文的青铜器在苏埠屯出土后,该铭文被郭沫若先生释读为“亚丑”,尽管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但是基本上认可郭老的结论,考古学者认定:青州一带,即是远古“亚丑”部族的主要活动地域。
但是作为商代部落方国的“亚丑”,一直未见于任何典章史籍的记载。虽然单从这一点,并不值得怀疑“亚丑部落”曾经存在过的可能性,但是,经过认真地研究,笔者人认为,这“亚丑”的解读是存在问题的。因而,我们认为,该部落为“亚丑”的合理性也值得怀疑。
首先,看一下甲骨文中表示“丑陋”的“丑”的写法,见(图2)。
它右边是个装满酒的坛子,右边是个“鬼”字,意为“一个人喝了酒后,会丑态百出,就像戴着傩面一样,甚是难看”。通常的解释,“从鬼酉声”,只是对“醜”字的解释而已,而非(图2)这个甲骨文的含义。
甲骨文的“酉”字(图3、4),其形像酒坛。因为,不富有绝对不能酿酒,因而,含有这样的字形的甲骨文字,多与酒、富有、福气有关,例如:福(图5),富(图6),酒(图7)。
金文“酉”字字体变化也不大,但是从未见过(图1)的左边这样的写法。
(图1)的左边旁,反倒更像是一条倒立着的“鱼”,头上尾下,头大尾小,鱼鳞斑斑。
无论是在金文还是在甲骨文中,“鱼”字的头都是朝上的。这个字中的“鱼”为什么是头朝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字--“苏”。
“苏”字的写法有:稣、穌、蘇、囌。对于“苏”的定义常见的有:1、古代的鱼生病后,古人拿一种带香味的草或木枝,通常认为是紫苏,放入水中,给鱼治病,后延伸至复活,恢复知觉与活力。2、古人发现,用树枝或稻草穿鳃提鱼,短时间内虽然使鱼失去了水并伤到了鱼鳃,但并不会致鱼于死地,只要短时间内给予必要的水环境,鱼就可以“复活”。
再来仔细研究(图1)这个图片,我们就不难明白了。原来,这正是一人手持香草,在给一条已经翻了肚子的假死的鱼治病。(图1)的左偏旁,鱼头朝下表示鱼“死”。
也就是说,这个铭文的内部不是什么“丑”字,而是个异体的早期金文“苏”字。
虽然,甲骨文中的“鱼”(图8、9)中的字样,从未见过(图1)内部左偏旁的写法,但是,这很难改变我们认为(图1)内部就是“苏”字的看法。
另外,这个(图1)这个铭文内部,也像极了欹器边站着一个人。
什么是欹器?请看下图
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古代的计时工具,在其上放置匀速滴水,则会周期性地自动滴入水、倾倒水、空瓶立正,再自动滴入……,循环往复。
《荀子》一书《宥坐》篇,是关于“欹器”的最早记载。这里“宥”字相当于“右”字。“宥坐”也即“右坐”或“右座”。《荀子》记载的所谓“欹器”,是鲁王用来代替今人所说的“座右铭”的,是用于警醒自己的器物。《宥坐》篇的记载如下:
“孔子观于鲁桓公(公元前711年—前694年在位)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在《甲骨文合集36419》中,我们见到了欹器的形象。
《甲骨文合集36419》被认定为对小臣“醜”赴攸以御夷方军事活动进行占卜的甲骨卜辞:辛卯王、小臣“丑”、其作圉、于东对、王占曰、大〔吉〕。卜辞图片如下:
左边起竖着看,第二列第三个字(图10)就是被解读为“丑”的那个字。把(图10)这个字界定为“丑”,认为“丑”是指进行占卜的巫师,这完全是犯了一个主观臆测的错误。他们的错误可能在于,先想到进行占卜的人应该是巫师,然后想到巫师戴着傩面具因而很丑,所以这个字就是“丑”。这样的逻辑思维是想当然的,但是可能会出错误的。
大多数专家把上述图片的甲骨卜辞解读为,“辛卯王、小臣‘丑’、(上接一版)其作圉、于东对、王占曰、大〔吉〕”,也就是:“要小臣‘丑’在东边作防御,应对(敌方的困扰)吗。王亲自占卜,结果显示是大吉大利”。
然而,我觉得,该卜辞中(图10)这个甲骨文绝对不应该是“丑”字。
那么,这个字究竟作何解释?
中国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兼具绘意、指事等功能!这才是界定这个字的含义的根本方向和方法。想解读它的含义,就必须得首先回到这个字本身的结构上来。
既然有人把这片卜辞解读为“小臣‘丑’赴攸以御夷,于东对大王占卜,曰:大吉”,那么,“小臣”后面的字“丑”,很自然应该是他的名字或者官职。
官职?
这,就对了。
我们先看一下(图10)这个字,它的左偏旁是不是像极了一个欹器?!而苏埠屯商代青铜钺铭文(见上图)内部的左偏旁,不正是个欹器吗?!
因此,(图10)或者图例的内部这个字,正是一个人站在用以警醒或者提醒商天子的欹器旁,用手指着,对天子说话,是提醒的意思。
这是一个负责提醒天子什么事情可以干、什么事情不可以干的官员,暂且称之为“醒官”,相当于后代的谏官。
而“醒”就是“苏”、“苏”就是“醒”。
(图10)这个字,还见于甲骨文卜辞“其于之,若。X(即图10所代表之字)其至于攸,若。王占曰:大吉。其大出,吉。”
这个卜辞似乎与“辛卯王、小臣X、其作圉、于东对、王占曰、大〔吉〕”有关。它们合起来可以解释为:要小臣X在东边作防御,应对(敌方的困扰)吗;王亲自占卜,结果显示是大吉大利。让地之长(“长”读作“官长”的“长”)到之地会好吗;小臣X去攸地会好吗,王亲自占卜,结果显示是X去攸地大吉大利;小臣X率领军队大出,结果是很吉祥。
这样来看,这个铭文(图1)也有可能是部族的名称。
其实,不管这个“小臣X”中的X是不是官职名,都改变不了“苏”或“醒”的含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进锋,以及其他甲骨文研究专家,一致认为,小臣某,是商代的内服官或者外服官对自己的称谓。重臣一般自称“臣某”。这些小臣职务较低,他们经过努力,凭借自己的功绩,会逐步成为重臣,可能外放成为军事首领,甚至成为一方诸侯。其中,“某”可能是官职名、国族名、氏族名。他们成为重臣后,做外服官的同时,还有可能在朝内任职,但仍称小臣某,而这个“某”,有可能从此成为自已一族的名称。
在苏埠屯M1号古墓中,还出土了带有铭文(图11)的青铜器,在M7号古墓中,也出土了带有铭文(图11)的青铜器。《三代吉金文存》中还有的铭文(图12)。而且在带有铭文(图1)的方爵杯中,(图12、13)的铭文处在爵的不同部位。有专家论断说,铭文(图12)就是铭文(图13),是铭文(图13)的异体。正如王进锋教授在《殷商时期的小丑》一文中所言,把其中的变化总结为是由铭文(图1)内部字形到铭文(图11),由铭文(图11)到铭文(图14),由铭文(图14)到(图15)的演变,这倒是完全可能的,其由繁到简变化的轨迹很是清晰。
甚至,把后来的铭文(图16、17)都看作是(图1)内部这个字的变体,也都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唯独把铭文(图15、16、17、18、19)都解释作“旨”,却很是难以令人折服的。
一直以来,都把殷墟卜辞中的(图19)解读为“旨”,它像是一个人站于高台之上发号施令的形象;把(图18)解读为“召”字。因为(图18)与(图19)异常地相似,所以有人认为它们其实是同一个字“旨”。从形象上看,二者也都像是在往口中放东西,这样看来,把它们解释作“旨”也未尝不可。入口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而许慎的《说文解字》把“旨”注解为“美也”。也就是说,许慎认为“美好”才是“旨”的本义,“旨意”的“旨”是后来的引申含义。
金文(也称作钟鼎文)的出现,稍晚于甲骨文,从文字的结构上看,甲骨文象形意味浓重,字体多变,笔画增省随意,而金文则比较统一。而金文的“旨”写作(图20),金文大篆的“旨”写作(图21),这两个字的形象才是明显的,也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放入口中之意。因此,(图19)究竟是不是“旨”,真值得存疑。
更何况,有的专家,因为(图15、16、17)与(图18)或者(图19)很接近,就把(图15、16、17)以及(图1)的内部都解读为“旨”,这是相当错误的。
既然(图15、16、17)都源自于(图1)的内部这个字,自然它们就应该有(图1)内部这个字的发音,有(图1)内部这个字的含义。从较为初始的变体字(图15)的字形上,我们完全可以解释为“提醒”的“醒”字,即“苏”字,因为这个字形是一个人在指着自己或者他人的嘴巴,明显是在提醒某个人“不要讲”或者是“你说错了”。我们现在想表达让人禁声的意思时,不还是把食指放在自己的嘴巴前,同时说“嘘”吗?“嘘”就是禁止的意思,就连西方人在表示让他人禁声的时候,都是把食指竖放在嘴巴前。
更何况“苏”与“嘘”的发音是那么的接近呢。在普通话中,“苏”读作su音,平声。然而,在方言中有太多的su音读作xu,例如:麻酥酥(xū xū),窸窸窣窣(xū xū),宿(xù)舍,风俗(xū),夙(xù)愿,严肃(xù),塑(xù)造,速(xù)成,素(xù)材,追根溯(xù)源,诉(xù)苦,雪扑簌簌(xū xū)地下,等等。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而官话是指满洲人的官话,它不是中原话。而在普通话之前,青州人就把“江苏省”读作jiǎng xū shēng。方言虽不是古汉语,但是它有古汉语的影子。因而,上古时代,“苏”可能就读作xū音。
另外,从《甲骨文合集》中查到的含有铭文(图19)的甲骨文卜辞图片来看,铭文(图19)处在主语的位置,明显是指铭文(图19)这个(大)臣或者将军。因为专家已经论证,(图16)就是(图1)内部这个字,并且解释得很有道理,那么,假如(图19)与(图15、16、17)是同一个字,那这个字还应该是与“提醒”的含义有关。
除了我们已经论证的(图1)内部这个字的含义之外,从绘意的角度上讲,(图19)的形状,也像极了一个人站立于口之上,站就是立,立就是停,停就是住,完全可以把它解释为“停口”、“住口”、“别再讲了”之意。而从象形角度上来看,“采”字甲骨文写作(图22)或者(图23),采摘时,手指明显是分开的;而捂嘴时,大拇指与其余四指明显分为两叉。再看一下(图19)这个字,是不是也有些像是把手放在嘴巴之上?这样的话,(图19)还是“封口”、“停口”、“住口”、“别再讲了”之意。
而(图16),表示在他人讲话的时候背转过去,也是表示“你别说了”。(图17)则是具有“封口”、“住口”的含义。
(图15)字,从字形上看,倒是有点像是在以后文字的转化中,变成了“吁”。“吁”,也读作xu,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因此,图例1这个铭文或者(图15)等,还是方国或部落“亚苏”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苏氏部落”“苏氏侯国”商朝大官员“苏氏侯国”。或者,因为这种边框的铭文,在商代金文中很常见,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这是各侯国出于对商天子的尊敬,而在自己的礼器铭文上加一个“亚”字,以表示谦卑和臣服。
这“苏氏部落”或者“苏氏侯国”,才应该是苏埠屯名称的真正由来。
至于苏秦与苏埠屯有什么联系的话,倒是存在另外一种可能。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之《苏秦列传》中记载:秦详(即“佯装”之意)为得罪于燕王而亡走齐,齐宣王以为客卿。齐宣王卒,湣王即位,说湣王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破敝齐而为燕。燕易王卒,燕哙立为王。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于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于是如其言,而杀苏秦者果自出,齐王因而诛之。
苏秦到齐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齐国,然而齐湣王对此浑然不知,为奄奄一息的苏秦报了仇,并安葬了苏秦。苏秦是东周洛阳人,齐湣王不能把他葬在洛阳,那就把他葬在商代苏侯的墓地里了。
这就是人们坚信苏埠屯大埠上有苏秦墓的原因。
综上所述,所谓的“亚丑部落”,当为“苏”氏部落方国无疑。
附录(一):含有甲骨文“旨”的卜辞图片《甲骨文合集6828》
附录(二):本文所需图例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殷商时代的小臣》,作者王进峰,发表于《古代文明》2014年7月,第8卷第3期
2、《齐国始封地考——山东苏埠屯遗址的性质》,作者黄川田修,蓝秋霞译,发表于《文物春秋》2005年第4期
3、《甲骨文合集及补编在线检索》(链接p://www.guoxuedashi.com/jgwhj
4、《说文解字在线查询》 (李瑞之 李蓝迪)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