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庙故址在南门外君怡都古玩城西南150米处。旧志载:“火神庙在城南门外,建始无考。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乾隆五十四年(1789)、道光十年(1830)先后重修。”光绪《益都县图志》载:“火神庙,在城南门外,内有龙神宫,盖取水火相济之义,创始无考。”对火神的信仰古已有之,民间崇信的火神不一,惟祝融是我国民间最为尊崇的火神。因他发明了击石取火的方法,皇帝便命他掌管天下的火种。祝融以火施化,赢得了人们的敬重,被民间奉为火神,以致后世被与火相关的行业奉为保护神。
据当地老人回忆,火神庙系一处规模较大的道教庙宇,占地约10市亩,南北坐向,前后两院,院前有戏楼,建筑考究,风格独特。院内古柏苍劲,杨树参天。南、北、西三面环涧,环境优雅。庙内主祭火神爷、龙王爷,香火旺盛,庙貌焕然。山门坐北面南,入山门,迎面有主殿三楹,殿前0.5米高的露台,台下有康、乾、道及民国时期不同年代的重修庙碑数通。左右各有东西配殿三楹,皆青砖灰瓦建筑。正殿前有3米深的卷棚,卷棚两硬山各开一拱形小门。进卷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根朱红柱子上的一副抱柱对联,惜年久难忆其内容。步入大殿迎面有1米多高的神台,台上有近3米高的木制神龛,神龛制作精雕细饰,内塑火神爷坐像,像高2米有余,赤发赤须,貌凶猛,侧立侍者皆威武,尚不知其为谁。火神爷身有四臂,上两臂举过头顶,一手托着太阳,一手托着月亮。下两臂在胸前一手执铜铃,一手执宝剑,相貌威严,令人生畏。火神爷塑像前神龛外,还有一尊小型火神爷像。此像高1米余,为木雕像,雕工精细。据说,此像专为火神爷过生日(古历六月二十三)唱大戏时,将像抬到观戏楼上看戏专用,平时便置于大像前一并供奉。正殿为单檐硬山式建筑,青砖绿瓦花格门窗,脊饰吻兽别具一格。
在大殿西侧,紧接山墙有略小的北屋两间,曰“龙神宫”,内祭“龙王爷”。据传说,当初火神庙建好后,因该庙三面为涧,雨季时,西南山上的洪水奔流而下,火神庙屡被冲毁,后人便在火神庙正殿西侧增建了这座小型的“龙神宫”,内供龙王爷,并建有龙池。自此,不管洪水多么肆虐,火神庙一直安然无恙。
火神庙大殿的建筑装饰也独树一帜,特别是屋正脊上的吻兽装饰令人叫绝。正脊两端是两个大龙吻,脊正中是一个大半米高的麒麟宝瓶,两边有耳环,分别系着两根铜环,东西伸出2米多,铜环尽头各有一个骑着瑞兽的人物,人物手中握着铜环,使屋脊混然一体。此等脊兽在
青州未见其二,但不知寓意如何。
正殿的东山墙东北角,有一角门,经角门可进入后院。后院又有北厅3间、西屋4间、道舍2间、斋房2间。北厅前后亮窗。因厅后即是护城河,从护城河北岸向南望去,此厅雄踞4米多高的石坝之上,清凉通风,炎夏常有人在厅内乘凉。前院有古柏数株,后院多是一搂多粗的大楸树及钻天杨。院内碑碣众多,建筑布局严谨。山门西侧有一棵三搂多粗的古槐,树龄约在500年以上。从远处观望此庙,苍松拂云,古柏蟠扎,粉墙黛瓦,即知此庙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庙前有通向马家庄子的一条东西向的小径,径之南侧是一空旷场地,场地南端有一座建筑考究的戏楼。戏楼坐南面北呈凸字状,戏台拔地5尺有余,皆条石垒砌。四角有四根朱红立柱,前两根有对联一副,惜无人记忆其楹联内容。戏楼四角飞檐凌空,檐下斗拱,雕绘精美。该戏楼为
青州晚清四大戏楼之一。戏楼之西北侧,有观戏楼5间,皆青砖灰瓦,实木板门窗,建于2米多高的台基之上。每年的古历六月二十三是火神爷的生日,也是火神庙的庙会日(古历二十三、二十四两天)。至时,善男信女们便把木制火神爷前簇后拥着抬到观戏楼上落座,观戏楼上,除本庙的道长外,不凡还有本地的一些达官名绅,还邀请其它庙宇的道人来为火神爷念经。庙会至抗日战争时期渐衰,日本投降前即彻底消亡。
火神庙的倾废原因,经调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国民政府县长杨九五将该庙拆除,庙材建了营房。第二种说法是1947年秋天,国民政府益都守军为便于守城,下令将南门外200米以内的庙宇等建筑物全部拆除。据走访两位九旬老人证实,1947年底之前,火神庙大部分建筑尚存,故第二种说法较为可信。火神庙的残存建筑,当在建国前夕便全部拆除干净。 (有令衡)
这座通往云门山的牌坊西南侧,即是火神庙的旧址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