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庙,原名“昭感白龙神庙”,旧址在今城东南七里河村北首。占地10市亩左右,是一座规模不太大,但建筑很别致的道教庙宇。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白龙庙,初建于城东南七里河,后寻移于城内城隍庙东北药师庵旧地。同治八年,知府王汝讷、知县华钧创建。初始,在临朐县南禅堂崮白龙神因洞为祠,祷雨辄应。是年,自去冬无雪,春夏复旱,乃迎神至郡城祷之,果得大雨。汝讷率十一属县合词上章,祈奏请封号,并列为祀典,寻封为‘昭感’。”
白龙庙坐南面北,山门青砖绿瓦,古朴典雅。进山门迎面有一东西向的水池曰龙泉池,单孔石桥跨于池间。桥西侧不远便是有名的马刨泉,泉水流入池中,再东流汇入建德水。过石桥正面是过厅三间,前为六扇落地格扇。穿过厅,便是坐南面北的正殿,即“白龙爷殿”,此殿面阔三楹,前有廊厦,门上悬“昭感白龙神庙”大木匾。殿前半人多高的月台,月台之上有两只大铁铸香炉。殿内迎门是一座大半人高的神台,上置暖阁,内塑白龙爷神像。像高与真人同,白脸,白胡须,身着白袍,清秀而端庄。白龙爷神像两旁的墙上绘着风、雨、雷、电四神壁画。东西两山墙上绘着臣民们隆重祈雨的壁画,场面气势恢弘。正殿东侧有一株直径大半米的白果树。殿之西侧有4通石碑,其中1通是龙头碑,因毁之较早,碑之内容已无人记得。大殿后是一处空地,内有五六株一搂多粗的大松树。前殿与过厅之间的东院墙上留有便门可通东跨院,院内有北屋、南屋各3间为道舍、斋房,院中植翠竹、芍药、牡丹,小院别致而清幽。
马刨泉在山门内西侧,为古
青州名泉之一。一池碧水四季溢流,据该村老人记忆,当年泉池水清如镜,能映出白云蓝天。传说泉底与东海相通,便于小白龙从泉底入海探亲。关于马刨泉名字的来历,民间有多种传说。其中之一说,当年小白龙因犯了天规,被罚化龙为马,永世不得复原。小白龙眼看着自己的龙身化为马状,情急之下,后蹄一蹬直立起来,急嘶长鸣,蹄蹬处竟刨出一股清泉来,刹时天空中云涌雷鸣,随即甘霖普降。故后人便叫此泉为“马刨泉”。先有马刨泉,后建白龙庙,古人将白龙庙选址建在马刨泉旁,可谓独具慧眼,以致后来庙泉相依,灵气大增,形成了一道独有的人文景观。
山门外几十米处,有一座一人高的戏台。每遇大旱,百姓便求白龙爷降雨,总是有求必应很是灵验。为报神恩,定下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要给白龙爷唱报恩戏。至时,四方香客云集于此,祈祷冥福,热闹非凡。庙会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说起旧时唱戏,当地老人还讲述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每到唱戏时,白龙爷都要附身一人,被附身者即刻力大无比,三四个人压不住他,并能一手提着一个人同时跃到一人高的戏台上。正式开了戏,此人方渐复原状,叫人茫然不解。
据该村老人讲,解放前,在白龙庙大殿门上额挂着的“昭感白龙庙”大木匾,原是清朝一个皇帝的御书。传说在清朝末期,
青州有一个知府来白龙庙祭祀,携随从径直入殿。当抬头发现“昭感白龙庙”御匾时,深感冒昧,急忙倒行退出,又一步一磕头,重新步入殿中。由此,可见这座白龙庙的规格非同寻常。
白龙庙的建筑,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基本保持原建筑格局。1958年“大跃进”时期,将大殿、过厅、院墙拆除,庙内树木陆续被杀伐。“文革”中多数石碑被砸碎,仅存2块完整的石碑,在修筑村内公路时当了桥涵盖板埋入地下。
民国时期,白龙庙内一直有住庙道士。除负责对庙宇的日常管理外,如遇民间丧事,常被邀前往念经,超度亡魂,平时还在庙内为百姓抽签算命。据七里河村一位90多岁的李姓老人讲,他小时候一直体弱多病,父亲便领着他去找庙内道士抽了一个签。道士说,要想祛病退灾,须给白龙爷常年侍奉。那时他才六七岁,便开始天天在庙里擦地抹桌子,清扫卫生,家里还安上了白龙爷的牌位,天天祭拜,一直侍奉到建国前夕。因此,对白龙庙毁前的建筑格局及晚期的兴衰变化,他都亲眼目睹。
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四季不涸的马刨泉,曾一度被昼夜不停的抽水机抽干露出了泉底。为此,村民百姓当年曾编了一首谚语:“天上有玉皇,地上有龙王,我们就是玉皇,我们就是龙王……”;大队的干部也借机指着露出泉底的干泉说:“谁说这泉底下有海眼?净扯蛋。”有人建议干脆把马刨泉填平算了。结果,填了不到一半便不了了之。
现在,白龙庙早已殿堂荡然。在其旧址上唯一能见到的,只有那一泓七八米见方、填没了一半的泉池,见证着当年白龙庙的准确位置。但令人不解的是半被填没的马刨泉,至今仍泉水旺盛,流水潺潺。 (有令衡)
白龙庙马刨泉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