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电视上战争片里发电报的情景时,我都回忆起我在邮电局上班的日子,发电报不仅是我个人自己的记忆,也是我们一代人的记忆。
在清朝末年益都县就已经有了电报的使用记载。1904年,益都火车站开始用电报与铁路沿线(张店、潍县)火车站联系铁路运输业务。民国时期,南京政府按其电报业务收入,将益都县电报局定位四等电报局。后因战争频繁,收不抵支,于1947年停办了电报业务。新中国成立后,益都县邮电局开始用人工音响报机收发电报,电报电路有直达济南电路一条,同时还受理昌乐、临朐的话传电报,这些电报的传输形式都是有限电报,电报也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86年,益都对外发出的电报进入全国自动转报网,实现了电报转接的自动化,大大加快了电报传递速度,保证了电报质量。1987年开通物资交易中心用户电报后,使用户不用出门就可以拍发国内国际电报。益都县在发展有线电报的同时,也开展了无线电报工作,1963年在县邮电局报房安装开通了55型MP15瓦无线电报一部,与潍坊开通无线报路。现在,无线电台主要用于在有线电报电路阻断时作为备用电路使用,保证正常电报通信。
在当时,电报作为党、政、军、民服务的主要通信工具,共开办了防空、天气、特种、军政、新闻、公益、公务、水情、普通、汇款、公电十一种业务。全县各乡镇都设有专门的电报业务分支机构。在1958年以后,开办业务的分支机构,负责投送本辖区的电报。1982年开始,城乡电报改为专送,邮电局雇用专职送报员,由收报人按照里程交纳专送费,作为送报员的报酬。
电报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摩斯电码,把汉字、标点符号和空格按照出现的频度排序,然后用点和划的组合来代表这些汉字、标点和空格,使频度最高的符号具有最短的点划组合;按照快慢的关系,点一下是“.”,短按一会儿抬起是“—”,“点”对应于短的电脉冲信号,“划”对应于长的电脉冲信号;这些信号传到对方,接收机把短的电脉冲信号翻译成“点”,把长的电脉冲信号转换成“划”;译码员根据这些点划组合对应阿拉伯数字,再由四个数字译成一个汉字,从而完成通信任务。其内容组成一般是由以下几方面组成:受报人的地址、姓名、称呼、提称语;电报正文;自称、署名、末启辞;时间、印信辞。电报稿的结构很像书信、便条。但是,在电报稿中,这些格式的书写比较简单,且有些常被省略,如称呼、提称语、末启辞等,自称与署名有时二者取其一便可,至于时间、印信辞,有时也可省略。当时电报一般由普通电报与加急电报两种。区别在于传递的时间长短。就益都县时期电报传递的条件来讲,普通电报一般在二至八个小时之间可以收到。但是,普通电报夜间停送,如果事情特别紧急,普通电报的速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就须发加急电报。加急电报比普通电报速度更快,收费也相应增高,办理发报手续时必须写明“加急业务”,并按“加急业务”交费就可以了。
我现在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营业厅外面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发送电报,工作人员戴着耳机,坐在电报机前面,按照一份待发的电报稿纸,右手按电键发送电码,伴随“嗒,嗒嗒,嗒嗒嗒……”的声音,一份电报就完成了。每一名报务员都非常的厉害,都能记住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电报码,要知道每个汉字的电码都是由4个数字组成的。在当时发送电报一般是非常紧急的事情,像公务、接站、红白喜事等等。由于发送电报是按照字来收费的,8分钱一个字,每个字都是钱。因此,当时很多人为了省钱,在发电报之前一定要打一份草稿,在草稿上翻来覆去地改,一个字一个字地删减,可以说,当时大家对文字的研究都可以当专家了,那是绝对的言简意赅。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元素的电报只能停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王玉盈口述 赵蕾整理)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