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寺故址位于青州城区西南心寺街中段路北(今已并入益都卫校院内),原为北宋时一“护圣院”,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衡藩商河王重修后,改作衡府的一处香火院。据清康熙《益都县志》载:“心寺,在县西南隅,明万历戊戌商河王修。”又据清咸丰《青州府志》载:“宗兴,住心寺。明衡府商河王深悟内典,捐俸建寺,请为院主,大众敬服。”“心寺”之名具体起于何年,为何以“心”字立寺名,可能与以下传说有关。关于“心寺”之名的由来,在当地曾有如下传说:当年商河王朱载土恭在建心寺前,曾找过多位高人设计寺院图,但都不中意。愁的商河王夜不能寝、日不思食。突然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着一座寺院正是他最理想的寺院样子,次日醒来仍历历在目。他便决定按梦中的寺院动工兴建。寺院建好后,在给寺院定名时,考虑到该寺院属于无图纸施工,仅靠心中记忆建成,故定名“心寺”,心寺街以此得名。寺内旧有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经幢一座,但幢之经文后世不得而知。由此推测,该寺始建年代不晚于北宋末。
心寺莲花桥上的莲花
心寺占地面积不大,只有一进院落。大门坐北面南,拱券式门楼,飞檐翘角,门洞进深4米,上覆绿琉璃瓦,门上额嵌“心寺”石匾。朱红大门两边各有一尊石雕独角兽拱卫左右,以独角兽代石狮镇守寺门在青州极为少见。大门两旁有对称式南屋3间。进大门有一过厅式二门,二门以内居中有一长方形石砌莲花池,东西长10米,南北宽6米,深2.5米,水池四壁,各有一石雕龙头,口中吐水,后来水池被完整地埋入地下。前些年,卫校在此遗址上搞建设,曾挖出过龙头。池上跨一孔雕工精美的石拱小桥,拱宽2.5米,桥高2米左右,每面有五块扇形发券石板组成,居中一块,上面浮雕一枝精美莲花。栏杆石柱的顶部各雕一只形态各异的狮子,每个狮子的胸前部位又凸雕出八个小狮子头,形成一狮九头,青州人称“九头狮子莲花桥”,成为青州历史上的一大景观。桥两边的栏板上浮雕着莲花、花卉、人物等图案,桥小而玲珑。此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按原样移建至范公亭北侧洋溪水之上,辟为一景,“文革”期间“破四旧”时被毁。1985年建洋溪湖,复在原址重建,重建后的小石桥,仅有下部的莲花拱石是原汁原味。今小桥虽有失原貌,但让人欣慰的是莲花依旧,遗风犹存。
心寺街街牌
穿过小桥,正面是一座面阔三楹的大佛殿,前檐出厦,檐下雕花牙板已残缺不全,内奉神像早已不知去向。殿前东西各有厢房三间,院内原有伽蓝殿、毘庐殿、禅堂等,据民国《青州纪游》记载:民国初年即改作心寺小学。殿厢当作学校教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朝阳大队当作饲养院,大殿成了牛棚,桥下的碧水池成了牛粪沤肥池,此时寺内建筑已是面目全非。大殿东侧有一角门,可通后院,后院是一片空旷之地。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是玉田庵旧址,仅有残墙环绕,没有建筑物,一直人迹罕至。前院原有古柏七八株,亦有榆、楸等树,建国前,即被全部伐光。今该寺遗迹已无存。其遗址于七十年代划入益都卫校院内。清道光年间青州文人李容曾有《心寺看菊忆故云阜翁》律诗一首:“曾共陶公泛菊卮,芒鞋竹杖绕东篱。鸡园许醉贤人酒,虎仆还裁幼妇祠。人对黄花犹作日,魂随丹旐已愈时。重来禅院空追忆,作赋才输向子期。”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