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宫旧址位于青州市区青云桥东侧、原高园村西首,为一座坐北面南的道观。前临南阳河,背依原东阳城南城墙,与南阳城隔河相望。清咸丰《青州府志》载:“文昌祠,一在府城西门内迤东,一在城东北隅滚水桥北,始建无考,乾隆十六年重修。”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文昌祠有三:一曰在梓潼庙,明衡藩创建也;一曰文昌宫,在城东北隅汇流桥北,始建无考。乾隆初,道士薛灿及县人黄大才、夏继先等重修并增建奎光阁,又置庙地三亩半,并刻其契约于石;一曰文昌惜字祠,在城东隅清凉寺后绍兴会馆内关帝殿之右。”另据本地老人回忆,文昌宫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也曾重修,原宫内有碑为记。
文昌宫,是一座专祀文昌帝君的道教宫观。文昌帝君为主宰文运、功名、利禄之神。民间盛传文昌帝君受玉皇大帝之命,专司人间禄位之事,因而受到历代文人官吏的尊崇。文昌宫建筑面积并不太大,但其建造艺术在青州众多地寺庙宫观中却独树一帜。宫内建筑风格独特,造型别雅,又是国家一级文物《大齐碑》原来的珍藏地,更使得此宫名声煊赫。
原文昌宫山门面对汇流桥,门楼为二层阁楼式建筑。门前台阶13级,其外形与驼山顶上的昊天宫近似。底层为4米高的石砌墩台,台上建楼阁,有拱券式大门,上层楼阁歇山转角,四面出厦,廊下12根丹柱与青砖花墙环绕一周。花脊蹲兽,四角飞檐悬铜铃,风动铃声悦耳,据说能音荡全村。门外有数百年古槐一株,数年前树冠全部枯死。近年又突发新枝,成为当时一大奇闻,至今枝繁树茂。大门西侧有古碑两通,大门东侧有便门可通宫内。门楼之上塑有奎星像,赤发蓝面,一脚踏地一脚抬起,一手持朱笔犹如点状元架势,一手持小木斗,像高2米,造型逼真。进大门迎面为一长方形水池,东西长15米,南北8米余,池深三米有余,四壁皆用规格条石砌成。池上有一孔石拱桥,东西池水相通。穿桥而过,迎面有大殿一座,面阔三楹,称“花厅”。厅前有大月台,东西两侧有古柏数株。花厅建筑十分考究,前后出厦,两山有精美砖雕。花厅无前后墙,皆用精美无比的格棂落地隔扇代之。内置古式家具,墙上挂有名人字画。据说此厅专为接待达官贵人之处,非祭神之地。花厅后墙隔扇中间留有穿堂后门,可通后院,经甬道至北阁楼。此阁楼面阔三间,曰“奎光阁”。二层檐下悬木匾,上书“云汉为章”四个大字,落款为乾隆年间青州将军顾洛所书。奎光阁底层四面墙上皆有壁画,楼上居中塑着一人多高的文昌帝君神像,两边有二侍童,一个叫“天聋”,一个叫“地哑”。因文昌帝君专司人之年命贵贱、功名利禄,为保天机不可泄露,既使身边侍从也不得多言,故取此名。每年的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诞辰日。至时,文人举子纷沓而至,焚香祈祷,求文昌帝君保佑,以圆各自的功名厚禄美梦。后院古柏多于前院,碑碣也大部集中在此院。奎光阁西侧原有一通古碑,专门记载着《大齐碑》的来历及数次迁移的历史。阁之东侧也有古碑四通,大部分为清末民国时期的修宫碑记及捐款人名。《大齐碑》在奎光阁的东山墙外。绕奎光阁东山向后,在阁后有一小杂院,堆放杂物,该杂院的北墙即是原东阳城的南城墙。贴奎光阁西山向西又有大殿三楹,内有王母娘娘塑像。殿前亦有西配殿三间,民国中期即改作小学教室。
提到文昌宫,不能不涉及《大齐碑》。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大齐碑》,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始,在文昌宫度过了200多个春秋,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此碑能死里逃生实属不易。是此碑有灵还是人们爱碑如命,能脱过数次劫难,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据高园村一老者回忆,在日伪时期日本人把《大齐碑》视作青齐大地一珍宝,他们用橡皮泥在《大齐碑》上印上几个字,回国后即能卖个大价钱。正因《大齐碑》有如此高的历史及经济价值,自然人们对它的保护意识也非同一般。据该村老人回忆,“文革”刚开始“破四旧”,文昌宫和《大齐碑》首当其冲。当时,该小学的师生为确保《大齐碑》万无一失,提前将碑文用石灰膏抹盖,又在上面绘上了毛主席像。在那个无限上纲的年代,谁敢动损毛主席像谁就是现行反革命。一批批对《大齐碑》跃跃欲试的红卫兵造反派,也只能束手无策,望碑兴叹。据《益都金石记》记载,宋报恩寺《灵骨记》石幢也曾移置于此宫内珍藏。
现在,文昌宫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最后的残存建筑,于1971年修青云桥时全部拆除。今仅存原宫门前的那一株古槐,像一个忠诚的卫士驻守在原址,见证着这座数百年宫观的兴衰。 (有令衡)
文昌宫山门
文昌宫山门及前殿
这株古槐至今屹立在文昌宫遗址上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