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的前身称益都县,益都县的得名,以及历史上曾经的益都、益县、益都府、益都路等,都离不开一个人——伯益。
伯益是早期的东夷部落首领,其部落活动中心是今
青州一带。
伯益,前?——约前1973年,又名伯翳,也称大费,他是大业的长子、蟜极曾孙(或元孙)、黄帝的六世孙,舜时助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帝舜禅位于禹后,被任命为执政官,总理朝政。因伯益治水有功,大禹原定将位禅让于他,后来大禹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使了手段成了天下共主,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
有人研究认为,“伯益成为夏王启的卿士,地位只在夏王启一人以下,直到夏启六年时,病死,享年一百多岁,时夏王朝给予其隆重的祭祀”。这样的观点似乎有些令人怀疑。
我认为,“启发动政变杀死伯益之说”是比较可靠的。
启阴谋杀死伯益之后,为了减小对自己的恶劣影响,没有进而杀掉伯益的儿子,而是对伯益的两个儿子都进行了加封。
然而,恰恰是因为这个加封让人看出了端倪。
伯益总共有两个儿子,然而帝后启没有让伯益的其中一个儿子在东夷继承其职位,而是封其长子大廉于秦,后来成为廉姓的始祖;封其次子若木被封于徐国,成为徐氏始祖。这种封法,其实就是调虎离山,是为了削弱伯益及其后人对东夷部族的影响力,借以巩固自己的帝位,同时也是对伯益曾经被指任作接班人一事耿耿于怀。
在后来,东夷首领后羿专权摄夏政之时,没有关于伯益后人的任何记载或传说,也就足以说明,后羿之时,伯益后人早已经离开了东夷的中心——青州地带。
伯益的都邑究竟在何处,已成了历史的迷题,我们无法单从伯益的都邑上去了解益都的由来。
要想搞清楚益都、益县、益都县、益都府、益都路的的得名及其治所的变迁,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逄氏部落。
《孟子·离娄》:“逄蒙学射于弈”。
可见,逄蒙应该是当时东夷重要的首领之一,是后羿的将军之一,逄蒙在弥河流域建立了逄氏部落或者逄国。在殷商时期,逄国仍是青州一带的主要诸侯,一直延续到商周时期。
夏商及其以前的方国和部族是经常迁徙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代夏摄政的后羿,是东夷部落“总长”,其部落必然居于当时土地最为肥沃的青州至寿光之间的东西一带;而后羿的养子,即后来篡夏的寒浞,活动在寿光以东寒亭一带。那么,逄伯氏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它只能活动在寿光以北地带。
当时,淄河以西则是季荝氏的属地。
季荝氏,是黄帝后裔十二姓之一,早期居住在济水(今黄河下游),后迁徙到临淄和青州西部一带,在虞夏时期处于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殷商时期,逄伯陵一度以临朐为中心,往西侵占原季荝氏的部分地盘,至商朝末年才被周朝所败。金文有明确的记载:周武王东征时,“丰伯、蒲姑咸哉”。蒲姑氏,是活动于鲁北博兴地区的古老部族,莱夷的后裔。这里,“哉”的含义应有伐灭的意思,但不是指种族全部灭绝。
活命的逄人被迫流亡,迁移到了山东省济阳。上世纪,在今山东济阳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逄国墓葬群,时代为西周至春秋时期。这便是有力的证据。
“伯”是爵位,“陵”是祖先的意思,而“逄”就是古方国名。因此“逄伯陵”实则是对一代甚至是历代逄王的称呼。
“逄”字在古代金文中也作“逢”、“丰”、“夆”,秦汉以后沿化为“逄”,这种同音假借的现象,在古书中十分普遍。
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记作:巨洋水又东北迳益县故城东。王莽更之曰涤荡也。晏谟曰:西去齐城五十里,司马宣王伐公孙渊,北徙丰人,住于此城,遂改名为南丰城也。
晏谟(约375年—约435年),比郦道元(约470—527)早一个世纪。晏谟的说法,明确告诉我们,“逄人”的旧都是在南丰城以北,至少在司马宣王,也就是司马懿时代,还有北“丰城”的说法。要不,怎么会是“北徙丰人,住于此城,遂改名为南丰城”呢?
可以肯定的是古逄国的氏族发源地及其早期的都邑在丰城以北。但是,郦道元却把益县故城定错了位置。这个南丰城绝非它所描述中的“益县故城”。
我们先看一下“巨洋水又东北迳益县故城东”所在的前言和后语。“巨洋水又东北迳晋龙骧将军、幽州刺史辟闾浑墓东,而东北流。墓侧有一坟,甚高大,时人咸谓之为马陵,而不知谁之丘垄也?巨洋水又东北迳益县故城东。王莽更之曰涤荡也。晏谟曰:西去齐城五十里,司马宣王伐公孙渊,北徙丰人,住于此城,遂改名为南丰城也。又东北积而为潭,枝津出焉,谓之百尺沟,西北流迳北益都城也。”
龙骧将军、幽州刺史辟闾浑墓在钓鱼台村东入村口的北侧,弥河故道由此向东北方向流去。紧接着又交代说“巨洋水又东北迳益县故城东”,那么,“益县故城”只能在钓鱼台东北或者北偏东的位置上,不可能跑到钓鱼台村北偏西45度方向36华里的地方。
那么,益县故城究竟在哪儿呢?
它就是现在的寿光市益城村。益城村在钓鱼台村正北略微偏东的方向,距钓鱼台村9华里,村东500—600米就是弥河故道。弥河故道经过益城村东,向北经过南关,又东北积水成潭,然后向西北方向的古城村奔流而去,往北的弥河故道,大体上沿现在的张僧河西侧,向西北流注入巨淀湖。
南关因地处弥河故道而弥河又先后改道,因而南关先后又被叫做东堤、西堤。
张僧河,现在由弥河分洪注入塌河,古时源于县城的温泉。作为河流的源头的温泉,应该大大低于地表,与地平面相平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这古张僧河的前身大概就是枳津河,郦道元笔下的“潭”大概就是古张僧河所出的温泉了。
以上所言,弥河故道与郦道元的记录正好相符。
假如郦道元时代的弥河是流经南丰城(即现丰城)东,那么,它是从钓鱼台村的辟闾浑墓向西北流而不是向东北流,在这么重要的流向上的改变,郦道元怎么会不作交代呢?
虽然,“南丰城”距离临淄古都齐都村恰好50华里,但是,这只能说明晏谟说的很准确,不能说明郦道元引用的准确。
那“北益都城”又是哪里呢?
从郦道元的记载和弥河故道的流向上可以判断,寿光市的古城村就是“北益都城”的所在。
经查正资料得知,古城最早被称作王胡城,因“汉武帝元朔二年,封淄川懿王子刘胡为益都侯”而得名。嘉庆《寿光县志》也是这样记载的:“王胡城在县城正北15里,古益都城也。汉武帝元朔二年,封淄川懿王子刘胡为益都侯,故俗相言曰‘王胡城’。今称古城”。
那么,有“北益都城”,就应该有“南益都城”,“南益都城”又在哪里呢?
正如上面从古弥河的流向上所推知的,它就是郦道元口中的“益县故城”。
益县是怎么来的呢?
青州城以东的22公里处,有一小山名叫香山,又名箕山,平地突兀而起。相传,在箕山之北,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地名叫“益邑”,归属齐国,秦汉时期,在益邑设立了益县。这一传说虽不见于记载,却似乎可靠得很。
《孟子·万章上》说:“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
全国有很多地方,都在争抢“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中的“箕山”。但是,最为可靠的是,“箕山”就是青州市的“箕山”,即香山。
试想,大禹想让伯益继承自己的君权,伯益执意避让,那他能待在朝堂之中吗?那他不是自招口舌,授人以柄吗?那他能去哪里呢?他只能去一个地方——自己的族群所在地,古青州的东夷腹地,香山以北这一片膏腴之地。那里就是后来相传的伯益的食邑——“益邑”。
但是,无心权位的伯益的这一举动,却成了他的杀身之祸。凶狠狡诈而又多疑的夏后启,唯恐伯益在自己的方国如鱼得水,蓄积力量推翻自己的统治,于是将伯益除掉,并封其儿子于外地,以剪除隐患。
据《青州历史文化通览》的推测很有道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每郡设守、尉、监,分管一郡的行政、军事、监察。郡下设若干县,县有令、尉、丞,分管一县的政事、军事、司法。当时,古青州地域设有齐郡,治所在临淄。因秦代无地理志,齐郡下辖多少县,不得而知。但根据秦代县级的规模、齐国的邑以及汉代所置的县推断,今青州市境及周边当有广县、益县、剧县、东安平等县的设置。”
虽然,秦始皇很暴戾,但是,他在原来伯益的氏族聚居地,以伯益之名设立一个县,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益县始置于西汉初年,也是不无道理的。不管是谁所设置,益县治所当在今益城村,这已基本成为定论。
后来,汉武帝于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封菑川国懿王之子刘胡于益县地做侯,那叫什么侯呢?
《广韵》曰“天子所宫曰都”,《周礼·地官》说“四县为都,又诸侯子弟封邑亦曰都”,《左传·隐公元年·注》说“凡邑有先君之庙曰都”。既然这里是古代伯益的部落所在地,就叫作称“益都侯”,也就是“伯益之都邑的侯”。那么,益都侯城,即古益都城,怎么跑到益城村这个古益县城治所以北12公里的古城村去了呢?
依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盩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废除诸侯治其国的制度,改侯国为县治,县为诸侯的食邑,县令代诸侯管理封地。18年之后,菑川国懿王之子刘胡被汉武帝封于益县的时候,他已经不能住在益县城内,不得不另住他处了。这就是郦道元把古城的益都城称作“北益都城”的根本原因。
而郦道元为什么说“益县”是“南丰城”呢?
如今寿光城所在的位置,西汉时称益县,王莽篡位后改称探阳(一作探汤),东汉时称谓为益侯国,三国时司马懿北迁丰人以为南丰城,进而设置南丰县,随后,三国魏复置益都县,晋改置利益县。
在这变化动荡的过程中,极有可能“益县”“探阳”“益国”“益都县”“利益县”的治所,就曾经在“南丰城”设了一段时间,这样才最终导致了人们记忆中的混乱不堪,在学术上一向很严谨的郦道元还是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南北朝时期,北齐把益都县的治所,从寿光的益城村迁到了今天青州的东阳城内。从此益都城便一直成了青州的附郭,金朝在此设置益都府,元代设置益都路,明清时期、民国和新中国仍为益都县。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都县,设置青州市,益都地名退出县级行政区建置行列。
2007年,青州市把原来的益都街道和东高镇合并,建立新的益都街道办事处,移驻地东高。
经过许多年后,恐怕东高这一街道办事处所在的位置,就又会成了“益都”的所在了。
几千年沧桑巨变,益都的驻地飘忽不定,但是,伯益作为一代人杰,其声名和功绩却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且还会传颂下去。 (李瑞之)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