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庙棂星门牌坊
县文庙,旧时系庙学合一,故又称“县学”。益都县文庙,故址在北营街北首,今青州宾馆故园茶社之地带。其规制基本与青州府文庙相似,只是规格比府文庙略低。
据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县学,在城东北隅海防署左,规制同府学,惟崇圣祠在东庑之东,名宦祠在西庑之西为异耳。《旧志》云,‘儒学,旧在县西南隅。明洪武十年(1377),知县黄正德迁建城东北。’中为先师庙,东西列两庑,前为庙门。门之东为敬一亭,亭后为启圣祠。门外为棂星门,前为泮池,桥南为大成坊。门之右为学门,学门内为名宦祠,乡贤附内。由西庑后,达于明伦堂,旧有‘博文’、‘约礼’二斋。堂之后为教谕宅,左右为二训导宅,号舍居东庑后。宣德间知县贾纯,正统间知府陈勋,天顺间知县董渊,成化间知府李昂,知府周伩,弘治间知府金禄,正德间知府朱鉴,万历间知府杨植,吴宗尧相继修。崇祯九年知府汪乔年,知县张文廷、教谕甄梦弼重修。今学门在棂星门东,由东庑后达于明伦堂,未知何时改也。’国朝康熙七年,地震,明伦堂及儒学宅舍倒毁殆尽,教谕孙振甲重建。五十六年知县吴顶重修。雍正十二年,析训导于博山县,而明伦堂后惟教谕宅存焉。此后,重修无考,而敬一亭亦废。道光十六年教谕陈子饬请于知府方用仪与知县王观澄鼎新之。次年冬,大成殿成,子饬以忧去。服阕,仍回学襄其役。东西庑,旧各五楹,增为七。又析名宦、乡贤为二祠。宫墙内外,焕然一新,盖历五载而后竣事云。”
据上始知,县文庙初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其后多次重建增修,最后一次重修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在民国时期,利用县文庙内的殿宇房舍,先后办过县民众教育馆,县简易师范,县图书馆等,故县文庙内的大部分建筑,至建国前一直保存较好。1963年至1964年期间,县里还在此举办过阶级教育展览,此间,多数建筑尚存。
县文庙遗址上的碑座
关于县文庙内的建筑格局及内部陈设,当地老人多有记忆。根据珍存的历史资料照片及当地老人的回忆,县文庙的具体建筑格局是:庙门坐北面南,沿中轴线南北共有多进院落,左中右三路布局。由南向北分别是面阔三楹的学宫大门,门前两旁为龟驼碑,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12个大字,大门东侧有便门。学宫大门面向南100多米处,在北营街北端有跨街木牌坊一座,坊额分别书“云路”、“天衢”。进学宫大门有泮池,三座小石桥跨于其上。东西院墙各有一个角门,可通东西跨院。过泮水桥迎面是一座四柱三顶牌楼式牌坊,坊额书“棂星门”。穿棂星门而过,便是一座面阔三楹,拔台过厅式的大成门,东西两山墙分别与三间堂舍连接。穿大成门入第三进院落,全部大方砖铺地,迎面有高高的大月台,大成殿雄居月台之上,面阔五楹,飞檐斗拱,绿琉璃瓦覆顶,殿之正门有八扇朱红落地大花格木门,月台中央置吨重的大铁鼎一个,月台下两旁有龟驼碑两通。殿前东西庑各七楹,民国时期许多历史贵重文物藏于此,其中藏有编钟、石琴、法庆寺佛经、衡宫宝座、隋舍利塔下铭、刘墉书法、吴道子画像等珍贵文物。庙内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此殿为单檐硬山式建筑,檐下木匾高挂,隶书题刻“孔子庙”,字迹苍古有力,但不知何人之笔。入殿迎面神龛,上置木制垂莲柱罩,孔子塑像端坐其中。两旁的四个神龛及再外面的各六个神龛,分别供奉“四配”、“十二哲”。绕东西两庑后墙至大成殿后,为第四进院落。正面是明伦堂,同是面阔五间,两旁为“博文”、“约礼”二斋,为童生授课之所。绕明伦堂继而北去,便是第五进院落,居中为教谕宅,两旁为训导宅。从第二进院内的东西仪门,可入东西跨院。东跨院有敬一亭、崇圣祠,西跨院有名宦祠。内奉本地乡贤名宦牌位。整座建筑群共计房屋60余间,碑碣数通,古柏数株,在前院有两株大青桐树,每到深秋,满树的青桐仔,吸引了众多的百姓前来采摘,文庙内的大部分建筑一直保存到“文革”初期。
旧时,县文庙设教谕一名,训导两名,县学定员廪生20人,增广生20人,岁科试,入学生员15人,武生员12人。县文庙的祭祀期为每岁春秋仲月上丁日致祭,在祭祀孔子的同时,以先贤、先儒、名宦从祀,祭典仪式十分隆重。旧时,县文庙有自己的庙田,《山东通志》载:“晚清益都县儒学有学田五顷十九亩有奇。”每年可收征银两数十,从民国中前期开始,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上的尊孔祭孔礼俗不断淡化,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因战乱等原因而停祭。县文庙,这座存世600余年的古典宫殿式建筑群逐渐衰颓,至文革前,仅有云路坊、棂星门、大成殿及部分房舍残存,文革开始后不久,上述残存建筑,被陆续拆除干净,现其原址上,仅存古碑三通及一个大乌龟碑座。 (有令衡)
县文庙碑刻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