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县城是一座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有着古老的文化和技艺传承。自清末、民初以来,匪患横行,几经战乱,民不聊生,百业凋零。到1948年解放,益都工业仅有歇业的“永年电气面粉公司”、已经停产十年的“东益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的“立德铁工厂”,几家私营的车行和油坊。但是,作为一座消费型城市,与市民生活相关的手工业具有传统优势,不仅门类齐全、从业人数量众多,且因历史的演进、经验的积累,具有制作技艺精良、产品质优价廉的特点,若干个名牌产品享誉省内外。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安居乐业,手工业者如同枯木逢春,发挥自己的技艺特长,为百姓打造美好生活。从1949到1952年,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期,益都的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户很快发展。截止到1952年末,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手工业户2065户,涉及铁业、修配业、木业、鞋帽业、服装加工、皮革、皮毛、绳经、剪刀、条编、油布等三十多个行业,其中尚不含相当数量的私营卷烟业户。
党和人民政府关心扶持工业发展。1949年8月“新益电公司”恢复发电。以股份制形式注入资金,使火柴公司起死回生,1949年7月恢复生产,1952年内又全额赎买,将火柴公司收归国有。将由华东邮电管理局所办的“振业车行”与后来的“振业修理厂”联合并组发展成为“益都振业铁工厂”。快速确立了以国有为主导的县域工业体系。同时,认真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私营工业也得到较快发展。立德铁工厂、伊光织布厂、民生织布厂,同兴油坊、公记和恒聚公铸锅厂等一批私营企业得到巩固与发展。私营企业主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守法经营,成为国有企业的补充并发挥助手作用。
益都手工业户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手艺人凭手艺维持生计,大多数业户都是前店后场,自产自销,家庭作坊式生产,抵御风险能力弱,生活保障能力差。而他们的产品又是关乎民生,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党和政府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为他们开辟生产门路,引导他们走合作化道路,保障其生活来源,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早在1949年,为解决烧窑工的工作问题,投资500余斤高粱作为启动资金,成立砖瓦生产合作社,社员54人集资北海币2240元择址建窑,既解决这部分人的工作生活问题,也使他们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1950年内,组织成立了刀剪供销合作社,为个体刀剪生产业户做原材料供应与销售服务,使之专注技艺扩大生产。同年,张玉亭等又组织其西张木业生产合作社。1952年,杨理轩等45人组织起生产铁木工具的群利营造社。113名缫丝工人也组织起来,成立缫丝生产合作社。益都的手工业户开始走上合作化之路。
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期内,对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益都县委认真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这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县委县政府一手抓建设,努力提高现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一手抓私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其走上集体化道路。由于县域私营工商业门类全、从业人数多,改造任务是艰巨的。为此县委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由县委副书记张士欣任组长,县长李永瑛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的工商业改造工作。当时全县具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还有多家,主要集中在铁业制造,纺织和粮油加工等行业,需要分门别类以不同方式去进行。随着国家对粮棉统购统销命令的实施,织布粮油加工行业必须接受监督,由国家供应原料收回成品。“同兴”等私营榨油厂很快实现了公私合营。传统的纺织业,“伊光”“民生”等6家织布厂,与新生织布厂合并,改为“公私合营益都织布厂”。一些铁工厂陆续合并,最后并入国营“益都铁工厂”。到1956年全县私营工厂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益都县城内的个体手工业,门类齐全且从业人数众多,对于个体手工业者的改造任务艰巨,是通过先试点再推广,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引导他们走上集体化的道路。1954年,由于县委县政府和第一区区委区政府的积极推动,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从事铁业加工修配人员,组成“建国”“和平”“前进”“团结”四个铁业生产组;“建中”“建新”2个白铁加工组。1955年。第一、第二木业合作社同时成立。到1956年初,社会主义改造形成高潮。全县手工业者按行业组织起来,共组建手工业合作社90多个。包括农村社员共计3550余人。建立的手工业合作社23个,具体是东关的第一、第二砖瓦生产合作社;剪刀生产合作社、缫丝生产合作社、第一、第二木业生产合作社、红炉生产合作社、白铁生产合作社、印刷生产合作社、第一、第二服装生产合作社、皮毛加工生产合作社、皮革加工生产合作社、帽业生产合作社、油布生产合作社、竹藤荆编合作社、针织合作社、制镜合作社、铁业修配合作社、绳经生产合作社、钟表修理合作社与刻字合作社。为加强对手工业合作社的领导,县委专门成立“益都县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至此,全县工商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工商业者在城里人民广场召开庆祝大会,锣鼓喧天、捷报频传,全县人民兴高采烈庆祝胜利。
全县的手工业者走上合作化的道路,从个体到集体,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增强了发展后劲,促进了手工业生产发展。自此,益都的手工业合作社,在前进的道路不断壮大,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壮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联合重组,直到成为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工厂。 (刘珍实)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