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访老
青州府各地各族族谱,多有“因遭元末花将军(有的传说为花军)之乱,户口流亡,居民鲜少,太祖定鼎,乃诏令移民”之说。
一直以来,人们大都以为,“花将军”是朱元璋所部红巾军中的某位花将军,其实是一种谬误。
当然,花将军既然能致使在如此大的地界上发生大乱,必不是一般人物。遍观明初历史,大明麾下的花姓将军有三:花云、花茂、花英。
花云,生于1321年,卒于1360年,字时泽,安徽省凤阳府怀远县人,明初功臣之一,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善征战,功勋卓著。
1353年,花云在临濠(今凤阳)投奔朱元璋帐下,被授以兵马,所战皆克,攻破怀远、全椒、缪家寨。六月,朱元璋取滁州,花云带数名骑兵先行,突遇数千敌军,跃马冲阵,敌军大惊,得“黑将军”称号。
1355年,花云随朱元璋取和州,拔金陵,克太平,攻集庆,平镇江、丹阳、丹徒、金坛,下常州、常熟,定宁国不利,还驻太平,立下赫赫战功。
1360年闰五月,贼军陈友谅舟师来犯,花云与朱文逊等结阵迎战,文逊战死,城陷,花云被擒,宁死不降,被乱箭射死,骂声方绝,终年39岁。朱元璋称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祭祀。
如此来看,这花云与山东的元末之乱无关。
《明史》中关于花茂、花英的记载如下:
花茂,巢县人。初从陈埜先,已而来归。从定江左,灭陈友谅。平中原、山西、陕西。积功授武昌卫副千户。征西蜀,克瞿唐关,入重庆。下左、右两江及田州。进神策卫指挥佥事,调广州左卫。平阳春、清远、英德、翁源、博罗诸山寨叛蛮及东莞、龙川诸县乱民,进指挥同知。平电白、归善贼,再迁都指挥同知,世袭指挥使。数剿连州、广西湖广诸瑶贼。上言:“广东南边大海,奸宄出没。东莞、笋冈诸县逋逃蜒户,附居海岛。遇官军则诡称捕鱼;遇番贼则同为寇盗。飘忽不常,难于讯诘。不若籍以为兵,庶便约束。”又请设沿海依山广海、碣石、神电等二十四卫所。筑城浚池,收集海岛隐料无籍等军。仍于山海要害地立堡屯军,以备不虞。皆报可。进都指挥使。久之卒,赐葬安德门。
长子荣袭职。次子英,果毅有父风,亦以军功为广东都指挥使,有声永乐中。
因此,花茂及其儿子与山东元末之乱也无干系。悠悠众口之中的“花将军”,定有他人。
元朝廷于1326年,封迈努为宣靖王,镇守
青州,1336年进封益王。
元朝末年,民族矛盾激化,民怨沸腾,最终在1351年,导致了全国范围的声势浩大的红巾军起义。1355年二月,刘福通在亳州(今安徽亳县)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宋,改元龙凤,建立了农民政权。同年,红巾军开始北伐。
1356年,山东茌平人氏毛贵成为龙凤政权的将领。次年二月,毛贵攻取海州(今江苏东海),因元兵来攻,遂夺取海船,率军由海道进至山东半岛。进入山东后,毛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攻取城池。二月攻下胶州(今山东胶州),三月攻下莱州(今属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般阳路(今山东淄川)、滨州,四月攻占莒州。
率红巾军攻入益都时,益王迈努投井自杀。毛贵以青州为大本营,出军北上,势如破竹。
1357年六月,刘福通分兵三路,东路以毛贵为主力,进攻大都。七月,毛贵进逼济南。同月,元朝镇守黄河的汉族地主武装田丰宣布起义。九月间,田丰率军攻打东昌路(今山东聊城)。同年冬,在棣州(今山东惠民)的元朝武装余宝,杀死元朝知枢密院事宝图(一作宝童)并宣布起义。
1358年正月,田丰一举攻下东平路(今山东东平)。稍后,毛贵在好石桥(今山东益都西南),一举击溃了向益都进犯的布兰奚,迫使知枢密院事布兰奚龟缩在济南,不敢轻举妄动。红巾军节节胜利。
元朝派太尉努都尔噶(一作纽的该)增援东昌,但努都尔噶不敢出战。
二月,毛贵率红巾军连续攻下清(今河北青县)、沧(今河北沧县)二州,进抵长芦镇,插入河北境内,直逼京城大都(今北京)。
可惜的是,因为元军的驰援,更因为各路红巾军没有能够有效地配合,致使毛贵孤军深入,粮草难以供给。毛贵被迫班师回山东,攻占济南。同时,田丰再度攻克济宁、东昌两路。三月,毛贵再占般阳路,稳住了山东局势。
同月,毛贵出兵占领蕲州(今河北蕲县),攻占郝州(今河北通县南),至枣林,斩元枢密副使达国珍,进围柳林(今河北通县西),逼近大都。然而,因为此次毛贵仍然是孤军深入,其他各路仍未及时支援,致使其在柳林被元将刘哈剌不花打败。毛贵不得已退师济南。
在山东,田丰再度将益都夺回,并于四月间攻克了广平路(今河北永年)。
同年八月,元朝武装王(士)信在滕州宣布起义。
至此,毛贵为主力的红巾军彻底击毁了元朝在山东的军事力量,完全控制了山东。
不幸的是,1359年四月,从淮安投奔到山东的赵君用,设计卑鄙地杀害了毛贵,引起了红巾军内部的重大分裂。
毛贵部将续继祖得到消息,立即经海道从辽阳回师山东,在益都杀了赵君用,随后又与赵部互相仇杀,益都、济南一带的红巾军各部于是陷入互相攻伐的混乱状态。
于是,力量相对强大的田丰自称花马王,王士诚自称扫地王,二人相互攻伐。从此,山东红巾军一蹶不振,给了元朝统治者进军山东以可乘之机。
元朝廷瞅准时机,苦心经营山东,1359年,授状元出身的儒将普颜不花为山东宣慰使,再转知枢密院事、平章山东行省,守御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实则守卫京城大都。
1961年,元朝派大军镇压红巾军,田丰、王士诚见势不妙,归顺了元廷。东平、济宁陷入元军之手,察罕帖木儿任命田丰为山东行省平章,同时利用田丰的号召力,南陷泰安、北陷济阳、章丘,东攻沿海州县,先后招降了棣州余宝、东昌杨诚,之后渡河包围济南。十月,济南在红巾军坚守3个月后,由于刘珪的叛降,陷入元军之手。
田丰的降元,尤其是他率部充当前锋,随察罕帖木儿征讨农民起义军,使聚集于山东的红巾军大受损失。至此,红巾军在山东,仅剩益都、莒州两个孤立的据点。
察罕帖木儿随即围攻益都。红巾军毛贵部将陈猱头等率军,英勇抵抗,誓死坚守,同时派人向刘福通求援。
1362年夏,被迫投降的田丰、王士诚,瞅准时机,在前线刺死了察罕帖木儿,重新回到红巾军队伍,进入益都城,共同抵抗围攻的元军。九月,刘福通的援军在火星埠遭遇元将关保的阻击,大败。察罕帖木儿死后,其养子,即外甥扩廓帖木儿,继续围攻益都,城内红巾军寡不敌众,在援军不至的紧要关口,山东各处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百姓大饥,红巾军军粮困乏。形势极端困难,但红巾军将士们依然坚守城池达两个多月,一直到十一月六日,元军攻破益都,田丰、王士诚被敌人剖心杀害,陈猱头等20多位红巾军将领被俘送到大都,其余红巾军的将士们都壮烈牺牲。随后,莒州也被元将关保攻下。至此,山东又落入元兵之手。
1367年十月,朱元璋开始了北伐,派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25万大军,经略山东,北取中原,以图天下。
明军迅速攻至益都城下。普颜不花指挥各路军政,捍城力战。城陷之后,平章政事保保向明军投降。明军主将徐达素闻其贤,派人到官舍召他。他再三拒绝最后不屈而死。一家老小皆效仿普颜不花,为国慷慨赴死。
次年七月二十八日,普颜不花死后不到一年,明军攻入大都,元惠宗仓皇出逃。其后,明军又平定了山西、甘陕、四川,北征塞外,明朝统一了天下。
由此可见,在元末战争,尤其是元朝的反扑中,“花马王”田丰起了帮凶的作用,一是其内部残杀,二是充当镇压起义军的急先锋,给了山东的农民起义军以致命的打击。因此,百姓世代相传的“花将军之乱”,极有可能是指田丰的所做所为,是指田丰本是元朝地主武装反对起义军,后来起义反元朝杀元军、杀官府、杀地主大户,再后来自立为王,起义军内部残杀,再后来投降并帮助元朝镇压起义军,以及最后的临阵倒戈,回到起义军阵营等等的乱象及其所产生的恶劣影响。
另外,民间所传说的朱元璋搜杀山东三遍的传言,也似乎能从本文中找到较为合理的解释。老百姓只知道朱元璋是红巾军领袖,并起义成功做了皇帝,所以他们就错误地认为,红巾军干的事就是朱元璋干的。红巾军反元、反大户地主武装,红巾军要想占领山东不杀人是做不到的。
1357年二月,毛贵率领红巾军,从海路进入山东半岛,至1358年二月,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拿下了山东全境,插入河北境内直逼大都。是,为第一杀。
毛贵军因孤军深入作战不利,被迫班师回山东。但是此时的山东大部已经又被元朝势力所控制。经过六个多月的奋战,毛贵为主力的红巾军彻底击毁了元朝在山东的军事力量,完全控制了山东。是,为第二杀。
1361年底,山东除益都、莒州两个孤立的据点外,其余山东境内的红巾军全部被元军所镇压。
1367年十月,朱元璋开始了北伐,派徐达和常遇春率25万大军,经略山东,北取中原。是,为第三杀。
经过世代传言,红巾军在山东省三进三战这样残酷激烈的战争,便都归到了朱元璋的名下,从而成了朱元璋三杀山东了。这种传言充分表明,普通民众是何其厌恶战争、何其向往和平。 (李瑞之)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