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林兰英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素萱(中)、
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泽慧三位女科学家一起畅谈中国要科学兴国
吴素萱(1908—1979),
青州人,家住城区偶园街。7岁那年,她父亲因病去世,本来不很富裕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后来,依靠基督教会的资助,在县城念完崇实中学的课程,顺利考进济南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又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1930年,吴素萱在中央大学毕业时,由于成绩特别优良,被留校担任了助教。这期间,她除了认真完成授课任务外,挤时间刻苦钻业务知识。她撰写的关于细胞奥秘的学术论文在美国一家科研刊物发表后,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并荣获巴波尔奖金。
早在32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第一个单细胞生物。它的出现,开辟了生物发展史的新纪元,揭开了一切动植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细胞组成的奥秘。不过,发现细胞这件事,却是进入17世纪、显微镜问世之后。在我国,对于细胞形态学的研究,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方面涌现出来的女专家,可谓凤毛麟角。然而,闻名国际的也有一位,她就是吴素萱。
1937年至1941年间,吴素萱被推荐到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专修细胞学知识,获博土学位后,回国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6年,应北京大学之聘,吴素萱任该校生物系教授。1947年至1948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先后去爱丁堡遗传所和历史上最悠久的牛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素萱重返北京大学担任教授。从1955年开始,吴素萱出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细胞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吴素萱向来以工作细心,善于开动脑筋而闻名退迩。1954年,她在用葱头做细胞分裂的试验中,发现了细胞核穿壁运动的现象。过去很多研究细胞的中国和外国科学家,都认为细胞核在细胞中是固定不动的。也有人观察到细胞核穿壁转移的现象,但都认为那是偶然的,或者认为是受外力影响所致。吴素萱经过一次又一次地精心试验,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细胞核穿壁是有一定生理条件的,有时频繁,有时较少,甚至完全没有。于是,她对“细胞核固定不动”的传统观念产生了怀疑,也不赞同这种移动是受外力影响才发生的观点。吴素萱怀着极大兴趣,以葱头、大蒜,小麦、大麦等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植物各个时期、各个部位的不同情况,进行反复试验。最后断定细胞核穿壁运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她及时写成《细胞核穿壁运动》的学术文章,连续发表在《植物学报》上。对吴素萱的这一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十分重视,准备请她作学术报告。然而,当科学上一种新发明出现时,往往伴随着一些因循守旧的反对势力。更有个别权威人士,一口否定了“细胞核穿壁运动”的实质。结果,原先定好的学术报告会也随之取消了。
既然有人反对,就要做反证工作。吴素萱和同事们棒打不回头,脚踏实地从各个方面反复进行实验,仔细从中辨别真假现象。在实验中,她安排同事们结合进展情况,拍出了反映成果的第一部电影。1962年,吴素萱和她的学生张伟成,在显微电影机下,集中3个月时间,详细拍摄了细胞整个内部活动过程--细胞核、细胞质穿壁的第二部电影。与此同时,吴素萱连续发表了《细胞核的更新现象》、《高等植物原生质在细胞间运动的活体观察》等落地有声的文章。吴素萱的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植物细胞学的理论基础,在细胞学这个分支研究项目上,不管是国内国际,都占有领先地位。1977年,日本来华访问的著名遗传学家木原均,对吴素置的研究成果,给予极高的评价。1978年3月18日,吴素萱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吴素萱接受了中央领导同志对她所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表彰奖励。
吴素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向,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1958年,她毅然离开实验室,走出京城。奔赴广西农村,同当地科学家一道,投入对水稻、高粱等作物杂交的研究,推动了农业生产,并向有关部门提供了远缘杂交不易成功的理论依据。
从1960年起,吴素萱一面研究远缘杂交的理论,一面继续进行“细胞核穿壁运动”的深层次研究。当时,她尽管已是近60岁的人了,但始终和年轻人一样,以饱满精神投入工作。“文革”中,吴素萱所在的植物研究所被破坏殆尽,许多珍贵的仪器被调出、被糟踏,所有科技人员被统统赶出了门。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吴素萱坐卧不安,心里难受极了。她悄悄把同事们约在一起说:“党和人民培养了我们这些年,月月领着国家发给的工资,理应对社会有所报答,无论如何也得找个去处干事业呀!”大家一致赞同吴素萱的意见,纷纷打起行李,跟随她来到北京市郊外的东北旺公社育种试验站,冒着“文革”随时袭来的危险,一门心思地投入了科学研究工作。吴素萱根据一本外文杂志介绍的外国科学家用曼陀罗的花药种在培养基上长出一片小苗的报道,对烟草、水稻、小麦、玉米等单倍体花粉植物进行单倍体育种研究试验。试验中,采用花药培养出来的植株是不育的,但是,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就能得到纯种。在东北旺公社的那些日子里,吴素萱带领同事们培育出的烟草“单育一号”、水稻“单丰一号”等良种,找到一条良种繁育的新途径,填补了国家的空白。
吴素萱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40余年,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她先后发表主著、合著论文25篇。主译、合译著作7部,其科研成果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为祖国赢得荣誉,在科研人员中树立了光辉榜样。她先后被选为第七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1979年4月16日,吴素萱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逝世。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等领导送了花圈并参加了追悼会。 (文青)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