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郎中郑纲在原南阳桥西百米处,修建石质新桥。跨南阳河,7孔石拱桥,连接
青州南阳、东阳两城,通济青莱登、青沂、燕青等驿道。时称“北大桥”。
明弘治七年(1494年)秋水泛滥,河水暴涨,塞川而下,漂没人畜,北大桥被毁。
明正德年间道门义士李演政,“性本慈悲,心存普济。对天发誓,将募缘兴工,重修北大桥”。消息传至四方,上至王公贵族,下及信女善男,纷纷捐款献物,与之同舟共济,出力建桥。可惜,桥成不久,又被水毁。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青州知府卫一凤、知县刘养浩,倡导重建北大桥。委托刘实设计并督修。刘实不负重托,精心设计,苦心督修,吃住在修桥现场,赤足立于水中,冬月不缀。历经数年,桥终于建成7孔石拱桥。桥长65.3米,宽8米,高7.9米,每拱宽5.4米,河中6个桥墩。桥墩迎水面由三角巨石砌成,锐角迎水。墩顶雕有龙首长鬣水兽——魨。据说魨是吞吸洪水神兽。东西两侧桥栏,用白石雕成。上有浮雕《二十四孝图》、《松鹤同春》、《张良圯下遇黄石》等。东栏石柱41根,柱端雕宝瓶22个,狮子19只;西栏有石柱37根,柱端雕宝瓶17个,狮子20只。宝瓶大小、粗细、式样各异;狮子胖、瘦、雌、雄体态各殊。大桥以巨石构成,铁榫钉连。桥名由“北大桥”改称“万年桥”,以祈万年不坏。但人们美好的愿望,常与现实不符。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六月,大雨连续多日,南阳河洪水暴涨,随水漂来的大树、柴草堵塞桥洞,致使浊浪排空,撞击桥栏,桥上水流湍急,致使九十岁的万年桥北端3孔被毁。对山洪冲毁万年桥景象,当时的进士安致远有这样的描写:“六月徂暑,冻雨连朝,山瀑河涨,蔽岸塞川,而下浮槎败庐,壅遏弗宣。水伯愤恚,力与桥斗,七门巍然,遂堕其三,势若颓山,响同崩雷。蹲象卧狮之石,随流冲激,砰訇数里,而桥上之廛肆居氓,俱逐波东逝矣。河流滂湃,簸荡城基。”连续多日的大雨,致使山洪暴涨,泥沙俱下。汹涌的波涛,狭草裹树。浮柴破屋,雍塞桥洞,水伯河神愤怒,频频撞击大桥,奋力与桥决斗,致使3孔桥洞轰然垮塌,响声如雷。桥上大如蹲象、卧狮般的巨石,被激流冲走。直至上世纪末,在大桥下游百余米处仍有三百多年前被冲来的巨石。单块长约2.9米,宽0.9米,高约0.6米,比单人床还大。巨石上铁榫连接点亦清晰可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青州知府罗大美谋划重修万年桥,法庆禅僧人林成行出谋划策,积极践行。肉香燃指,泪血告佛,不坐不卧,募化筹资,感动信士卜梦麟及青州大众共同参与,布金施粟,积微成钜。大集群工,平砧方版,斗角钩心,固以灰垩,束以鐡铁。历时5年,耗用万金。终使万年桥恢复旧观。
清嘉庆六年(1801年)知府李戴春再次重修。
此后,万年桥终日横卧于南阳河,任车马碾轧,山洪冲撞,桥自安泰,岿然不动。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暴雨肆虐,山洪咆哮而下,漂没村舍,人畜俱下,水涨至桥面,桥亦安然。一直为济青莱登驿道经青州东去莱、登,西赴省会的通衢要冲。
中华民国24年(1935年)益都县长杨九五组织民众修善万年桥。四方民众积极响应,携粮带物,赶来献力。加固桥身,桥面增铺石板,拆除桥头南北两端石坊,拓宽桥头。沂水县平民李魁五,自带干粮来修桥工地出力,在拓宽大桥东北道路时,被塌方砸中,光荣献身。维修工程竣工时,在其献身处设立“魁五纪念碑”,以昭彰其事(碑今存青州市博物馆)。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桥栏上的宝瓶、狮子被毁,石雕图案用水泥覆盖。
1986年青州市人民政府重修万年桥。桥身灌注水泥,更换桥栏雕石,重绘原图,复制栏柱,重雕宝瓶18对,狮子19对。南北两端桥头各雕大石狮1对。整修后的万年桥,长86米,宽9.4米,高9米。以清朝原貌,泰然安卧南阳河上。
历经六百多年沧桑的万年桥,迎风雨,斗山洪,驮人载车,贯通河水,沟通两岸,巍峨壮观。既是通衢要冲,又为青州一大景观。至今车流穿熙,行人接踵,仍是青州城南北交通的重要桥梁。(李俊三)
万年桥 摄于2015年6月
万年桥当年的巨石照片 摄于2010年
编辑:今日青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