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美景哪里寻?圣山仁水喜迎宾。庙子镇南部的圣峪口村,背靠圣玉山,前临仁河水,是座落在山水之间的一个小山村。青州美景要数圣峪口村。我爱登山旅游,经常外出写生,青州的山山水水几乎游遍,西南山区的杨集一带来过若干次,每次都路过圣峪口。尽管多次路过,但都未深入其村,未登游其山。2017年11月11日,我与文友随《潍坊日报·
今日青州》报社编辑,应圣峪口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邀请,前去进行了一次访察。
传奇小山村
圣峪口村处在
青州城区西南偏远的山乡,与其他山村一样,看不出什么特殊之处,历史上也不出名。但该村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景观,条件得天独厚。山为依托,水是根本,世代山民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生生不息地繁衍生活着。
1991年版《
青州市地名志》(以下简称《志》)载:(圣峪口)“在杨集北3公里,西濒仁河水库。54户,200人。耕地252亩。村南有扬水站,大部分土地能灌溉,是全乡水浇条件最好的村。清康熙辛巳(1701年)唐氏自南仇迁此定居。当时这里山水秀丽,林木茂盛,故名‘盛峪口’。后演今名”。据考,圣峪口村在明清时期属益都县附郭乡南约;民国时期属益都县三区;解放后屡次变更,1961年成为杨集公社(一个阶段改为乡)所辖村,现在属庙子镇。《志》中称,此村曾名“盛峪口”,就是因其“林木茂盛”。这里首先是“水盛”,林木才茂盛。《志》中说:(圣峪口村)“是全乡水浇条件最好的村”。这同样说明圣峪口这里水源最盛。古代先民多是傍河而居,圣峪口早已是人类活动和建立村庄的地方,多年来一直发展变化着。《志》中说:“清康熙辛巳(1701年)唐氏自南仇迁此定居”。早期原居民缺乏记载,最早有记载的是唐氏一族。南仇村,即明清时期的益都县南仇店,解放后划归临淄。南仇唐氏是益都的名门世家,出了不少人物,其中有进士、举人,也有儒学、医学名家。南仇唐氏的一支由益都的大西北迁至大西南。而同是益都北部的蔡氏由河庄(今属邵庄镇)南迁;傅氏、郭氏由郭庄(今属邵庄镇)南迁,这几个家族先后南迁,在圣峪口落户,成为一个和谐的村庄。现在全村62户,201口人,唐姓人口在该村最多,这与迁来的时间较早有关。圣峪口村南是唐庄,村民也多是唐姓。这些姓氏人们迁居的因素不一,背景故事肯定很多。
1974年,那还是“农业学大寨”时期,小村发生了奇迹般巨变。益都县政府决定在圣峪口村和局子村的地方建水库(仁河水库),在水库开建之前,村庄必须搬迁。为此,一级一级地作了动员。圣峪口村民以大局为重,服从政府安排,村民由河边滩涂到原村东南方向的山脚下,按规划建房,成为圣峪口新村。可是山脚适宜建房的面积有限,有一部分村民服从安排去了城区北部的徐集乡。在徐集村东北3公里处的新村,村落整齐,南北东西大街各一条,当时有22户,126人,由县政府拨款建房,拨与耕地160亩。村民为了不忘祖籍,又感戴政府,取名“新圣村”。一个旧村,忽而异地成了两个新村。此事谁能料到呢,这不是传奇吗?
据老人们回忆:旧村历史很久,村中一株古槐,树干枯空,中间能站两个人。从古槐树龄看,建村确实很早。过去,村里曾有三进大院和后花园,说明有大家族或者大富户。村东有所谓的跑马逛,村外有桃园、桑园、枣园、柳树林。村的旧址未被水库淹没,所以老屋地基还能清晰可辩,成为历史的见证。
仁河水库,属于中型水库,蓄水量较大。1975年12月动工,1980年12月竣工,为灌溉农田,同时建了引水渡槽。近年来,水库之西发生了巨大变化,即黄花溪旅游开发的兴起。圣峪口村与黄花溪旅游区仅数十米之遥,这成了该村特有的优势。
淙淙仁河水
《益都县图志》载:(仁河)“一名银河”。仁河发源于三县顶北麓,北流至庙子镇李家庄折向西北,流入淄河。“三县顶”,是益都、临朐、淄川交界的山顶,主峰在青州境内,是青州最高的山峰。三县顶北侧是上龙宫、下龙宫两个村庄。这里是仁河的主源头。“龙宫”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这里水源充足的缘故。仁河一带山多且高,林木丰茂,降水量多于其他地方,其水源自然丰富。龙宫之外,桃行、崔崖、岸青、杨集村等处都有仁河的小支流。仁河水长年不断流,夏季更是充盈。
如果说仁河水库是一个大型宝葫芦,河水就是一条曲折的银绳,而圣峪口则在银绳与葫芦把的结合部,是水资源汇聚之地。水库面积很大,水面碧波荡漾,平静时青山轮廓倒映其中,宛如画图。而圣峪口村房舍半露树木之间,山村也似画中。鸭子在河中觅食,鱼儿在水草中穿游,皆是水上风景。乡间公路顺河道而修,弯转起伏,河的上下游建有一座座大小不一的桥,个别地方还有独木桥呢。桥,就是一道道风景。村后老井仍可利用,山溜中雨水引入池囤,可以浇地、饮畜。雨季,山崖缝隙间有泉水冒出,形成小瀑布,自由流淌,涓涓可爱。圣峪口优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优美的自然景观。
水因河道变化,有的地方深而窄,有的地方浅而宽,甚是自然。
深水的颜色是绿的,浅水的颜色是白的,石隙草边的水是蓝色的。当然,随着朝晖夕阴,水流的急缓,水色又呈现出千变万化,画家难调。河滩上石子累累,大小相间,多年的山体落石被水冲浪激,日晒雨淋,变成了圆滑的球形石。这些河石很耐看,可以观赏寻味。河水淙淙,风景无限,作用无穷。
巍巍圣峪山
圣峪口村名的由来,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人说,明代起义军领袖唐赛儿被称为“圣母”,她在此屯兵练武,这里又是山峪的转折的溜口,便叫成了“圣峪口”。此说没有根据,不足为凭。唐赛儿以附近的卸石棚寨为据点,卸石棚寨俗称“岌岌寨”,起义军有时经过圣峪口是可能的。经查《青州市地图》,圣峪口村东最高的山峰叫“鏊子顶”,与村名挂不上钩。而清光绪《益都县图志》中的《益都全境图》上却标有“圣玉山”,与村名正有关联。“玉”和“峪”为谐音,村东有圣玉山,此处山峪叫“圣峪口”恰是符合逻辑。《益都县图志》称此村为“圣峪口”。
鏊子顶距圣峪口比较远,而圣玉山则是距圣峪口最近的山。此山高有五百余米,主峰西向这面,像展开的巨幅画面,南翠崖、北幽谷、中峻脊,即是画面的典型部位。
圣玉山西南坡脚被天长日久的流水冲击成了悬崖。此处人称“落花崖”。传说唐赛儿被官兵打败,从后溜跃马上了山顶,官兵紧追不舍,唐赛儿从山脊南奔,连人带马摔下了山崖。因为唐赛儿信奉白莲教,头插莲花,她从这里掉下来,莲花漂落崖下,人们就把这山崖叫成了“落花崖”,崖下的水潭叫成了“马蹄湾”。当然,这仅是传说,不可深信。阔大壮丽的山崖离公路很近,路过者多驻足观赏,更吸引了画家和摄影家,不断有人在此写生或者照相。崖壁裸露部分呈灰白色,纵横交错的结构恰如山水画上的斧劈皴或乱麻皴;一丛丛灌木就是画中水墨点染的苍苔;岩缝中生出的劲柏,点缀崖壁上下,充满生机;崖下的钻天杨,笔直上长,欲与崖壁争比高。“落花崖”处风景绝佳,令人赞叹不已。
圣玉山北半部有一条深谷,正对西面河滩上的圣峪口旧村遗址。此处幽静秀丽,景致叠出。过去,这里是村民们的主要粮田所在,就是那一层层簸箕形梯田。每层梯田落差都在四米以上,用料石垒成墙堰。梯田一边靠山坡,一边是沟溜,沟边有山径。山径盘旋而上,沟侧路旁有繁茂的杂树,其中不乏罕见树种,如栾树、漆树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藤本植物。自然生态景象,使幽谷充满了神奇的意境。
新村正东是圣玉山中部,这里有一条通往山顶的峻脊。峰脊错落蜿蜒,形似鸡冠,最窄处仅一米多宽,非常险要。可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圣玉山重要景观在此峰脊。这几年,村里下了功夫,修了登山蹬道,路径通达,人们才可以攀援观光。这峰脊一旦拍摄上了电视,观者称奇,无异于名山之峰。
圣玉山是一座宝山,它不但富饶,而且兼有美丽、奇峭、雄伟、幽旷之姿,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游览圣地。
茂林间古木
圣玉山树茂草丰,有良好的植被,一派风光。各种树木,有孤立的单株,有成片的茂林;有乔木,有灌木;有果树,有用材树,有风景树;开花有白色,有黄色,有红色,多姿多彩。
村后百余米的山坡上,生就了一片杏树林。棵棵杏树,下部为水桶粗的树干,四五米高的树冠上树桠勾连,密叶遮盖,进林内几乎看不见天。春天,杏花骨朵是紫红色,绽放的花瓣逾开逾白,盛花期茫白无际,煞是壮美。山北部半腰,有大片刺槐林,初夏季节,洁白的槐花,使得清香满谷,沁人心脾。黄栌树,俗称“红叶树”,是半乔木,有的长成高树,围粗似碗口,但更多是矮丛状。圣玉山中部有大片的红叶,每年霜降前后,红叶遍山,人们称这里为“红海”。如果说红叶的壮观似“红海”,那么大面积的连翘花就是“黄海”了。阳春三月,连翘花盛开,一片灿烂金黄,黄的耀眼,灿烂得醉人。此时,偶尔见到开花的紫丁香,或许感到别样稀奇,视觉上会有所调节。柏树、山榆是山上的老住户,他们不管条件多么艰苦,而毅然决然地咬定青山不放松,守护着大山。
群树丛林,处处可见,古树名木屈指可数,不可多得。圣峪口村外山脚,有不少大柿树,年深日久,水土流失,有的根系裸露出来,树干依然健壮。在村北的登山拐弯处,生长着一棵五角枫树。这棵五角红枫,人皆不知其树龄,老人也说不清,反正记忆中老这个样子。此树可谓古树,而这么大的五角枫纯属罕见,又可谓名木。它干分五股,枝繁叶茂,红叶灿灿,美丽壮观,是圣玉山标志性植物,如今这里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芦苇是大山良好的植被,也是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在高高的山顶,有的地方却如平原上的黄土地,且保持了湿漉漉的水分,成为芦苇生长的乐土。芦苇成片,密密麻麻,高许一米,齐刷刷排列,硬朗的苇杆上生有长长的苇叶,迎风摆动,招人喜爱。最美的是芦苇那洁白的穗絮,微风吹拂,往一个方向漂动,像一片白浪,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袅袅动人。这精灵,在湖边呆腻了,跃上了山巅,落户扎根,似有情缘。游圣玉山,看芦苇,感受非同一般。
芦苇属于草类,而谷子是庄稼,二者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的差异。谷子是山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因其耐旱,多利用梯田种植。过去平原也有大片的谷子,现在早已被林木或者蔬菜大棚取代了。圣峪口村仍然有谷子种植,因水质关系,这里的小米颜色蜡黄,质量更优。这里农户自己种的蔬菜也色味纯正,他们可以自给自足。
危崖藏古洞
圣玉山的王真洞和黄石屋洞,奇异诡秘,是此山风景的点睛之笔。青州群山中古洞不少,如齐公堂、白云洞、千佛洞、水帘洞、子房洞、黄巢洞,等等,各有特色,名闻遐迩,在青州尽人皆知。但王真洞、黄石屋却久在深山,默而无闻,除了当地人,很少有知晓者,想其偏远有关。现在交通方便了,渐渐有来探奇访胜者,但要有本村人当向导,才能寻到。
王真,其人不详,可能是隐居修炼的道士。他住的洞穴应叫“王真洞”,但当地人却管此洞叫“王小洞”。有个牵强附会的传说,说王小是唐赛儿的外甥,曾在这里练功,作造反的准备,后来随唐赛儿与官兵交战,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在王真洞这个地方,能清楚地看到唐赛儿寨,因此才有了王小的故事。故事尽管虚构,但洞口石额有字,明白地刻着“其山洞,王真庵”六个工整清晰的大字。这么闭塞的山洞能留下字刻,本身就是一奇。字刻何人所为呢?据分析,不可能是王真自己,而是后人为纪念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刻字流传。此洞属天然加人工而成。洞口高宽均近两米,左右以料石镶建,上部用巨石为额并刻洞名。工程虽小,可洞门外仅能容数人站立,这么大的石块特别是上面石额,不知是怎样搬运架垒的呢?洞内穴室很单纯,上下周围呈半球形,无甚雕饰,面积不及一间屋大。洞室中央,人工凿成半尺深的圆底,好像有修炼打坐的用途。出奇的是,这洞中有洞。正冲洞口内,见一小洞,口径不大,却黢黑而深不见尽头,令人联想许多,产生畏惧。此洞在圣峪山的上端,四周是荒野沟壑,柏树森森,别无他物,岂不令人生惧。寻访这个崖壁山洞很不容易,翻山越岭,走窄径,攀陡崖,有时需要手脚并用,个别地方异常危险,因此使得王真洞人迹罕至,更加神奇。
圣玉山上不只王真洞,其南还有一规模更大的山洞即黄石屋洞。这易被雨水侵蚀的岩层历经岁月而形成的敞开式洞穴,石质色黄,高深如屋,所以叫“黄石屋”。此洞所处高峻,常有云雾缭绕,传说为仙人所居。清光绪《益都县图志》的地图上有一山,名叫“王仙洞山”,其位置紧挨圣玉山。旧时地图所标位置无法达到精确。王仙洞山是否与圣玉山为连体、王仙是否王真、王仙洞是否黄石屋,王仙洞是否混淆演绎成了王小洞,所有这些都是不解之谜。
旅游新景观
当今,圣峪口村以旅游事业促进村庄经济发展,使这个小村庄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支部与村委会锐意进取,寻机改变村庄面貌;几位有志青年,怀抱坚定的理想与决心,辞掉了优越的工作,毅然回村与村里干群共同创业,成立旅游合作社,拉开了发展旅游的序幕。该村已经形成了游览观光大格局:在村北新修大型停车场;投资70多万元建了铁索板桥,与黄花溪景区停车场连通;重新修整村南大桥、道路;圣峪山北溜开辟了登山观景的道路,修剪了路旁树木,重新栽植梯田植物,并准备在原有小瀑布之处以三级机电提水的方法,恢复飞泉景观;与观景配合,古枫树下和杏树林中安置了条凳,可供游客休息。有一处峻崖,呈半岛形状,在此可瞻望此起彼伏的群山众壑、泛着银光的仁河水库、南北山村的红房青舍,这里拟建观景台。为确保安全,山中部“鸡冠峰”蹬道设有护栏,据说,设此处护栏的费用还是上级拨给移民村的款项呢。
圣峪口村旅游设施基本具备,餐饮、住宿都有合理安排,并有山里特色食品,来游者吃住玩购都非常开心。圣峪口知名度越来越高,旅游事业前景辉煌,日益兴旺发达。
(因访察时间短促,本文以挖掘、描写圣峪口的山水风景为主,兼及村庄情况。其他如民风民俗、村庄建设等未深入描写。) 房崇阳/文 闫玉新/图
编辑:今日青州网